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从"8"到"2000"蚌埠进入"新玉器时代"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953

回帖

2052

积分
鲜花
1
鸡蛋
0

Rank: 13

陆军中校

贡献勋章 宣传大使勋章 优秀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5 19: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仿古的唐代侍女被北京专家叫价26万
  “玉器村”、“仿古玉器街”都是靠师徒关系发展起来的。记者在采访中惊讶地了解到,蚌埠悄悄形成了这个庞大的玉石作坊群,居然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
  通过种种努力,记者终于找到了“藏”在蚌埠北工地“玉器村”深处的第一代蚌埠玉匠谢永学。他在自家的玉器店里,向记者细述了蚌埠玉器作坊的历史和规则。蚌埠玉器蛰伏在“地下”只是短短20多年,却隐隐有引领一个“新玉器时代”的势头。
  从“8”到“2000”
  记者:谢老,我听说蚌埠玉器市场的发展时间不长。
  谢永学:现在蚌埠的玉器市场是靠5个人发展起来的,玉器市场发展只有20多年时间。上世纪80年代,蚌埠有一个国营玉雕厂,我和石培成、王玉、马良、王五是玉雕厂的技工。玉雕厂破产后,我们就“流落民间”,当时蚌埠只有我们5个人开的8家玉器作坊。随后很多人从我们几个人的作坊里走出来,然后再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8家作坊滋生的作坊越来越多,到现在,整个蚌埠市最少有2000多家玉器作坊,相关从业人员已达数万人。
  千家作坊师徒情谊浓
  记者:那么2000多家玉器作坊都是靠师生亲友链条发展起来的?
  谢永学:你在马村调查应该知道,如果不拜师,你进不了马村学艺。师傅要帮徒弟“赌石”,让徒弟避免一些倾家荡产的陷阱。而且一件玉器成品的价值高低,要取决于设计者、雕工的丰富经验和技艺。但设计者、雕工的技艺不可能轻易给你传授。所以我的第一代弟子是我的侄儿谢国海、谢国江兄弟,随后更多的亲戚朋友拜我为师,谢国海兄弟也开始接受一代代的徒弟。到现在,我们5个玉雕厂的老雕工,已经收了几十代徒弟。蚌埠2000多家玉器作坊,现在每家都有沾亲带故的师徒关系。
  玉器销售也有内部规则
  记者:仅靠师徒关系发展的2000多家加工作坊,是否只能形成粗放的群落,而不能形成像扬州、上海一样的著名玉器大市场?
  谢永学:这就涉及一个销售、加工的问题。其实玉器行业的销售渠道里,也有特殊的内部规则,师生情谊在玉器销售渠道里,也同样适用。像一些大的玉商是不会轻易到陌生的玉器作坊买玉器的。
  原蚌埠国营玉雕厂能制作出五大类玉器工艺品,而且产品销往日、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玉商们了解玉雕厂师傅们的精湛技艺,他们专门买某个玉雕师的作品。所以当我把我的玉雕技艺传给徒弟后,和我联系的日本等地的大玉商,仍然信任徒弟的技艺。所以一旦拜师,师傅还要把徒弟引进一个销售渠道。
  像现在蚌埠玉雕协会的负责人孔德佩、孔德宝兄弟,当时他们的父亲就是玉雕厂的老职工。孔氏兄弟学好父亲的技艺后,就直接在家里开店,自然会有国外的玉器商人直接找上门来买他们的工艺品。所以,玉雕厂师傅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会让蚌埠的玉器加工作坊完善起来。
玉马从药水里拿出来就变了颜色
  蚌埠玉器市场太年轻
  记者:可以说蚌埠正进入一个“玉器新时代”。作为蚌埠玉器作坊的“始祖”,你对蚌埠玉器作坊的现状满意吗?
  谢永学:蚌埠玉的确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你采访“玉器村”、玉器街2天了,能够了解到,蚌埠玉器市场是靠制作“仿古玉器”而闻名全国的。我们5个老玉雕工发明的“仿古玉器”技术在全国独一无二。在蚌埠生产的仿古玉,比中国数千年出土的古玉总和还多。单说我,在20年前发明的“老提油”、“鸡骨白”、“黑皮”这三种仿古做旧技术,制作成的唐朝玉、墨玉可以以假乱真。但我的徒孙学到仿古技术、雕刻经验后,却乱了市场。现在很多家玉器作坊,都是在窝里斗。
  比如说,现在很多玉器加工作坊,只是花几十元钱从一个雕刻作坊里买一个半成品,做旧一下又卖出去。从中赚十几元的差价。很多作坊都不愿意花力气去从事精雕细刻,他们没有买原料的资金,也没有过硬、全新的雕刻技术。大家都在争相压价出售玉器成品,我觉得整个玉器作坊群都乱糟糟的,很多大客户都觉得不满意,他们和一些徒孙打过一次交道后,就不再打第二次交道,一些大客户又回到我这里买玉器了。
  在去蚌埠之前,就有很多朋友告诉记者,关于蚌埠玉有很多美丽的传奇故事。几天来,记者在1000多座玉器加工作坊间走访。发现在玉器作坊群落这一庞大的链条中,从选料到雕刻升值,乃至上市,每一环节,都折射出传奇故事。
  “赌石”让石头也疯狂
  4月22日清晨,从扬州湾头镇赶到蚌埠来的徐峰一下车,就往马福海等人的玉料店内钻。徐峰从马福海床头的玉石料堆里拿出手掌大小的一块玉石毛料,仔细地将毛料润湿。端详半天,他从包内拿出厚厚一叠钞票,递给了马福海。
  徐峰买石头的过程,在玉器一行里叫“赌石”。徐峰偶然一次接触蚌埠的玉石行业,就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他每月来蚌埠2次,都是来赌石的,有时赚了满钵,但有时血本无归。
  “只有经验老到的人,才能小心翼翼地避免一些陷坑。”“玉器村”的谢国海告诉记者,现在玉雕师们每拿到一块毛料,都悬着心把玉石剖开,如果发现里面大部分是石头,还要含泪费功夫将有用的全部小心保留,依照石头里玉质的形态,雕成各种形状的玉器,“玉雕师有时劳累半年,雕出的玉器仅仅能够保本,有时还血本无归。”
  千里营救“走私犯”
  赌石让玉石疯狂,蚌埠的仿古玉器却演绎出很多不平凡的故事。“玉器村”里的元老谢永学告诉记者,他曾经和一个搭档远赴浙江,就为了解救两个已经判刑的玉器“走私犯”。
  他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浙江海关扣住了两个浙江本地的商人,因为他们在出国通过安检时,工作人员从他们的行李中发现了两件“古玉器”。尽管这两人再三解释两件古玉是仿造品,但海关为了慎重起见,最终还是将两人扣留下来。
  随后浙江海关请来玉石专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该玉器是“国家一级文物”。于是两人被以“走私文物”罪批捕。
  开庭审理的前一天,谢永学和他的一个搭档来到浙江说明情况,法院自然不会相信,最终谢老告诉法官:我们还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玉器来!在这种情况下,法院特事特办。一个月后一件一模一样的“古玉器”呈现在法官面前。当法院拿给专家鉴定时,专家还奇怪地说,“这件古玉器,不久前不是已经鉴定过了吗?”这时法官才相信,两位被逮捕的“走私犯”走私的是仿制品。
  一块玉追回一份爱
  如今在蚌埠“玉器村”的作坊里,工人大多是年轻人,关于玉器的爱情故事也很多。今年21岁的小张来自蚌埠的五河县。他告诉记者,他们村里两个年轻人之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美丽爱情故事:
  小张说,他们村里的小徐三年前在浙江打工时,与一个湖南女孩开始谈恋爱。为了表示自己的爱意,春节回家前,小徐打电话委托他雕刻一块玉,准备送给自己的女朋友。小张答应了,费了半个月时间,用青海昆仑山的玉料精心为小徐刻了一块仿古玉。
  春节后,当小徐返回浙江将那块玉送给自己的女朋友时,他的女朋友十分感动,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小徐把玉弄丢了,为此小徐的女朋友十分伤心,两人为此还闹起了小矛盾。小徐在惭愧的同时,也很自责,于是他打电话向小张求援,能否为自己再打造一块和上次一样的古玉。在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后,一块和上次一模一样的古玉被邮寄到小徐的手上。
  当天,小徐拿着那块重新打造的古玉来到女友面前,进行“忏悔”。看着小徐诚恳的样子,女朋友终于原谅了他,两人和好如初。(杨柳、李冯育、安雨、向凯、李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蚌埠移动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953

