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蚌埠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主题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学有所悟强思想、身入基层找良策,心到一线集民智,干在实处促发展,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民众、推动福彩事业发展的“源动力”。
蚌埠福彩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快乐过六一(点亮微心愿) 一、坚持“学”字当头 让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蚌埠福彩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带领全体党员职工强化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多阵地、多主题、多类型举措“组合发力”,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 编》等学习材料,印制主题教育书签和口袋书1000册。以“寻访革命胜地、学习楷模精神”为主题开展红色走读活动,先后前往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革命烈士陈列馆等处开展现场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领党员职工筑牢根本,坚定信仰。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将主题教育与中心任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服务方式,让学和做高度统一,把主题教育激发的昂扬斗志和干事热情转化为加快推进福彩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蚌埠福彩开展主题教育
二、坚持履职尽责 让服务更有温度 中心党建服务品牌“蚌小福”站点服务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恪守“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群众一时为难”的服务承诺,全面推行“四个一”工作法:不让站点“一事”担忧,不让群众“一时”为难,不让站点“一丝”顾虑,不让群众“一刻”忧心。累计帮助群众、站点和彩民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个,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站点、彩民的具体行动。“蚌小福”贴心的“小服务”换来了群众及站点的“大满意”。“蚌小福”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学雷锋示范点”,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并在市委党建办开展的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三等奖。《中国社会报》、省、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蚌小福”党建品牌先进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青春创业帮扶 三、坚持公益先行 让福彩惠及民生 依托遍布全市的销售网点设立“福彩公益驿站”,将福彩网点打造成为集便民服务、公益实践以及品牌宣传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全市已投入使用的“福彩公益驿站”32家,所有驿站按照“7+X”标准配备设施,让户外劳动者有一处累能歇脚、渴能喝水、饭能加热、伤可用药的暖心场所。在全省率先成立福彩党员示范点,所有网点“亮牌”经营,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网点在合规经营、服务创新、社会公益等方面贡献力量。打造党员服务站,充分发挥福彩销售网点基层学习阵地作用,营造浓厚热烈的学习氛围,确保主题教育在一线有热度、有深度、有温度。组建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福泽江淮,彩惠民生—福彩销售员走进公益金资助项目”系列活动。组织暖冬季、助学季、圆梦季、高考季、敬老季等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福彩公益特质及辐射带动作用。与民政业务联动,开展临时应急、流浪乞讨人员帮扶等各类型公益服务活动,感召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行列中来,壮大全市公益慈善力量。 党建品牌“蚌小福”服务组 四、坚持靶向施策,让举措贴近群众 就业是民生之本,制定《蚌埠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公益助岗招募方案》,广泛招募刮刮乐销售人员,为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大学生、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创业机遇和就业机会,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到顶格支持。中心搭台,群众参与,积极与步行街、旅游景区、夜市管理方洽谈,对有空置摊位且位置合适的,组织公益助岗人员及时进驻,千方百计提高困难家庭收入。2023年以来,共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帮助他们在福利彩票销售舞台上,实现就业创业梦想,在提升群众幸福感等方面,交出“暖民答卷”。 ![]()
党员服务点 五、坚持创新为民 让幸福触手可及 深度融合民政业务,在禹会区、怀远县婚姻登记处设立“福彩公益打卡点”,现场布置了公益文化展示区、惊喜红包墙及各种款式的彩票花束。定制寓意“爱要久久”“团圆美满”的国潮书法团扇及福彩文创礼物,用普及福彩公益文化的形式为新人送去美好祝愿。以婚姻登记处为基点,将福彩文化延伸至新人婚礼现场,刮刮乐成为新人传递祝福、表达心意的时尚单品,新娘手捧花束,接亲彩票红包,新人伴手礼,传递“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福彩文化,引领婚俗新风尚,推动“福彩+”“+福彩”融合发展。 ![]()
刮刮乐主题婚礼 为学之实,贵在践履。蚌埠福彩将始终坚持履行福利彩票的发行宗旨,充分实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核心理念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承诺,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纾困解难的生动实践,将一个个惠民活动有序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花,让幸福感在百姓身边不断升级。(房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