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8:35:15
zym0905 发表于 2016-5-26 18:23
扶持薄弱学校,就要別人做贡献吗,二中每年分解指标800,80℅分解,也就是1000人,你的1200是怎么回事, ...
我上面说了,此次政策微调只不过把分解指标真正执行到位。
反过来说,薄弱学校白担了那么多年分解指标名义,最终大多这些指标又到了优势学校手中。
这次只不过名实相符而已。
而且取消最低控制线,是省里政策。
1200人里面包括自主招生,特长生,当然应该还有一些协议单位的协议生
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8:38:16
zym0905 发表于 2016-5-26 18:29
收薄弱校的低分学生,二中还是二中,扩大招生100个名校的高分学生,二中就不是二中了,什么逻辑
你想的太简单。
招生需要师资!
在优势学校本名额绝对占优情况下,再扩招100个优势学校学生学生,其他学校怎么办?
想法要切合实际。
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8:39:38
网络屌丝 发表于 2016-5-26 18:23
高考时,北大,清华可有分解指标该,分给蚌埠的指标,如果分数不够这些名牌大学的分数线,它们可收蚌埠学生 ...
各省指标不一样,分数不一线,就是分解指标。只不过以省为单位。
zym0905
发表于 2016-5-26 18:41:23
不向协议生说自私,倒向付出努力高分学生说自私,到底为什么
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8:41:38
未来世界 发表于 2016-5-26 18:28
应该按分数录取这样才公平,要不然让人怎么竞争,不要那别人的努力拼搏和人生开玩笑。国家真想让教育公平应 ...
这是政策导向。你说的太理想,无法操作,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完全教育均衡。
分数公平只是教育公平一环
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8:43:11
zym0905 发表于 2016-5-26 18:41
不向协议生说自私,倒向付出努力高分学生说自私,到底为什么
这个贴子说的是协议生吗?你跑题了。
协议生是社会权力产物,只能降低,不可能杜绝。
zym0905
发表于 2016-5-26 18:51:28
名校在招生分数线上下的人最密集,这部分学生是有潜力可挖的,好象二中文科状元当年从六中不是正取的,六中喜报里沒她,可能是高价生,可见线下附近考生潜力很大。
宏业大众浴池
发表于 2016-5-26 18:59:41
二中在全省己在不断退步……
网络屌丝
发表于 2016-5-26 19:00:04
刚刚看到教育局的回复,有点糊涂了
淮光人
发表于 2016-5-26 19:00:19
我们在谈录取公平的时候,首先要搞好教育公平。强烈呼吁公立学校城乡同等,优势同等。
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9:23:29
seine左岸的寂寥 发表于 2016-5-26 18:29
看lz的文字表达,像是受过不错教育的。
但是读起来特别累,看了几遍才大概看出意思。
你若是快中考学生家长,或关注中考,应该了解什么是分解指标,什么是分解指标最低控制线。因太过繁琐,没详细解释。
maszh
发表于 2016-5-26 19:52:36
教育局文件都发到各学校了,六中等初中都在家长会上讲过了,现在又因为压力矛盾出来一个这神一样的回复,难道又要改了?朝令夕改,中国特色。
fengpo123
发表于 2016-5-26 19:54:30
本帖最后由 fengpo123 于 2016-5-26 20:01 编辑
seine左岸的寂寥 发表于 2016-5-26 18:29
看lz的文字表达,像是受过不错教育的。
但是读起来特别累,看了几遍才大概看出意思。
所谓的省级示范高中分解指标,本质上实扶持薄弱学校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实行已经有十余年历史。
目前蚌埠的省级示范高中有一二三四和铁中五所学校。
也就是说,把这些学校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解到蚌埠各初级中学,最初是50%,现在逐渐上升到80%。
分解指标制定的依据,一是各初级中学在籍应届毕业生数,二是各学校教学质量测评。
比如,2015年六中883人,二中分解指标是130人。曹老集中学342人,二中分解指标是18人。
从这个数字上看,曹老集中学有超过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但二中指标却只有六中的七分之一。
会什么这么悬殊?主要是曹老集中学教学质量差,在考虑学生基础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基数,对六中显然不公平。
中考结束后,二中会统一在全市进行第一批次的录取,这个完全凭借分数的高低,这也就是那20%指标的用处。(当然其中要剔除一部分自主招生)
然后是第二批,根据各校填报二中的 志愿,结合各学校分配二中名额的多少,然后二中再划定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
当然,这个分数线对于各初级中学而言,只有参考意义。因为具体到每校并不完全相同。
由于薄弱学校生源质量太差,这就导致第二批分数线上生源不够分解指标数,这样二中只能规定下调录取分数。但最低不能低于分数线下40分。但还是有一些学校无法用完全部指标,这样这些指标就被全部收回,分配到优势学校。
优势学校看似指标多,但由于生源好,分解指标不够线上生源,这就导致吃不饱。
现在政策作出微调,取消线下最低40分的控制,薄弱学校分解多少就是多少。
举个例子,二中第二批分数线如果是680分,但曹老集中学680分以上生源只有5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分数线到640分,但640分以上的曹老集中学学生只有10人,那么18个分解指标就没有用完,剩余的8个指标就被收回。
六中虽然是130个指标,但680分以上有150个人,这样就势必造成680分以上20个六中学生无法进入二中。曹老集中学调配过来的8个学生,也只能解决一部分,还是有部分高于680分的学生上不了六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优势学校二中名额多,家长却呼吁完全按分数的原因。
我天天运动
发表于 2016-5-26 20:08:47
似乎合肥的方法好些,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统一录取分数线,达线考生电脑排位,抽到那个学校去哪上学:lol
kmj0701
发表于 2016-5-26 20:21:47
我天天运动 发表于 2016-5-26 20:08
似乎合肥的方法好些,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统一录取分数线,达线考生电脑排位,抽到那个学校去哪 ...
还是分数定高低~~~对师资力量差的学校考生还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