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69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 【珠城韵味】跨千里为咫尺之间,联南北筑珠城辉煌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45

主题

529

回帖

1356

积分
鲜花
11
鸡蛋
0

Rank: 25

陆军淮畔听风管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16 09:23: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蚌论小聪 于 2018-8-16 09:37 编辑

  桥是什么?桥是跨水行走的路,路是什么?路是先人一步一个脚印留下的探索轨迹,生命的积淀。

  一座城市,因为水而有了生机,一座有水的城市,因为有了桥而有了活力,我们正是靠一座座桥梁搭起四通八达,桥梁是支撑城市的骨骼,搭起了它的现代化,也承载了多少人心中的回忆。但是有些桥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现存最古老的桥,就要数蚌埠淮河铁路桥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津浦大桥”。

(来源上铁微家园)

  蚌埠淮河铁路大桥1909年12月动工兴建,1911年落成,是当时淮河上第一座也是仅有的一座铁路大桥、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正是因为有了这座桥,津浦铁路得以贯穿中国南北,有人说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可见淮河铁路大桥对蚌埠的建设及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而蚌埠不负众望,从一个淮河岸边荒凉古老的渔村古渡,也一跃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江淮地区红极一时的政治、文化、商贸和军事中心。

(来源上铁微家园)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蚌埠淮河铁路大桥见证了蚌埠百年的辉煌发展历史,也让它饱受战火的蹂躏。
(来源于网络)

  "千里淮河第一桥"兴建至今已经100多年了,这期间,除两次人为的破坏外,大桥经历了多次洪水的冲刷,始终安然无恙,它见证着新中国成立前后,蚌埠市一段难忘的历史,见证了蚌埠的发展,同时也是一处保存完好且仍在正常使用的历史遗珍,为中国南北交通立下汗马功劳。

(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淮河铁路大桥对于蚌埠来说,是百年沧桑的见证者,那么解放路淮河公路桥就是给蚌埠注入新活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于网络)

  解放路淮河公路桥(俗称拉丝桥),它位于101省道上,是我省境内淮河上第二座特大公路桥梁,这座号称“亚洲第一斜拉桥”的安徽省第一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于198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它的竣工通车,结束了两岸百姓靠轮渡来往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给蚌埠市的交通和经济都带来了新发展。

(来源于网络)

  蚌埠市朝阳路淮河大桥位于蚌埠市三号码头附近,是朝阳路连接市区与小蚌埠镇跨越淮河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也是连接市区和淮上区的重要通道。朝阳桥的解决了西市区过河交通拥堵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解放路桥、朝阳桥这两座桥都已取消收费站,更加便利了过河的交通,加速的经济的发展。


  蚌埠市大庆路淮河公路桥将于2009年12月开建,是蚌埠第三座淮河大桥,于2012年12月31日建成正式通车。为拉丝桥和朝阳桥减轻着交通压力。



  还有一处桥,不像其他大桥那么雄伟,但是它确是城市中一处别致的风景,天桥!据说最早是因为津浦铁路修通后,天桥经常死人,后蚌埠私塾的一位先生,带头上书,修了个木桥。至于“天桥”这个名字,起源也是天桥上面有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卖大力丸。都知道北京有个天桥,时间长了,人们就模仿首都,起了个天桥这个名字。

  现在我们大蚌埠建设越来越好,延安路淮河大桥的规划建设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据我市今年城市大建设计划安排,大桥及两岸接线延伸工程将于2018年12月开工,双向六车道!延安路淮河大桥的建设是迫切需要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车一族越来越多,上下班的点,解放路淮河大桥和朝阳路淮河大桥堵车严重,急需一注新鲜血液来缓解压力,小伙伴们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已经计日以待了!!!

  这形形色色的桥梁,焊接起大大小小的路。欲说还休,回环往复。勾连蚌埠千村万户,城市乡村,成为了通往外面缤纷的世界。

  桥是一份沟通与思念,为蚌埠人民架起沟通的路。桥是一位默默无闻,却为大家坚守岗位的导航者,桥是一位忠诚的记录者,聆听历史的脚步声,诉说着蚌埠的古老,和历史的兴衰,默默见证着我们的一切。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3

主题

6620

回帖

7936

积分
鲜花
108
鸡蛋
0

Rank: 15

海军大校

2#
发表于 2018-8-16 10:02:49 | 只看该作者
缺了长淮卫公路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

主题

5万

回帖

6万

积分
鲜花
181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3#
发表于 2018-8-16 10: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4

