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jsb
发表于 2009-8-9 09:42:43
就交通而言,蚌埠的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交通已不能呈现往日的辉煌。只不过是过路停靠站。就是京沪高铁通车后,此种局面也很难以打破。在安徽境内合肥仍是霸主。蚌埠只不过是合肥北上的一扇小门而已。蚌埠不可能成为京沪,京福高铁的区域性始发站。依然是以合肥为中心。因为从合肥近年来铁路发展,明显体现了其优势。在西部阜阳成为京九铁路的第二枢纽站和近日蚌埠北宿州新开工的通往苏北的铁路,蚌埠无疑已不在是安徽的铁路交通枢纽,在铁路运输方面已经是被完全肢解。这就是蚌埠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恶果。原因何在?不容细说。
星繁忆乱
发表于 2009-8-9 10:07:15
合肥大建设 富了二胖 穷了安徽!!!(houzi55)
大家同意的顶我!!!
卢畅
发表于 2009-8-10 13:32:57
第一个问题,其实严格的说不能说是合肥占用了蚌埠的多少资产。合肥这几年发展的步伐很快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所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每一个省会城市特区城市的发展又似乎与中央的扶持政策是分不开的。比如从沿海城市的开发,到现在对大西北的政策倾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说是合肥抢了蚌埠的资源,有可能就是上层对安徽经济发展的一个调控和布局。其实,就合肥的地理位置而言,早就应该发展起来。曾经有听朋友说合肥曾经被当成新首都的备选城市,所以在城市规模上一直被控制着不能太快发展。不知道传言是真是假。现在,也许合肥不再是备选城市,所以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至于多少员工失业,这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平头老百姓不能捏造答案;
至于城市的中心问题,我认为城市大了可以打造不同的中心,让新城旧城同放光辉;
至于民航问题,应该是一切皆有可能。从目前全国的发展的前景来看,国家支持中小城市的发展规模,限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一部分农民正在转变为城市居民,蚌埠将来的城市规模肯定不可小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蚌埠又似乎开始逐渐有经济再次腾飞的机会,如果再加上点政策倾斜的话,民航的发展还是有必要而且有前景。至于在未来的二十年内能不能建地铁,还真的说不准。几年没去合肥,再去时已经满眼是高建,还以为到了上海呢!
只是觉得是一个好贴,所以胡乱说了些胡话,目的是为了顶贴!
卢畅
发表于 2009-8-10 15:16:11
在帮顶一下!
蓝色妖姬
发表于 2009-8-10 15:43:26
建国初期,蚌埠城建相对发达,合肥没有专业人员搞城建,蚌埠派人过去帮助建设的(如建设地下排水系统)...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12 11:59:27
奇怪 ,今天看到沃尔玛居然要在27文化馆哪里开商铺?
祖国的战车
发表于 2009-8-12 18:39:35
本帖最后由 祖国的战车 于 2009-8-12 18:52 编辑
7# 祖国的战车
1国税不变,地税大部分转移。
2合肥的人才多半为学术型人才而不是应用型人才,不是很铜臭。
3合肥如果说客观交通需求很大,比蚌埠大的话,那么这样对总体上也是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
4我说的是 ...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8 22:04 http://www.ahbb.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1,国税不变,地税大部分转移了。那不就结了?地方政府要发展,得有钱。没钱到哪发展去?不说别的,就单单的民生工程蚌埠都解决不了。
2,理论其实与应用两种并不矛盾,知识分子不用钱托着,那叫啥知识分子?!再者搞理论也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实践也需要有理论支撑。这是一个产业链。我们国家那么多小企业为啥不行?就是没有高端技术,而高端技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与高校结合!
3,合肥的交通如果不是在挖蚌埠那么多企业的基础上,合肥市不会凸显出来的。其实如果合肥能利用好三所高校,然后再与南京结合生活圈,不要太繁华。可惜合肥人不愿意去奋斗而只愿意吃现成的。吃现成的就是挖企业喽。挖产业喽。有些人说蚌埠领导不行,关键是人家有本事的谁愿意来蚌埠?人家为官一任,搞了很多东西,合肥说挖就挖走了,人家辛辛苦苦图啥?人家既然入仕就是希望能走向更高的领导岗位,你合肥把人家心血不费吹灰之力挖走了,人家谁愿意来?
