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2024-04-17 06:30·红色曼市
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在网络上极其常见的话题,“地区间的合并或撤销”、“撤县设区”、“某地从甲市划入乙市”等一系列的设想、猜想、探讨屡见不鲜。
在安徽省,哪些地方是涉及区划调整话题的热门地区?
提及这个话题,那么涉及到的区域简直太多,大到地级市,小到乡镇都能找出代表性的区域。如果单看县级层面,那么滁州市的凤阳县堪称调整声音较多的县。
长期以来,关于“凤阳县要划入
蚌埠了吗”、“建议凤阳县划入蚌埠”、“凤阳应该划入蚌埠”、“凤阳何时划入蚌埠”之类的声音从未间断。
![]()
![]()
对于蚌埠、凤阳县乃至滁州市的网友而言,以上的种种声音既让人很无语,又让人很疑惑,为什么关于“凤阳划入蚌埠”的声音会长期存在呢?
凤阳县划入蚌埠的声音为何会长期存在?
一、行政区划格局、凤阳城区与蚌埠城区几乎“同城化”这两大方面引来的过度理解
从行政区划层面看,凤阳县位于滁州市的最北部,是滁州各县中距离市区较远的成员之一,距离最近的反而是西北方向的蚌埠市区。
当然,仅这种情况尚不能引来过度理解,毕竟与之类似的情况太多了,例如淮北的濉溪县的中南部同样靠近宿州的城区。
但如果细化到两地的城区层面来看,蚌埠城区与凤阳城区几乎接近“同城化”的发展现状的确容易让不少网友“借题发挥”。
如果凤阳县的城区位于全县最南部或中部,那么即使全县整体与蚌埠市区相邻,也不会出现太多“划入蚌埠”的声音。
![]()
二、蚌埠城区、凤阳城区重点发展方向的“双向奔赴”引来的猜想或过度理解
在位置本就相邻的情况下,两地城区的主导发展方向一直令两地网友表示看不懂。
蚌埠中心城区虽然在全市的南部但放眼全市的行政区划格局来看,淮河以北的区域才是比重最高的,怀远、固镇、五河3县以及淮上区均在淮河以北,淮河以南的成员只有蚌山、禹会、龙子湖区。
但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蚌埠城区的主导方向是向东、向南扩张和布局资源,例如向东在龙子湖两岸做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依托长淮卫镇打造蚌埠经济开发区。而在东、南两个方向与蚌埠城区交界的地区正是凤阳县。
![]()
其中蚌埠经济开发区的最东端已经建设到与凤阳县的交界处;城区的主干道——东海大道的最东端也与凤阳县的凤翔大道接通。
在凤阳方面,城区向西是长期以来的主导方向,且最西端已经扩张至涂山大道,而涂山大道与辅仁路的交汇处距离与蚌埠龙子湖区交界处的距离堪称近在咫尺。
此外,在城北的凤阳经济开发区的建成区域则是沿着凤翔大道、合蚌路呈东西狭长分布,且最西端来到与蚌埠经济开发区的交界处。
在两者的主要发展方向“双向奔赴”的客观现实下,很难不出现“凤阳入蚌埠”的设想与过度理解。
![]()
三、省内其他城市区划调整的影响
如果各个地方从设立地级市、县至今一直保持行政区划不变,那么各种“区划调整”的设想、探讨必然不会大量出现,因为大家都不变动,调整也就无从谈起。
而现实情况是各种规模不一的调整在过去二十年间十分常见。剔除极其普遍的撤县设区外,整座地级市的撤销、县或县级市“更换门庭”等调整也时有发生。
抛开别的省份不谈,仅在安徽省内就有着“三分巢湖”、“枞阳县从安庆划入铜陵”、“寿县从六安划入淮南”的大型调整。
有了这些真实的例子做参考,就好比给“凤阳从滁州划入蚌埠”的言论再加了一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