主题

702

回帖

1120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12

陆军少校

4#
发表于 2018-8-16 12:45:26 | 只看该作者
桥!已经是现在蚌埠的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3

主题

8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640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5#
发表于 2018-8-16 13:35: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编说错了,天桥还真不是模仿北京的,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的也不在天桥上,而是在天桥南面清真寺和老天桥商场那一片,那个教私塾的先生也不是蚌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

主题

287

回帖

356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9

海军少尉

6#
发表于 2018-8-16 15:0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延安路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78

主题

4万

回帖

7万

积分
鲜花
4981
鸡蛋
6

Rank: 19

陆军大将

7#
发表于 2018-8-16 15:42:33 | 只看该作者
大铁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

主题

16

回帖

32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4

陆军上等兵

8#
发表于 2018-8-17 11:27: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长淮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22

主题

524

回帖

1615

积分
鲜花
9
鸡蛋
0

Rank: 12

陆军少校

9#
发表于 2018-8-18 06:21: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过去没有彻底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6

回帖

6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3

陆军列兵

10#
发表于 2018-8-18 07:2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能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06

主题

2632

回帖

4311

积分
鲜花
1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11#
发表于 2018-8-18 10:4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天津卫视的纪录片看到寻根蚌埠这个节目,原来两座城市还有这么深的渊源,早年最早的天津人就是蚌埠固镇跟随燕王过去的,一条津浦铁路连接两座城市,从此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2

主题

3116

回帖

1万

积分
QQ
鲜花
7
鸡蛋
0

Rank: 16

陆军少将

12#
发表于 2018-8-18 12:55:29 | 只看该作者
刘財 发表于 2018-8-18 10:49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天津卫视的纪录片看到寻根蚌埠这个节目,原来两座城市还有这么深的渊源,早年最早的天津人 ...

血脉相连,根之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73

主题

9574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55
鸡蛋
15

Rank: 16

陆军少将

13#
发表于 2018-8-18 16:3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三星照林 发表于 2018-08-16 13:35
小编说错了,天桥还真不是模仿北京的,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的也不在天桥上,而是在天桥南面清真寺和老天桥商场那一片,那个教私塾的先生也不是蚌埠的

孙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中文名
孙家鼐
外文名
Sun Jianai
别名
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
国籍

民族
汉族
人物生平
孙家鼐,幼读诗书,院试中举后,初次会试不第,目睹诸兄登榜,益自奋勉。终于咸丰九年(1859 年)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后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钦赐扩建故居,悬“状元及第”匾。因久居京都,后又在北京廉子胡同另建府第。
同治三年(1864 年)任湖北学政。光绪四年(1878 年)命在毓庆宫行走,与翁同龢授读光绪皇帝,后累遣内阁学士,提升工部侍郎。江西学政陈宝琛上书请示以先儒黄宗羲、顾炎武从祀文庙,议者多以为未可,孙家鼐与潘祖荫、翁同龢、孙诒经等再请,才得到批准。
光绪十六年(1890)授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即将爆发,朝议主战, 他力谏“衅不可启”,主张忍让屈和。甲午海战失败,朝野震惊,他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认为要振兴中华,要注重科学,兴办实业,国家欲富强、民族要兴旺首先要开办学堂。
孙家鼐列名强学会,并参与活动。御史杨崇伊秉承李鸿章之意,向皇帝上奏“强学会妄议朝政”,于是将强学会改名为“官书局”,孙家鼐仍主其事。他屡向光绪帝推荐维新派郑观应的《盛事危言》、汤光潜的《危言》和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等书,并请印刷数千份发给各级官员。他赞成维新派关于“开民智”、“通下情”为第一议的政治主张,认为“报纸是通下情之重要途径,阅报能去皇帝壅蔽,但要严禁凌乱宸聪”。他与马吉森合股在河南安阳创办广益纱厂。令其侄孙孙多森在上海创办阜丰面粉厂、中孚银行,并投资兴办启新水泥公司、北京自来水厂、井陉矿务局、滦州官矿公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30

主题

3923

回帖

6万

积分
鲜花
23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14#
发表于 2018-8-18 22:01:1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资料相当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06

主题

2632

回帖

4311

积分
鲜花
1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15#
发表于 2018-8-19 15:19: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要是说桥的话可以来天津看看,横跨在海河上的桥都有不同,蚌埠桥、解放桥、北安桥、金钢桥…………欢迎老乡们来天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