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蚌论灰灰 于 2016-5-4 15:08 编辑
如今的社会,电梯事故每天都在上演,怎样保障事故发生时人员更加安全?这些都成了人们日常关心的问题,此外,我们也知道电梯发生故障在所难免,可是在发生故障后应该由谁来负责?我们该去找谁?
201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有明确的规定,该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电梯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如果电梯出现安全故障,应当由电梯使用单位负责,或者是其委托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如果小区电梯出现故障,应当找物业公司,如果没有物业公司,可以找业主委员会或者是实际管理单位负责。此外,依据该法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应当是电梯使用单位签约的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
最近的电视剧里也反映了电梯安全与自救的重要性。
是不是有很多女坛友都在追《欢乐颂》这部电视剧?2202的故事,可能在很多大城市里,都是一群姑娘的奋斗故事缩影。在剧中,让22楼的姑娘们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的催化剂就是一场电梯事故。她们在被困后,一系列的自救措施都是对的吗?
蚌埠市工商行政和技术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监察科提醒您
关于电梯自救的一些措施:
电梯里面没有手机信号怎么办? 因为电梯的金属外壳相当于一个信号接收器,吸纳了大部分手机网络信号,因此信号强度减低,所以手机就收不到信号了。而有信号的电梯,已经在电梯内装了小天线做了信号覆盖,相当于将手机网络信号直接送到电梯里面,保持信号强度,所以手机能够收到信号。市民万一遇上没有手机信号时,可以按电梯的紧急按钮或直拨电话。
电梯门怎么都关不上,怎么办?可能是轿厢门的防夹人保护装置监测到有异物遮挡,层门和轿厢门有机械卡阻、出现脱轨或者错位等多种原因。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乘客应保持镇静,使用轿厢内紧急报警装置、警铃按钮等通讯设备及时与电梯使用单位值班人员联络,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这些致命误区要避免 1、踩踏两侧毛刷 市民们觉得电梯底部两侧的毛刷是用来刷灰尘的,孩子们觉得好玩,还在上面踩踏。 这些毛刷是电梯板上围裙板的一部分。围裙板和梯级间隙是最危险的地方。自动扶梯刚出厂时,这个间隙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但自动扶梯运行一定时间后就会磨损,出现变形。此时围裙板与梯级间的间隙就有可能变大,若靠近边缘部位,容易把鞋蹭到围裙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鞋子就很有可能被卷到这条缝隙里。这些毛刷就是让乘坐者远离间隙。 2、长裙凉鞋上电梯 天气炎热,女孩子喜欢穿着长裙,孩子们爱穿着洞洞鞋或者露趾的凉鞋。 专家提醒,穿着长裙或手拎物品乘坐电梯时,要留意裙摆和物品,防止被电梯“咬住”。洞洞鞋因为材质问题,容易在梯级上深陷,孩子很难把鞋子移开,露趾的凉鞋提高了脚趾在电梯上被碰伤的风险,而有鞋带的鞋子,上电梯前一定要检查鞋带有没有松开,避免被夹住。乘客在提着行李箱上电梯时,一定要将行李箱直立放置,防止对其他乘客造成伤害。 3、手拦垂直电梯门 在乘坐垂直式电梯时,市民会在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伸手去拦,想让电梯门再度开启。 专家指出,用手拦门、扒门还可能坠入井道或被重新运行的电梯剪切(就是电梯门夹住了人的情况下运行)。电梯门感应是有盲区的。 而电梯门最下端约5厘米就是电梯门的盲区,即便有异物阻挡,电梯门也不会弹开。 4、“挤一挤就可以上了” 有时市民进垂直电梯,“挤一挤就可以上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有极高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电梯超载导致电梯进入自我保护模式,从而停止运行。“当电梯的承载量逼近标准承重,电梯会显示满载,但依然会继续运作。如果这时轿厢内有人做了较大的动作,电梯就会对称不平衡,立刻显示超重,并开启自我保护,停止运作。”如果恰好电梯停在高层,持续超载的话,电梯很可能会从高层坠落。 电梯安全乘坐小知识 -当电梯出现故障时,请不要惊慌,可以利用轿厢内的报警装置或电话呼救。 -在乘坐电梯时,不要在轿厢内打闹玩耍。 -穿长裙或手拎物品乘坐扶梯时,请留意裙摆和物品,谨防被夹住。 -电梯卡在层间时,不要试图强行打开电梯门。 -在乘坐电梯时,请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照看好您的宠物。 -不要使用拐杖、棍棒、轮椅及其他带轮子的推车乘扶梯。 -不要将头、手伸出扶手侧面,以免撞到外侧物体。 -在扶梯出入口处设有紧急停止开关,仅供紧急情况下使用,正常情况下请勿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