4,我是指蚌埠在全国的上大学的人数。而不能单独拿合肥与其他城市比。蚌
5,中国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走了些必不可少的弯路,也教了些必不可少的学费。就拿航空公司来说,比如成都到拉萨的航线,我知道的至少有三家航空公司在运营。但是运营的情况呢?夏季我不说,就冬季仍然有三家,每班班级上座率不足三成,能不亏本?像冬季航线完全可以拍卖给一家航空公司运营吗。人少就调小飞机来飞,何必每次都有干线飞机或者七八十座的飞机?中国航空公司太多了,而没有专供那一项的航空公司,看着别人挣钱就眼红,立即自己也要开。在这样的内耗中,不亏本才怪呢。其实完全可以依靠便铁路、高速公路用螺桨(如新舟)去飞二三线城市吗(蚌埠到淮南包出租每人才十五更别说大点的车了,那将会更便宜)。而且用螺桨飞机飞将更便宜,而且有利于民族航空业的发展。可惜啊,有时候我们太急功近利了。
001
发表于 2009-8-12 19:07:24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楼主一下
如果合肥不是省会,他会像现在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吗?
PS: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连副省级城市都不是,他现在的大发展、大建设,是以牺牲兄弟城市的发展为代价而来的,也就是“合”全省之利,“肥”了合肥一个。
在去年年底评选的全国最具投资魅力中小城市评选中,合肥好像是第一名。
请注意,全国人民给合肥的鉴定是:中小城市。
zhaominglong
发表于 2009-8-21 10:43:33
国家战略问题
黑松
发表于 2009-8-21 14:31:12
马上淮委也搬合肥了
屈臣氏
发表于 2009-8-21 14:38:47
本帖最后由 屈臣氏 于 2009-8-21 15:11 编辑
1.毛 泽东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但是搞经济的能力实在是太差的人。。。,我想这个大家是有共识和深刻的历史记忆的。所以毛选择合肥当时就是出于政 治的考虑。当时考虑到蚌埠的国 民党势力比较强,毛就极力排斥蚌埠。他这个人只看政治。当时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民生活也很差;结果他拿了几十亿去帮助阿尔巴尼亚修铁路,结果几年后,人家也不领情。。。当时只顾狭隘政 治考虑的结果就是什么?大家都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特别是经历过的人。
所以毛选合肥当省会,是历史的错误。
2.我想请问楼主,合肥拿走的难道还不够多吗???联合利华、黄山烟异地改造(这个项目年产值100亿!)、两淮一蚌,马上还有淮委也要被搬到合肥!!!等等等。而且在政策层面也极力边缘蚌埠。这些不要说蚌埠人气愤,就是皖南朋友还有驻蚌军队都很愤愤不平!!我记得坦克学院一位参谋长去年就写了一篇文章《蚌埠拒绝被边缘化!》
3.关于轻轨,我觉得近2年没必要,修建的条件也达不到,这点赞同楼主的观点。不过等高速铁路修通以后,还是很需要的。现在可以进行前期的工作。
但是轻轨为什么要大规模地在全国各地修建?因为我们地球的石油越来越不够用了,特别是中国人都有钱后,都想买车,可是到时候却买不到了汽油!修建这种可以大量载客且较舒适的轨道交通,恰恰缓解了中国的能源危机。因而这是以后的趋势。
屈臣氏
发表于 2009-8-21 15:03:42
本帖最后由 屈臣氏 于 2009-8-21 15:14 编辑
蚌埠的丰原集团的秸秆变天然气项目,玉米棒生产口香糖的技术,普乐新能源的光伏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就是在美国以前都是没有的!企业才是研发的主体动力!他中科大搞出来的技术都跟留学生一起出口到美国了,有几个留在合肥的!
再看看合肥近期投资比较大的项目,比如京东方,不还是人家外地来投资的!而且京东方投资的竟然还是快要淘汰的技术!请问合肥自主创新的东西有几个发展起来了???
相反,合肥的美菱还有什么荣事达现在都被自己搞的奄奄一息了,请问楼主,中科大对此起到什么作用了???近期合肥的发展不都是靠砸钱造形象工程吗???不都是靠关系靠后台搞来的东西吗?这种发展可持续吗??? 蚌埠才不会学合肥那种非科学的发展观呢!
所以楼主竟然提出让合肥来领导蚌埠的经济发展,我觉得很荒唐,也很气愤!你这根本已经超越反思的范围了,而是合肥替合肥说话!更可笑的是,经济发展上的事情有领导与被领导之说吗?有省会来领导其他城市经济之说吗?这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照你这样说,青岛就必须比济南落后了?大连经济必须被沈阳领导了?义乌的小商品城就不应该在义乌而是在杭州出现了????
我对楼主的说法感到很费解和气愤!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23 16:51:58
莫非沃尔玛真的是建在二七文化宫哪里
边城浪子
发表于 2009-8-23 17:08:48
发展经济就是硬道理
城市里的树
发表于 2009-8-25 17:02:35
蚌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劣势都已经无限发挥了,呵呵,这就是蚌埠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