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19-10-24 09:54 编辑
今日1时20分,我们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
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寒,夜晚下霜,晨起阴冷。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
在最后一缕秋风和一抹残阳中,冬季的脚步声渐行渐近。曾经活跃的昆虫垂头不食进入冬眠;曾经雀跃的飞鸟蛰伏等待下一个无霜期。
霜色愈浓,秋色愈绚烂。枫树、黄栌等树木被秋霜“染”成了红黄色,漫山红透,如火似锦,金风飒飒,银霜沉沉。脚踩一片金碧辉煌,头顶一方晴空万里。万物纷纷展现最后的色彩,毅然走向潜藏的寒冬。
霜降三候
“初候豺乃祭兽”,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二候草木黄落”,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
“三候蛰虫咸俯”,准备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过冬了。
蚌埠天气
蚌埠今天白天多云,东北风微风,空气重度污染,最低温度14℃,最高温度25℃。预计明天多云转阴,最低温度9℃,最高温度19℃。
霜降习俗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喝酒赏菊,赋诗泼墨。
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如今,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在民间仍较为盛行。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寒衣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
进补
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迎霜兔肉就是经霜降的兔子肉,这时候的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霜降食物
牛肉
我国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居民们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白柚
霜降时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有“柚中大王”之称的大白柚,评价较文旦更高,故有“内行人吃白柚、外行人吃文旦”的说法。上品白柚滋味酸中含甜,若沾点梅粉,味道更好;由于果实甘冽多汁,热咳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用,还有解酒、降血压、退烧、恢复体力等功效。
萝卜
我国有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这个时节,被霜冻过的萝卜是最好吃的了,并且十月的萝卜,还有小人参之称。民谚又有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话,除了说明白萝卜是冬天的应季蔬菜,还道出了它的食疗功效。寒冷干燥,吃萝卜不但可以让人体补充水分,还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胃脘胀满、咳嗽多痰、胸闷气喘和伤风感冒等疾病有改善功效。
鸭肉
某些地区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贴秋膘”。而吃鸭可以除秋燥,因此,每到霜降时节,当地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霜降养生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到立冬往往是一年中气温下降最快的时段,养生保健尤为重要。“秋冻”已不再适合,着装上应护膝暖足。气候干燥且多风少雨,饮食上需护养脾胃。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一定要坚持医生的指导治疗,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