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21-1-5 14:22 编辑
冬春交替、冬为春序。在严寒气息下,灵动的万物逐渐感知到了春的临近。今日11时23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来到我们身边,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了。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在气象记录中,常有“小寒”比“大寒”冷的时候。到了如此寒冷的时节,河流冰封,土壤冻结,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地万物,一片寂寥。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小寒三候 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一候雁北乡(xiàng):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北迁。
二候鹊始巢:北方到处可见喜鹊,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雊(gòu):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天气
我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蚌埠今天阴天,东北风3-4级,空气质量良,最低气温-3℃,最高气温3℃。预计明天白天多云,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4℃。
小寒习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正处二九、三九时段,“冷在三九、四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古时,人们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已渐渐淡化,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本意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腊祭”含意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菜饭 到了小寒,一些地区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一般会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黄芽菜 据记载,旧时许多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古代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糯米饭 一些地区有小寒早上吃糯米饭的传统。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养生
小寒节气,天气寒冷,从生活到养生,都有许多需要讲究的地方。生活上,小寒之前要做好防寒抗寒准备,储存食物,准备衣物,小寒一到,要做好日常保暖。饮食上,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日常饮食中国,小寒时节的到来,人们饮食以食用羊肉等暖性食物常见。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也是说,这个节气,年轻人注意不要食用过多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以免长出痤疮之类。在饮食上,南京和广东在饮食上颇有自己的特色。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养生中,小寒时节以进补为主,也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而需要针对性,并且要有一定的节制性。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进补不要盲目。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锻炼禁忌。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五运六气。小寒节气为五运六气中的最后一气,为太阳寒水所主,此时阴寒盛极,风寒之气主持天地,故为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气候。而物极必反,重阴必阳,小寒之后,风木之气开始升发,故大寒节气为厥阴风木所司。虽其时阳气渐生,但仍处于萌动状态,故气候仍以阴寒之气偏盛。天人相应,在天为太阳寒水主气,在人体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足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首,为人体之藩篱,而肺主皮毛、腠理,司汗府的开合,具有宣发卫气、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故为抗御外邪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