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蚌论小聪 于 2018-9-21 10:43 编辑
寒来暑往、四时更迭。 春山采茶,夏林寻荫, 秋月对影,冬雪探梅。 又是一年中秋来,一轮明月众人赏。
中秋,作为中国最最最传统的节日, 承载着中国千百年的经典之谛。
月下的故事常听常新, 唇齿间的美味却成为永恒, 天下唯美食不可辜负, 你,是否细品过中秋的美食?
说起中秋,其实中秋节从唐朝就开始过了,这天人们会吃月饼,会赏月,赏桂花,以赏月之圆象征人之团圆,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吃月饼的习俗,北宋之时流行于宫廷内,后流传到民间,当时并不叫月饼,而是俗称“小饼”和“月团”,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中秋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语“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是螃蟹的最佳品尝时机。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以宫廷最为精雅,比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将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中秋节月饼和螃蟹已是标配,但其实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里,除了月饼,还有很多传统中秋食品。这些或有着美丽传说,或有着美好寓意,或是地方习俗的中秋食品,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桂花酒 月挂南楼,凉浮桂酒 自古我国就有中秋节饮桂花酒的习俗,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 “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在老一辈的记忆中,一个传统的中秋夜,三种元素是不能少的:皓月,月饼和桂花蜜酒。
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必不可缺的水果,一来中秋节前后正好是柚子最好吃的季节,错过可惜;二来柚子又大又圆、象征“团圆”。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石榴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团圆和吉祥。因此是中秋过节必备水果之一。
芋头 北方农村每年只有秋季收获一次稻黍。看着一年的收获,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热闹一番,在祭神时,有一款贡品是芋头。将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以此来祭谢土地神。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了,但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南方人在中秋节祭月时使用芋头,据说是纪念元末汉人杀鞑子(指元朝统治者鞑靼人)的历史故事,至今还有些地方在中秋节吃芋头时把剥芋皮叫做“剥鬼皮”。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藕盒 中秋食藕也是寄托了团圆之意,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侧抹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糍粑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吃麻饼、蜜饼等。中秋吃糍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沿袭的传统。
桂花鸭 江南一带中秋佳节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桂花糕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做桂花糕。古诗有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中秋,一家团圆 与月共欢,把盏同饮 彼此陪伴,共品美食 每一口都从舌尖儿甜蜜到心坎
中秋将至 小编在此祝愿大家 阖家团圆,美美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