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我爱蚌埠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史上最全70后回忆绘本,温馨得让你流泪!70后必看必感动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2:09 | 只看该作者

  (电影《孔雀》里的妈妈在缝被头)
  回忆我的70年代——缝被头
  啥叫被头呢?我们小时候,大概在十几岁之前,都还没有买被罩这回事。每家每户的被子,都是妈妈来做。被里被面缝完后,就没有再保护被子不被弄脏的部分了,妈妈们都会做一件事,在我们脸和手常常接触被子的地方,缝一条白布,主要是为了防止我们很快就把被子弄脏。这块白布,就叫做被头。
  我们常常帮助妈妈缝被头拆被头,通常妈妈把被头拆下来,只洗被头就好了。我们的被子常常换被头,每一次更换好麻烦的,为了节省线,我们要完整的把一根线拆下来,下次还用这根线缝上去。
  直到十几岁以后,商场里出现了被罩,很多家庭开始购买被罩,不再缝被头了。我们后来也就结束了缝被头拆被头的工作。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套袖、围嘴
  (电视剧《你是我的兄弟》里的孩子,就是戴着套袖和围嘴)
  我们仨小时候,都是穿着围嘴戴着套袖吃饭的,围嘴好可爱的,妈妈还在两边缝了花边。围嘴的绳子在背后扎起来,绑住小孩子的背,就不会掉下来了。
  套袖现在很多人还在用,但仅限于内地穷地方和一部分工厂的工人。但是我们小时候,每个孩子必须带套袖的。我记得,因为长时间趴在桌上写作业,会常常会把套袖磨穿呢。我们谁上学戴了新套袖、漂亮花布的套袖,还会被人羡慕呢。说起来,套袖还不是很容易做的,我妈妈做的套袖,两头都带松紧,我们就不会常常拎一下滑落的套袖。当时这种套袖,相当时髦实用。
  套袖这东西,和假领不一样,尽管都是衣服的节选部分,但是套袖的实用价值药重要得多,妈妈带着套袖为我们缝纫、洗衣、做饭,爸爸带着套袖,帮家里换煤气罐、买秋菜、修理半导体。
  我们记忆当中的人,几乎都是带着套袖的。也就是说,我们童年记忆中的人,都是上班也劳动,回家也劳动的。有人在地方,就有套袖,有套袖的时刻,就在劳动。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每个人都身兼各种技能,上班下班都在不停的忙碌,现在的年代,省去了太多的家务,什么都买得到现成的,大家也都买得起现成的。
  我忽然觉得,这个年代我们失去了家务,也因此失去了套袖。而今天的家里,再也没有很多爸爸妈妈制作的温暖的物品,也不再有充满了爱的手工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3:33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女孩扎的就是头绫子)
  童年时候,一到了腊月,我家的三个女孩就会去集体上街购买一种必须品——头绫子。啥叫头凌子呢,其实就是扎头发的丝带。我们小时候,所有的女孩子都有两条大辫子,平时用橡皮筋一勒,大不了在橡皮筋上缠上彩色的线,那就很美了。
  但是过年的时候,妈妈就会打发我们三个去买很贵但很漂亮的头绫子,我们买回来的时候是一卷一卷的,有粉色、红色、还有紫色的,当时的选择很少,宽度也就两种选择。那种头绫子,应该是化纤的材质,半透明,发出闪亮的光泽,材质很挺,在乌黑的辫子上扎起来,特别显眼,这也是我们女孩子当时最潮最炫的装饰了。
  到了晚上,妈妈带着三个女儿,坐在炕上,点燃一根蜡烛,因为头凌子是化纤的,我们必须把很容易脱丝的部分在火焰上轻轻燎一下。那个过程,无比的幸福无比的难忘,妈妈在烛光下特别美,孩子在烛光下,诡异的无端就傻笑起来。
  我记得妈妈当时教我燎头绫子,燎大了就烧胡一片,燎小了又不行,等到线燎完了,妈妈还会用手捏一下很烫得绫子,而当时我们仨都不敢。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就穿上妈妈织的新毛衣,还有崭新的外衣外裤,崭新的棉衣棉裤,新围脖,新手套。而我们身上最扎眼的,还得说扎成一朵花的头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4:14 | 只看该作者
罐头是我们小时候,最爱最爱的食品。通常在四个时候,能够吃到。过年、家里来客人了、爸爸妈妈生病了、自己生病住院了。
  我们那时候吃的最多的是:午餐肉罐头、青鱼罐头、山楂罐头、桃罐头、荔枝罐头、桔子罐头、酸黄瓜罐头。
  那个年代的罐头,往往会传过很多家庭,大家都送来送去。为啥送来送去呢,因为收到的自己舍不得吃,留在家里,赶上需要走人情的时候,就省得花钱了。哎呀,这样的苦衷,孩子哪里能理解,我小时候,因为没等到送罐头的客人走,就撕了商标,被狠狠揍了几次呢。以后我们再也不敢轻易撕罐头的商标了。