回帖

2052

积分
鲜花
1
鸡蛋
0

Rank: 13

陆军中校

贡献勋章 宣传大使勋章 优秀版主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9:07:26 | 只看该作者
     在安徽,提起玉器,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凌家滩出土的玉龙。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蚌埠生产的玉器艺术品、仿古玉比中国8000年来所生产的玉器总量还多。蚌埠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玉器产地。     2007年,扬州玉商徐峰被当地攀升的玉价压得喘不过气,当他经过蚌埠时,偶然与这个交通城市的邂逅让他驻足:几个庞大的“玉石村”展现在他面前。     如今,没有玉石矿的蚌埠,却掩藏着“玉石村”、“玉石街”,2千余家玉器加工作坊,5~10万人以玉石为生……     但蚌埠之玉,依然很幼稚。蚌埠“玉”向何方?连日来记者前往调查。       仿古玉惟妙惟肖,一般人很难分辨           
在去蚌埠之前,尽管一位从事玉石收藏的朋友告诉记者,蚌埠玉器市场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当记者到达“玉器村”时还是大吃一惊。依着“内部人士”的指点,记者在这座村里小住了2天,一个庞大的“玉石仿古”链条终于展现在记者面前。     玉石商来自昆仑山下     走进位于蚌埠城东龙子湖区的马村,村头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就是玉石,都是从昆仑山运来的。”给记者领路的玉商谢国海告诉记者。今年33岁的谢国海从十几岁就开始和玉打交道,现在已经是蚌埠玉器行业的一个知名人物。     谢国海告诉记者他就住在马村,每天早晨8时左右,他都要来到这些石头商铺前面,看看有没有自己中意的石头。     石头商铺的老板马福海看到记者是谢国海的朋友,想都没想就将谢国海和记者引进里屋,他的床边堆着小型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玉石!”“最外面的是几十元一公斤;中间的是几百元一公斤;床边的要几千甚至几万元一公斤。”     马福海一年前从昆仑山拉了一车玉石料千里迢迢来到蚌埠,他称自己还是一个新手。“10多年前在蚌埠的青海玉石料商只有1家,一年前有20多家,现在已经达到30多家。”“玉石料生意现在也不好做,别看我这一堆石头,买进来花了四十多万呢。”马福海说。     在马村小巷里穿行,犹如进入迷宫一般。几乎每移动一步都可以看到玉器店和作坊的影子。记者进入店铺,看到整个铺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玉器,而店面的后面既是住宅,又是生产玉器的“车间”,呈现“前店后坊”的格局。     据了解,马村里大约有500多间民房,平均每间民房里就有2家玉石加工厂。“马村有多少家玉器店,我虽然住在马村也不是十分清楚,估计至少有八百家。”谢国海说。

