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眼看蚌埠] 蚌埠好故事之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各领域广为传播且被各家中央媒体报道(第一部分)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40

主题

2353

回帖

4753

积分
鲜花
34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0 17: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壮哉我BigBang 于 2023-8-10 17:09 编辑

连日来,蚌埠好故事之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各领域广为传播,且蚌埠好故事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央广网、安徽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关注。
注:由于贴子内容不宜太多否则无法发帖,所以我打算下面先向大家分享来自人民日报和学习强国平台关注的蚌埠好故事作为我所想分享的内容的第一部分,央广网和安徽日报关注的蚌埠好故事作为我所想分享的内容的第二部分请等待我后续发帖。

一、人民日报:
1.蚌埠激发消费新活力,点燃城市“烟火气”:
今年以来,蚌埠市坚持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高品质生活为导向,积极培育新消费新供给,不断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以及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商贸产业体系,让消费市场潜力得到持续释放。
烧饼夹里脊、冰酒酿、牛肉汤……华灯初上,篾匠街内人头攒动。东侧的国货路步行街上,夜市已经开张,吆喝声、欢笑声交织成一片,在盛夏时节显得热闹兴旺。
据蚌埠市商务和外事局统计,今年1月至6月,全市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7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5.74%,较一季度提高4个位次,较2022年同期提高6个位次,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当月增速连续2个月居全省第2位。
蚌埠市不断抓主体培育,促进限上扩量,印发《2023年蚌埠市商贸企业入限纳统行动方案》,通过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导促进一批、入限纳统一批,计划全年培育不少于300家主体入限,持续做大做优限上消费品市场。目前,已有28家企业月度入限,新增限上零售额1.6亿元。抓基础建设,推进限上企业和限下样本点数据基础建设,落实辖区领导包保制度,推动企业经营台账的优化和完善。截至目前,全市1071户在库正常经营限上企业和244户限下样本点已全部包保到位,责任到人。
重点行业提振发力,助力消费市场繁荣。蚌埠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9%,较2022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自5月开始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2%,较2022年同期提高22.5个百分点。新兴消费需求旺盛,绿色、智能类商品销售红火,深受消费者追捧,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4.8%,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增长20%,日用品中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101.2%。
下一步,蚌埠市将围绕打造商贸流通中心目标,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以打造特色街区、引入头部企业、支持错位发展为重点,积极引入省内外优势特色街区品牌运营企业,其中特别是重点打造万达金街、银泰映巷街区等蚌埠特色文化街区,引导主要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推动商圈品质升级,提高消费资源承载力。

2.蚌埠向更“高”处攀登:
2023年7月26日,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经验交流会在蚌埠召开。来自安徽省发改委及皖北八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齐聚蚌埠,共同交流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成效经验,加快推动结对合作帮扶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蚌埠台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长三角地区项目92个,协议投资额421.3亿元,同比增长15.5%。
今年以来,蚌埠市抢抓甬蚌结对合作帮扶重大机遇,聚焦机制共联、园区共建、产业共链,奋力推动重大项目、园区建设、宣传推介、民生共享等实现新突破。
上半年,在全市签约的92个长三角地区项目中,宁波地区项目共6个,协议投资额128.8亿元,同比翻3番。
甬蚌产业合作园区正加快建设,宁波工投集团与固镇县国投集团合资成立安徽省甬蚌合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宁波前湾—蚌埠高新产业合作园区、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区等正加快推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浙大二附院安徽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蚌埠成为全国第二个种植牙试点城市,甬蚌双方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实现诸多合作,被国家发改委作为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宣传推介。

3.今年一至五月,蚌埠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21.5%:
如火的七月,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组货仓内同样是一片火热景象。看着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车缓缓驶出,董松心中满是期待:“走出国门,咱们小商品也可以有大作为。”
这是一批发往韩国的日用百货。作为蚌埠市坤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松从事小商品贸易已十几个年头,之前一直在浙江义乌打拼,两年前终于如愿回到家乡创业。吸引董松归乡的,除了回家的渴望,还有蚌埠市场采购贸易政策的利好。
蚌埠中恒商贸城作为安徽省内首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自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业务以来,有效解决了商户“单小、货杂、品种多、无增值税发票”等贸易难题。相比一般贸易方式而言,市场采购贸易更简化的通关手续、更便捷的通关条件、更低的出口成本,大大提升了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让小商户也能在“家门口”做国际贸易。
“我们的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商品主要销往韩国、阿联酋,基本都是通过市场采购方式出口的。”董松说,而今企业货物出口有了很多固定客户,订货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以来,公司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值已超过2.7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在蚌埠中恒商贸城,越来越多的商户成为这一新业态的受益者。“我们刚申报出口一份市场采购方式报关单,因为种类多、批量小,提供不了增值税发票,有了这份报关单,就可以享受增值税免征不退的待遇,大大助力中小企业开展出口业务。”蚌埠市泽晨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晓峰说。
市场采购贸易为蚌埠中恒商贸城的商户搭建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出口通道,实实在在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难题。随着这一新业态不断普及,不仅推动了传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还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对外贸易,为蚌埠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添了新引擎。
新业态的贸易方式,让小商品企业出口更加便捷,也推动了其业务量翻倍增长。据蚌埠海关统计,2021年,蚌埠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超10亿元;2022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31.1亿元,同比增长201.3%;今年1-5月份,蚌埠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27.9亿元,同比增长121.5%。