  那时候,家里的罐头,都被妈妈藏起来,有时候还会突击换地方,就怕我们给偷吃了。只要爸爸妈妈上班,我们仨就在家来乱翻,绝对是掘地三尺的找法,但是我们总是斗不过妈妈,有时候,妈妈甚至能把罐头藏在米袋子里、被子里。
  我小时候常常生病,我居然不怕打针吃药,生病时还会窃喜,因为可以吃到水果罐头,但发烧的时候,怎么吃都是苦的。有一次我烧得厉害,爸爸赶来医院,一口口的喂我吃罐头,我吃一口就喊一声:“爸爸给我苦的罐头”爸爸在那里无奈的摸着我的头说:“不是的,是你发烧,把舌头烧坏了”。我当时一直不相信,就认为爸爸故意拿苦的罐头给我。现在想来,当时的爸爸该是多么焦急无奈呀。
  有一次姐姐找到了一瓶水果罐头,实在忍不住了,就用螺丝刀撬开一个口,偷偷喝了里面的糖水,然后又复原回去放好。几个月后这瓶罐头被妈妈拿出来的时候,里面都长毛了,我现在都还在心疼那瓶罐头,因为我们不懂保鲜的常识,白白坏了一瓶珍贵的罐头。妈妈就知道是我们干的好事,但居然没有揍我们,大度的告诉我们,找到了就打开吃吧。
  那个年代呀,孩子馋得疯了一样。我想妈妈一定也希望满足我们这一帮子馋猫,但当时,实在是生活艰难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4:5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我们那个时候,啥都是搪瓷的。搪瓷的喝水缸子、搪瓷碗、搪瓷勺、搪瓷盘、搪瓷痰桶。搪瓷的工艺,就是外面包着的是瓷,里面是金属,可能是是铁。
  搪瓷的东西特别怕摔,当啷啷一声落地,准是掉一块瓷。搪瓷的东西也不怕摔,我们小时候吃饭的碗、盘子、勺,都被我们摔得体无完肤,但还能继续用。谁家都不能保持搪瓷用品完好,但搪瓷却因耐摔,经久沿用。因此,大家都用破碗破勺在吃饭,一吃就是很多年。我的记忆,牙齿遇到搪瓷上金属的部分,味道有点怪,口感也不好。尤其小孩吃饭,特别喜欢衔着碗边,咬着金属的感觉真不舒服。
  那时候,每家的爸爸,都在用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大搪瓷缸子喝茶,甚至还有更吓人的文字“用开水浇灌祖国的花朵”。那时候,每个家庭的孩子,都用一种带盖的搪瓷痰桶大小便。
  后来家庭里全是纯正的瓷器了,瓷的碗盘吃饭,嘴巴在碗边的感觉好多了,瓷杯子喝茶,爸爸们的茶味也好多了。
  随着我们长大,搪瓷工艺也被渐渐淘汰。忽然一个时代过去了,搪瓷被塑料替代,一瞬间,什么都是塑料的了。我们几乎可以说,70年代是搪瓷年代,90年代是塑料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冰棍
  我们那时代的孩子,每个人都不会忘记一种食物——冰棍。5分钱了很多年。后来出现雪糕,一毛钱了很多年。以至于那时候,孩子看见五分钱的硬币,脑袋里浮现的就是一根冰棍。
  我记得胡同里卖冰棍奶奶的吆喝声,每天魂萦梦牵的萦绕在街头巷尾,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声音。
  奶奶的冰棍箱子不大,她总是推着自行车拓着冰棍箱子,箱体是白色的,是手工刷的油漆,后来才知道,箱子是泡沫板做的,主要是为了保温。箱子上盖着一条棉被,我们付了钱,奶奶就会掀开被子给我们拿冰棍。有时候,奶奶还会带一个藤条暖壶,打开塞子,从里面倒出一根冰棍来。
  雪糕比冰棍好吃,但冰棍便宜,性价比好。后来又出现了桶装冰淇淋,小贩当街推着一个不锈钢桶,孩子想买,打开桶,用一种特殊的勺子一夹,就出现一个半勺的冰淇淋,我记得那时的冰淇淋是奶黄色的,好吃极了。
  我们最馋的时光,还没有奶黄色的冰淇淋。当时只有吃冰棍和雪糕,直到舔得木棍都没了滋味才会扔掉的。我记得,最喜欢吃的就是海拉尔雪糕,也就是这个驰名的品牌,让我们了解了蒙古的海拉尔是盛产雪糕的地方。
  哈尔滨人,越是冬天越吃冰棍的。因为冬天外面虽然寒冷,但屋内特干燥也很热,我小时候的供暖比现在实诚,真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现在光景好了,反倒是很多人还要给断热了。我们小时候,脱下棉猴,在屋子里穿衬衫还冒汗呢。一家人晚上,口干舌燥的时候,每人吃一块雪糕看电视,那叫一个爽快。
  在哈尔滨,冬天卖冰棍的生意特别好,而且卖冰棍的人也特别多,为什么呢?因为冬天卖冰棍,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拿一块塑料布铺在街上,把雪糕冰棍往塑料布上一扔,就可以做生意了。
  我们在冬天买冰棍不会买一根的,买一大包,直接往窗外一扔就完事,因为阳台就是最好的冰箱。
  简单口味的冰棍和雪糕再也没有了,替代的是种种奇特口味的高级冰淇淋,那些冰淇淋都是靠添加剂才特别美味松软可口的。哈根达斯我从来没吃过,这把年纪也不再被冰诱惑了。但是想起小时候的冰棍,还真是想再吃上一根,那味道刻骨铭心在了记忆里,爽一辈子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6:14 | 只看该作者
走近我的70年代——大酱
  
