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1
- 鸡蛋
- 0

陆军中校
|
本帖最后由 jehuty 于 2009-8-8 01:08 编辑
希望更多人像楼主一样关注蚌埠发展。
今天有点晚,大致讲下我的观点:
一:合肥平均受教育程度是全省第一,绝非全国第一。而全省第一是因为省会的身份,当然合肥有科技城市的美誉,很大程度上是合肥收获了下放安徽的科大。在安徽说文化底蕴,也排不上合肥。
我想省内包括蚌埠在内的一小部分人不喜欢合肥,并非是觉得合肥不应该发展,没有实力或者资格发展。而是不希望合肥从其他市拿资源,以及觉得这样是应该的态度。
对蚌埠来说,远的说百大,蚌埠百大是安徽第一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却要冠上历史比蚌埠还晚4年的合肥百大。这些是感情的因素。烟厂合并,安徽烟草没有迅速发展,只有合肥烟厂是最大的受益者,最近合肥还获批了用蚌埠打下的牌子“黄山”生产精品卷烟,而蚌埠却不可以生产。蚌埠人是有铁路情节的。感情因素上在省内没有任何城市可以比的了。当然现在合肥的交通地位超过蚌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蚌埠人因此产生一些情绪,也不算不能理解。再加上各种研究所,政府部门(淮委都可能要搬),铁路单位的搬迁,蚌埠客观上确实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二:民航方面全国发展也是大势。而蚌埠虽然是交通枢纽,但是现在去西南,南方的交通已经是很不方便。如果有名航通往西南和南方,还是有市场的。蚌埠机场不需要大量航班,开通一些铁路无法直达的地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三:蚌埠市的规划里写的未来的中心是双主中心。即淮河路和淮河文化广场。第三中心是高铁新区。当然还要看实际的发展情况,淮河路步行街改造,宝龙华夏开业,高铁新区启动等问题能否顺利完成。我个人倾向于淮河路和文化广场双中心并存。未来3年应该可以看出个大概。
四:蚌埠市的形状大致是沿着淮河的“一”字型,虽然现在南北都扩大了很多,但是主要还是条形结构。而蚌埠的一字型再延伸开,还有两个联系密切,距离超近的县城(蚌埠历史的起源县怀远和凤阳)。这两点都是蚌埠轨道交通的有利条件。一旦时机成熟,西起怀远县,过高新区(或老城区),新城区,高铁新区,到凤阳县的快速交通线路一定会出现(可能先是从BRT等开始)。按楼主说的二十年内的话,蚌埠轨道交通肯定是现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