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用户名
UID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蚌埠e生活
珠城百姓事
招聘求职
蚌埠二手交易
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户
蚌埠论坛
»
蚌埠e生活
›
蚌埠网络家园
›
聚焦网络
›
蚌埠是流韵风雅的“珍珠城”
返回列表
查看:
2878
|
回复:
0
蚌埠是流韵风雅的“珍珠城”
[复制链接]
壮哉我BigBang
壮哉我BigBang
当前在线
积分
4745
狗仔卡
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1338
主题
2347
回帖
4745
积分
鲜花
34
鸡蛋
0
陆军上校, 积分 47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5 积分
陆军上校
发消息
电梯直达
1
#
发表于 2023-8-16 21:28:4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文旅的“复兴”给
蚌埠
带来了线上网民关注的流量,也给蚌埠带来了线下旅游的客流量。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城市人的精神归属和情感认同。
近年来,蚌埠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经济也持续快速增长。蚌埠以积蓄已久的热情和深耕细作的准备,稳当当接住了扑面而来的流量考验,向世人展示这座城市独有的风韵、风景、风光。
2023年8月7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联合全国博物馆(院)推出科普产品——《文博日历》,在云端向大众展示1986年出土于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看见距今约7300年前陶塑“少女”充满治愈系的微笑,网友留言:“一笑千古风流,赛过蒙娜丽莎”。
2023年8月9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集就重点关注了“蚌埠禹会村遗址”,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一位网民在《蚌埠发布》视频号互动留言:“诸侯会集地,人杰地灵史”。
回望历史的长河,众多文化遗迹如群星一般,在蚌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传递着别致的风韵:
作为蚌埠的地标性文物之双墩,出土的600多件刻划符号,从临摹日月山川、动物植物的“写生派”,到养蚕、狩猎操持生活的“实验派”,这些古老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千古先民的小确幸,透露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曙光。
禹墟遗址、荆涂两山,回荡着大禹“三过家门不入”、劈山导淮,万国诸侯执玉帛来朝的上古气派。
固镇垓下古战场,依然回响“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龙兴之地至今吟诵着开国将军的赫赫声名,深藏在历史深处的斑驳遗迹,仿佛一夜之间让人梦回大明。
津浦铁路-火车的滚滚车轮拉来了蚌埠一座城,打开了淮畔商埠贸易开放的大门。
孙家圩子,运筹帷幄决胜渡江战役,彰显了红色革命的澎湃伟力。
花鼓灯、五河民歌、泗州戏,绽放出“东风芭蕾”的风采、淮河儿女的情怀。
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作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龙子湖畔,那里450座传统古民居坐实了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的存在感……
立足市域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蚌埠市委、市政府在传承保护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同时,紧紧围绕推动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市,着力铸造城市文化品牌。
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充分挖掘着蚌埠历史文化资源,将集中展示遗址出土的重要遗迹和遗物,对原址进行保护展示等,讲好淮河故事,讲好遗址公园的考古故事。
这些随着岁月流淌的蚌埠痕迹,在时代的洗礼下进化,在人文的滋润里蜕变,焕发新时代的气息和光芒,多姿多彩地吸引来五湖四海的宾朋探古怀幽,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本主题由 管理员2 于 2023-8-16 21:57 移动
收藏
0
分享
顶
0
踩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变色卡
抢沙发
返回列表
如还没有认证手机号,请点击认证>>
文明上网,不传谣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新人接待
便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