  东北叫做大酱的玩意,在日本和韩国,就叫做味增。
  日本人和韩国人喜欢大酱的程度,比我们还要虔诚。孩子病了妈妈熬味增汤,老人弱了喝味增汤,将军出征前要喝味增汤,将军荣归要喝味增汤。
  我们的大酱,主要是记载着妈妈的辛苦和妈妈的味道。我们通常也不喝大酱汤,主要是吃蘸酱菜。
  每年秋天,妈妈就会买很多黄豆在大锅子里煮。我常常去偷喝那黄豆汤,味道是很甜很甜的,汤煮到红色的时候,妈妈就把黄豆捞出来,用刀一点点的剁碎。剁黄豆是个很累人的活,妈妈弯着腰,剁好久好久。最开始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当开始流行绞肉机以后,家里就用绞肉机来绞碎黄豆,这样妈妈就没那么累了。
  黄豆被剁碎以后,妈妈就把它做成大酱块子,它是长方形的,有一个鞋盒子那么大。这些酱块子放在通风的地方晒干,然后等表面上都风干了,甚至长毛了,就掰碎了放在酱缸里加入大粒盐。
  酱缸妈妈会放在窗台上,因为大酱发酵需要充足的阳光,妈妈会缝制一块白布帘,在布帘的四角缀上很重的铅坨子,为了防止风吹开布帘,因为苍蝇很容易进去下蛆的。每年妈妈都会特别小心的看护大酱,生怕苍蝇来产卵,每天爬上窗台用一个木头耙子,打一打大酱,目的是为了搅匀,还会常常用碗乘出来一些脏沫子。
  一到下雨天,妈妈就会大喊:“盖酱缸”。这是我终生难忘的呼喊声,一听到这个指令,我们无论在忙什么,都要一个箭步窜上阳台,拿一个铝制的大盖子,盖住酱缸。有时候,妈妈会在下班路上遇到下雨,来不及爬上楼,在4楼窗户下面大喊:“盖酱缸”。我们也学会了,在下面玩,感到要下雨时,跑到自家的窗户下面大喊:“盖酱缸”。
  到了大酱发酵成熟的时候,那通常也是夏天刚一热的时候,妈妈就会乘一碗新鲜的大酱,洗一大盆蔬菜,有大葱、生菜、小白菜、水萝卜、洋葱,还有的时候是山野菜,配上干豆腐,来蘸酱吃。这道菜在东北馆里叫做大丰收,或者叫做蘸酱菜。我们的街坊四邻,包括妈妈爸爸的同事,都喜欢妈妈做的大酱,一到这个时节,妈妈就会打发我们挨家的送。那时候,大酱多得吃不完,一直到第二年新酱做好了还有。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就是妈妈的大酱养大的。
  我一辈子不会忘记,那个岁月,酱香飘满房间,水灵灵的蔬菜蘸着鲜得让人发抖的大酱,再包上一团米饭,塞满了嘴巴的感觉。
  那时候,酱也好吃,菜也好吃,米饭也好吃,什么都好吃。现在在饭馆里,永远也品尝不到那种味道,因为,那是妈妈用爱做成的大酱。
  现在妈妈老了,在深圳养老,她老人家再也做不了大酱了,我再也没有福气吃妈妈的大酱了。
  想到这里,禁不止泪流满面,谢谢你,妈妈。
  