4.今年上半年,蚌埠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2.61%:
“申请不到2小时就领取到换发后的企业营业执照,减少了文件的流转环节和时间,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蚌埠华丰消毒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悦说。
企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办理完登记,得益于蚌埠市实施的“个转企”登记改革深化升级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如此,蚌埠市市场监管局精心推出“珠”事好办品牌,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激发经营主体生命力和创造力。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35833户,同比增长32.38%。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380014户、同比增长12.61%;其中企业93317户、同比增长9.98%;个体工商户280629户,同比增长13.68%;农民专业合作社6068户,同比增长5.62%。

5.在蚌埠,人才产业,双向奔赴:
蚌埠市作为获批建设中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力度,重点突破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五大产业集群,纵深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积极探索“产才融合”发展新路径,让人才与产业在“双向奔赴”“串珠成链”中成就美好、共赢的未来。
“蚌埠是材料之都,我们就是冲着这个响亮的名片来的。”去年6月,南京工业大学高分子与材料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赵壮,毅然选择蚌埠,就职于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11月以来,我们从全省高校招聘了近3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无一人离职,他们全部选择留在蚌埠。”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若宇说,以产聚才,强大的产业链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蚌埠市引育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81个,一大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在蚌埠这片沃土创新创业。
蚌埠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拥有兵器214所、中电科40/41所、芯动联科、禹芯半导体等高科技企业逾40家,形成以智能传感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希磁科技仅用4个月时间,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规模化量产也为蚌埠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并带动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蚌埠。“蚌埠现在集聚了智能传感器行业重要的企业、人才、资金等资源,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感器产业生态圈。”希磁科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蚌埠台记者从蚌埠市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仅去年8月,希磁科技就提供了120多个岗位,其中包括技术员、生产主管、测试工程师、程序员、自动化工程师等岗位70多个。
22岁的万润金来自合肥,在蚌埠上了4年大学,他选择了留在蚌埠。“专业对口、蚌埠产业链成熟,就业机会广泛,薪酬也跟着‘水涨船高’。”万润金告诉记者,他已经工作了9个月,从职业长远规划看,选择蚌埠太对了。在万润金的“大力推介”下,他的3位同学同样就职于这家公司。
“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王若宇告诉记者,公司注重技术创新队伍建设与赋能,为精准育才、留住人才,他们把人才培养选拔基地建到了学校。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蚌埠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资源培养开发。比如,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开设玻璃新材料专业,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新能源专业,蚌埠学院新增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环境生态等多个蚌埠市产业发展紧缺专业。
前不久,蚌埠围绕六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集群,举办了“2023人才蚌埠行”系列活动,吸引集聚产业链高层次人才来蚌创新创业、交流合作。
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强产业,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蚌埠市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2022年蚌埠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突破200家,总数达719家,总数、净增数均创历年之最;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258家,总数达795家,增幅达48%,总数、增幅同样创下历年之最。

6.上半年,蚌埠文旅总收入179.71亿元:
蚌埠台记者从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蚌埠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之随着暑假来临和龙湖音乐节预热,全国旅客打卡蚌埠的热度持续不减,“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顾客”变“长客”的效应不断释放。今年上半年,全市游客接待量2653.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9.71亿元,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文旅市场畅旺的背后,是蚌埠市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大力促进市场繁荣所推出的一系列举措。
蚌埠市先后起草《蚌埠市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关于大力提振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数字创意产业类企业年度地方贡献奖励的通知》,调整《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等,一系列措施快速落地,推向市场,迅速取得良好成效。
● 今年1-5月份,蚌埠市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新增签约项目23个、金额28.33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0个、金额17.36亿元;新增投产项目7个、金额4.03亿元。
●今年 1-5月份,蚌埠市文旅产业“双招双引”新增签约项目4个、金额7亿元。乡村旅游“421”行动成效明显,固镇县濠城镇虞美金菊生态农业旅游基地、禹会区长青乡禾泉农庄入选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淮上区梅桥镇淝北村入选省级精品主题村,怀远县龙亢镇龙亢村入选省级特色美食村。认定常坟镇常坟村等10个市级精品主题村,龙亢镇龙亢村等6个市级特色美食村,亚太石榴酒基地等10个市级后备箱工程基地,禾泉农庄花间集舍等8家精品民宿,常亚义等45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怀远县白莲坡镇茆塘村中心广场等244处“双微”提升点。

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蚌埠市暖心服务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构筑“温馨港湾”:
快递员、外卖员等在内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区楼道,逐渐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蚌埠市蚌山区青年街道中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筑起温馨港湾。
1)完善设施,打造温暖港湾:
蚌埠中平社区淮畔新港湾服务点设有饮水、热饭、报刊阅读、临时休息、测体温等服务项目,提供针线、药品、老花镜、雨伞、放大镜、纸笔等常用物品,并安排志愿者在服务点轮流值守,为商圈内的外卖送餐员、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打造一个“纳凉避暑、喝水充电、休憩放松”的温馨港湾,用舒心、暖心、安心、贴心和爱心服务护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
2)多元互动提升港湾温度:
为服务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社区链接辖区资源,定期组织公益联盟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理发、义诊、观看电影等活动,丰富他们的闲暇时光,让服务点不单单是功能齐全的能量补给站,更是爱心服务的港湾。
3)小港湾发挥大能量:
淮畔新港湾服务点作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深化共建共享的载体,还设立了意见反馈墙,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困难,社区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温暖,让便民服务更有深度。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3

主题

8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640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2#
发表于 2023-8-10 18:25: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