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171
- 鸡蛋
- 597

空军少将
|
本帖最后由 fengpo123 于 2016-5-26 20:01 编辑
所谓的省级示范高中分解指标,本质上实扶持薄弱学校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实行已经有十余年历史。
目前蚌埠的省级示范高中有一二三四和铁中五所学校。
也就是说,把这些学校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解到蚌埠各初级中学,最初是50%,现在逐渐上升到80%。
分解指标制定的依据,一是各初级中学在籍应届毕业生数,二是各学校教学质量测评。
比如,2015年六中883人,二中分解指标是130人。曹老集中学342人,二中分解指标是18人。
从这个数字上看,曹老集中学有超过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但二中指标却只有六中的七分之一。
会什么这么悬殊?主要是曹老集中学教学质量差,在考虑学生基础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基数,对六中显然不公平。
中考结束后,二中会统一在全市进行第一批次的录取,这个完全凭借分数的高低,这也就是那20%指标的用处。(当然其中要剔除一部分自主招生)
然后是第二批,根据各校填报二中的 志愿,结合各学校分配二中名额的多少,然后二中再划定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
当然,这个分数线对于各初级中学而言,只有参考意义。因为具体到每校并不完全相同。
由于薄弱学校生源质量太差,这就导致第二批分数线上生源不够分解指标数,这样二中只能规定下调录取分数。但最低不能低于分数线下40分。但还是有一些学校无法用完全部指标,这样这些指标就被全部收回,分配到优势学校。
优势学校看似指标多,但由于生源好,分解指标不够线上生源,这就导致吃不饱。
现在政策作出微调,取消线下最低40分的控制,薄弱学校分解多少就是多少。
举个例子,二中第二批分数线如果是680分,但曹老集中学680分以上生源只有5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分数线到640分,但640分以上的曹老集中学学生只有10人,那么18个分解指标就没有用完,剩余的8个指标就被收回。
六中虽然是130个指标,但680分以上有150个人,这样就势必造成680分以上20个六中学生无法进入二中。曹老集中学调配过来的8个学生,也只能解决一部分,还是有部分高于680分的学生上不了六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优势学校二中名额多,家长却呼吁完全按分数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