  (大酱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买秋菜

  
  最近在电视上看见,又到了买秋菜的季节。
  我们小时候买秋菜,真是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我的父母都是国营厂的工人,分秋菜也是集体安排的时间。每年那一两天,都是全家人齐上阵,当时一定是学校放假工厂停工的。
  我们每个孩子都带着套袖和手套,飞奔跟着父母一趟一趟用手推车拉白菜、萝卜、土豆什么的。我们居住在一个大工厂的家属区内,上的是子弟学校,同学都是工厂家属,但我们往往只和孩子圈里交往。但那时候,谁是谁家的孩子,都能对上号了。
  我们从很大的卡车上卸下自己的上百棵白菜萝卜,全家人手忙脚乱的一车一车推回家,那时候工厂的工友都会帮忙的,我只记得一些陌生面孔的叔叔帮我们的忙。我记得,道路两边全是堆城山一样的白菜、萝卜土豆,唯独白菜是最多的,那场面实在是壮观,记忆力里就是白菜的海洋。在北方城市,那时候没有反季节蔬菜,我们必须靠储存大量的秋菜渡过漫长的冬季,满足维生素的需要。东北人家家都会生豆芽,也是为了调剂冬日里缺少蔬菜的生活。郑和下西洋的致命法宝也是豆芽,在海上,没有蔬菜,也不能保鲜任何水果,航行的时间长达几年,很多时候没有给养补给,就靠带大量豆子生豆芽,这是中国人能远航的秘密法宝呀。
  秋菜到了家门口,我们和父母蚂蚁搬家式的一点一点搬上楼,我记得那时候小,常常贪多抱着几棵大白菜摔倒在楼梯上,连滚带爬的,但干得可起劲呢。在家里,妈妈带着套袖,轮着大片刀,飞快的削瓜切菜,去掉烂菜叶,砍掉泥菜根,分出哪些用来腌酸菜,哪些用来淹辣白菜,萝卜削掉头尾,尤其是芥菜疙瘩,每一个都要削皮,很麻烦。
  处理完秋菜,该穿绳的就穿起来,找窗台、楼梯过道、楼口等空地来晒白菜。那时候,摆在外面的秋菜,一冬天不会有人偷,社会秩序很好,而且那时每家也不缺少白菜萝卜的,犯不着偷。
  于是,楼前楼后到处摆着排序整齐的大白菜,房檐屋后挂满了萝卜干、豆角干、山里红什么的,每家每户半人高的大咸菜缸里,都满满的是酸菜,酸菜上面压着巨大的石头。
  东北人每家都有很多坛坛罐罐腌咸菜,什么雪里红、咸鸭蛋、辣白菜、芥菜疙瘩、萝卜干、豆瓣酱。没有保鲜的设备,老百姓总是有很多很多方法维持生活,我们吃着很咸的食物,也没有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看来,现在的人,营养过量,多吃什么都生病。
  那个年代的买秋菜,就是全家人一冬天的伙食,也是全家人团结一心为生活奋斗的难忘记忆。现在的中国北方,冬天也可以吃到各种反季节蔬菜、水果,想吃辣白菜、酸菜市场上也买得到,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再买秋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7:53 | 只看该作者