来自江苏扬州的玉商在挑选玉石料     “玉器村”有个潜规则
    虽然已经是中午时分,数百家玉石加工厂在简陋民居的掩盖下依然在工作,刺耳的声音、阵阵呛人的粉尘从民居内飘出。24岁的尹华成正在粉尘弥漫的雕刻厂内,专心地用一只玉签,耐心地打磨一个玉人身上的花纹。尹华成从合肥水家湖老家来到马村已经2年,但他是资历较浅的一个学徒:“我学好打磨技术,就可以准备拜师学习玉器的仿古技术了。”     “拜师”在“玉器村”里非常重要。“你是否拜师,决定着这个村子会否接纳你;决定着你能否在蚌埠玉器这个庞大的玉器行里站稳脚跟。”谢国海说道,这就是“玉器村”的“潜规则”。     正如谢国海所说,记者在探访时发现,马村里的500多栋居民楼虽然分布得杂乱无章,但屋里的众多玉石工厂却在潜规则之下,自发地安排得井井有条。谢国海告诉记者,村子深处住着他的师傅,他是蚌埠玉石行业的第一代人物。     “玉器仿古技术只在师徒之间传授,”谢国海告诉记者,浓浓的师生情谊保证了“玉器村”内仿古技术独特的流通渠道。如果无人指点,想了解情况的外人进入“玉器村”,肯定会晕头转向。   玉石加工“分工”群落     其实,在蚌埠说起玉器,很多蚌埠人甚至都不知道马村,只知道市中心的南山街和纬二街。南山街是我省最大的玉器交易市场,而纬二街则是专门从事仿古玉器制作的批售市场。     记者来到纬二街时,已经是中午12时许,300多米长的街道上,居然有300多家玉石加工店铺。该街第二间铺面便是24岁的陈瑶开的,陈瑶正把一棵浸泡在药水里的玉石灵芝拿出来打磨,陈瑶给记者讲了他选择纬二街的真实故事。2004年的夏天,从新疆回蚌埠的火车上,拥挤的车厢显得非常燥热。学徒陈瑶一直坐着,寸步不离他膝盖旁边的黑皮箱。他在扬州一家玉石作坊里当学徒5、6年,所挣的血汗钱就换来了皮箱里的20公斤和田玉石子料。几日几夜,陈瑶抱着这堆石头回到了蚌埠,但由于经验不足,他将这堆石头一一剖开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上好的玉料……     “赌石”经历让他放弃了在马村开设玉石加工作坊的想法。1年前,他和弟弟在纬二街开了个店,专门替人把玉石半成品“做旧”。陈瑶告诉记者:“纬二街的玉器作坊只是做玉器的一个环节:单纯地把玉器半成品做旧。马村以加工为主,南山街是玉器销售的集中地,他们那里销售的玉器,不仅仅来自蚌埠。”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在密布交通网络的掩盖之下,在蚌埠的郊区甚至一个寻常巷陌里,成群的玉石作坊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悄悄地形成了玉器村、玉器街、玉器里弄。一个庞大的玉器链条,在马村、南山街、纬二街展现出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545

回帖

1万

积分
QQ
鲜花
7
鸡蛋
23

Rank: 16

陆军少将

3#
发表于 2008-5-15 19:10:09 | 只看该作者
蚌埠的新出路....

政府应该好好管理...........

定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0

主题

3312

回帖

8877

积分
QQ
鲜花
26
鸡蛋
0

Rank: 16

陆军少将

4#
发表于 2008-5-15 19:38:28 | 只看该作者
做玉石生意的都很有钱,我看玉石生意店门口经常听着BMW i750...CTS...呵呵,虽然不是一个档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824

回帖

1万

积分
QQ
鲜花
0
鸡蛋
1

Rank: 16

陆军少将

5#
发表于 2008-5-16 14:34:56 | 只看该作者
马村在哪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77

回帖

363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9

陆军少尉

6#
发表于 2008-5-17 21:11:32 | 只看该作者
似乎  LZ对玉很懂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