  (《山楂树之恋》里编金鱼的女孩,我相信小演员一定找年纪大的人学了好久,才学会的)
  我们小时候,街头巷尾曾经风靡一时的翻绳游戏,逐渐演变成了用那种透明的绳子编出大虾和其它的很多很多造型,好像还有金鱼呀,鸡呀什么的。
  我能记住的,只有编大虾了,而且现在有绳子也编不成了。开始的步骤就是翻绳的前几部,后来慢慢的编下去,就会成为一个很漂亮的大虾了。当时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女孩子们集成一堆,互相传授,最后大家全都身怀绝技了。
  编大虾的绳子,是那种有点弹性又透明的塑料绳,编大虾用的绳子颜色是橙色的,编出来的就是亮晶晶的红色大虾。大虾可以做钥匙的挂坠,也可以自己拿着玩,最大的作用,是女孩子们用时间和辛苦换来的成就感。
  医院的输液管编的也很流行,只不过那时候健康的人多,那玩意还真不好淘。因为邻居的叔叔当年住了很多年的医院,因为性格好,医护病友都很喜欢他,护士就常常帮他搞到一些废旧的输液管,他拿来后分给我们这些女孩子,我们兴奋得要死。
  这个手艺,现在看不见了。现在的孩子都忙死了,我们小时候没有条件培训这培训那,但我们有用不完的时间,编大虾,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油茶面

  
  油茶面这东西,现在似乎还有,但是现在人没有那么爱吃了。我们小时候,油茶面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食物,三天两头就会吃。因为那时候没什么好吃的,这东西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大人孩子都喜欢吃。
  我记得,炒油茶面需要一口干净的大锅,倒一些猪油或者豆油,把白面、花生、芝麻加进去炒,白面炒到黄色,发出香味,就算成功完成油茶面了,之后可以装在罐子或大一点的容器里。
  吃油茶面最多的时候,通常是在冬天。把油茶面倒在碗里,加入白糖和开水搅匀,看着自己搅着暖呼呼、黏糊糊、黄登登的油茶面中间出现漩涡,所有的疙瘩都在漩涡里粉碎,然后往嘴巴里来一大勺,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呀,这东西进入肚子,从里到外都会觉得暖和,舒服。有时候,干吃一口也特别爽,但是搞不好要呛到嗓子眼里,咳嗽半天。
  现在的孩子零食太多了,蛋糕、饼干、饮料、奶茶数不胜数,没有孩子愿意自己加工油茶面打牙祭了。油茶面在70年代的孩子记忆里,除了记载了油茶面香醇的味道,还有炒面过程中的乐趣以及等待炒熟的那种期盼,这是巧克力派、奶油蛋糕、珍珠奶茶所不能给予一个孩子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军帽、军挎、红五星

  我们小时候,每个孩子都做过参军梦。解放军的一身军绿着装成为60-70后心中最时髦的装束。因此,军用书包和军帽、红五星成为我们那个年代比今日挎LV、戴韩国帽还给力的时髦打扮。
  军用书包被我们叫做军挎,谁要背着军挎带着军帽上学,那是很惹眼的,尤其是时髦人士,必须把军挎的带子放到最长的尺度,耷拉在大腿根屁股蛋下面,那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当时治安很乱,有人专门抢军挎、军帽,尤其军帽是很容易被抢走的,很多人刚刚戴上军帽上街,一股贼风从后面掠过,回头只能看见一个黑影,军帽就不翼而飞了。很多社会青年参加了抢军帽的风潮,一时间街上带军帽的人,都胆战心惊,一边走一边看着背后有没有人跟踪。很多懵懂的社会青年,因此成为抢劫犯被判刑,为了一个军帽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抢劫之风后来因为军帽和军挎渐渐的不再奇缺和稀罕就销声匿迹,但这两样东西,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潮流,一种记忆,一个经典。
  无论哪个70后的孩子,都热爱过军帽和军挎,还有那个象征解放军的红五角星。解放军军装改制以后,红五角星就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军用品店里卖15块一个。
  我的休闲帽上,至今还佩戴者一个红色的五角星,那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一个最刻骨铭心的符号,对我来说,这样佩戴,也是一种怀旧的行为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2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捞二米饭

  
  我们小时候,都吃过二米饭,就是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的饭。
  因为当时大米非常奇缺,我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顿顿吃到大米饭。平时大米不够,就要和小米搀和在一起吃,这种饭就叫做二米饭。
  说起来,二米饭可难做了,我记得妈妈要先把大米泡水,再捞出,放大半锅水,烧开了水把大米下进去,用铲子不停的搅动,之后再下小米,起大火,再翻,再改小火。这样做出来的饭是黏黏的一大锅,香喷喷的,妈妈要拿那种很密很细的笊篱把二米饭捞出来,找个大盆过冷水,再沥干水,最后把二米饭放在蒸屉上蒸才算完工。
  整个过程相当复杂,我看着在蒸汽腾腾的厨房中挥舞铲子的妈妈,总是纳闷,二米饭那么难吃,又花那么长时间,那么费事,妈妈为啥不给我们直接做大米饭呢。现在我懂了,为了给我们喂饱肚子,爸爸妈妈真实费尽心思,费尽劳苦呀。
  我们捞二米饭的时候,当天配得菜总是酸菜,我后来菜知道,做酸菜的时候,可以把二米饭的米汤用上,酸菜汤又好吃又黏糊,那米汤是相当有营养的好东西了。
  当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下了班还要买菜,回家后还得做这么复杂的饭。妈妈回忆说,当时的日子过得特别起劲,看着三个张着嘴巴等吃饭的孩子,就会浑身是胆雄赳赳的做下去。
  我小时候就不喜欢吃二米饭,因为小米饭粒总是会吸进鼻子里,后来每次吃二米饭的时候,爸爸就会给我的饭里滴几滴香油,我就狼吞虎咽的吃完了。
  是呀,我现在开始怀念好吃的捞二米饭了,但是电饭煲做不出来那个味道,如今的小米也没有小时候那么香,我们也没有那份耐心和爱,去做捞二米饭了。
  一切都随时代变迁过眼即逝,那样的饭食只能永存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3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江米条和桃酥的故事

  
  我们那个时候,最喜欢的两种点心,就是桃酥和江米条。但是因为这两种点心作得很硬,又要在商店里卖上很长时间,买回来的口感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商店里,一个孩子买了一包桃酥从商店里出来,孩子没留神摔了一个大马趴,一块桃酥滚到了马路中央。也寸,这块桃酥刚好被一辆飞驰而过的大卡车压到。车过去后,孩子慌忙上去看,只见桃酥已经死死的镶嵌在路面里了,孩子用手怎么抠也抠不下来,急得哇哇直哭。大家也纷纷上来帮忙,有用螺丝刀的,有用水果刀的,此桃酥都纹丝不动。这时,有位老先生分开众人大喝一声:“我来。”只见老人家从手中拿着一样东西,轻轻一撬,桃酥就弹出来了。大家纷纷上去看是什么工具这么厉害,等老人举起来大家一看,呀,原来是一根江米条。
  故事有点夸张,哈哈,但是,通过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俺们小时候吃的东西有多坚硬了吧。
  但对于我们孩子来说,什么硬东西,咱的小牙都不怕。而且,当时点心给我们先入为主的印象,孩子们就认为这东西就该是很硬的,后来N多年后,我们才恍然大悟,点心原来可以当时做,当时就吃的呀,桃酥和江米条原来的味道居然是如此的柔软香甜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3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排球女将》
  
  我最早看的电视连续剧就是《排球女将》。当时家里没电视,我们三姐妹就去工厂的单身宿舍去看,因为姑姑当时在那里工作。
  我记得当时,每周六演《排球女将》,还没到时间,我们就纷纷赶往单身宿舍的会议厅去占座位,去晚了就没位置了。主题曲一响,我们仿佛就进入了那个故事里的世界,身在其中,不能自拔。我们为小鹿纯子加油,我还常常学习她稍微有点撇嘴的表情,后来我干脆梳小鹿纯子的发型,那时候我的头发长短刚好和她一致,小鹿纯子头也不难弄,只要两边用皮筋高一点各砸一个辫子,后面散开就好了。我那时就开始暗恋那个又帅又魔鬼的教练,那个教练的眼神至今还让我难忘心动,这也算人生的第一次暗恋吗。
  我把《排球女将》里的主题歌,用汉字翻译出来,记在歌本上。现在还能朗朗上口:毛你那拉代,倒立带苦里,代母一拉那嘎巴……
  我们一群女孩在院子里,围成一圈玩排球,大伙躬着身体,模仿电视剧里的样子等待接球,还假装可以飞起来扣球,大喊:“晴空霹雳”“流星火球”。
  真是青春的年代,赶上了青春的电视剧,我的人生最青涩的年代,被这个电视剧给予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励志洗礼。我十分感激这个电视,那个记忆终生难忘。
  我听说马云特意到日本拜见了几乎被日本人都忘记了的扮演小鹿纯子的荒木由美子,就是为了圆他当时的一个青春梦或者人生的第一次暗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36

组织活动: 0

3361

主题

3392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261
鸡蛋
76

Rank: 17

陆军中将

爱心志愿者勋章 世界杯专属勋章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2珠城热心网友荣誉勋章 私家厨房勋章 雷锋勋章 大力士勋章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3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我的70年代——东南西北
  
  我们小时候,自己叠这叠那,这个东南西北纸玩具是最常玩的玩意。
  一张纸,裁成正方形,把纸的四个角往里折,再反过来折,前后左右压两下就可以了,做完了再写上东南西北。制作过程就完了,最好玩的是游戏的那个过程。我们可以以任何形式来玩这个,就是由里面的部分写什么字来决定。
  通常我们是用在这个玩具来选择惩罚方式的,比如大家玩游戏,一个人输了,那么甲拿着东南西北问乙:
  “东南西北你要哪边?”
  乙说:“北。”
  甲问:“要上要下?”
  乙说:“要下。”
  甲问:“要几次?”
  乙说:“要十二下。”
  那么,这个结果就注定了。我们按着从北开始从上开始横竖开12下。最后是里面的两个字,可能是“打屁股”也可能是“捏鼻子”。这个游戏在大江南北的玩法很多,也有写“狗腿子”“八路军”什么的。反正是靠东南西北来选择或者是占卜。
  哈哈,现在的孩子们都不会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