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四月是最适合游玩踏青的好时节,小编我有幸代表蚌埠论坛参与了本次“发现安徽之美,凤凰全媒体走进天柱山”的活动,登高望远,一饱眼福。
作为在淮河两岸、平原地带成长的我来说,对大山的向往是心生憧憬的。知晓天柱山,还是在几年前高中课本里《孔雀东南飞》的选段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那时候就想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发源地也定是个极美的地方。旅途出发前上网查看资料有媒体称:此山乃古时五岳之“南岳”也!又称:天柱山系安徽三大名山之一,与黄山、九华山齐名;再称:此山人文景观尤甚......读至此,心中更加迫不及待。 4月22日早7点,与大部队在合肥集合,乘大巴前往天柱山,同行的多为媒体大咖,心想借此一行一定要多多学习。7点半准时出发,到达天柱山下的入住点七仙女大酒店已是上午10点半,之所以如此命名,也是与天柱山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息息相关。
到达酒店稍做休息后,我们来到正厅参加此次潜山县领导准备的欢迎会,并有潜山县县长梅耐雪、潜山县县委书记张劲松致辞,天柱山景区外宣办主任葛玉屏、白马谭景区负责人邱爽做景点推荐。
酒足饭饱后,我们乘大巴前往天柱山景区,途中沿着山路崎岖向上,并伴有景区介绍人员为大家讲述天柱山的奇文轶事。大约两点左右,我们来到景区入口天柱山脚下。当天恰巧是世界地球日,我们还参观了景区入口的地质博物馆,了解了岩石的演变。
在天柱山脚下合影留念后,我们开始直奔主题—上山,远望天柱山双峰竞秀,等待我们征服啦~我们选择了乘着索道到达半山腰后再徒步上山。对于第一次坐索道的我来说实在是兴奋不已.
一路缓缓上升,眼下景色越发的迷人。与同车的小伙伴们欣然来到飞来峰下。下了索道在半山腰已与云海平起,不仅更加期待登上山顶的景致。
飞来峰,在主峰区,衔珠峰南700余米,海拔1424米,相对高度400余米,峰之巅有大石横眠,如帽、如盖、如牛眠、如虎卧。乡人传说,此峰不断上长,仙家路过,摄巨石压顶,抑其长势。此时正是杜鹃花开的时节,天柱山上的高山杜鹃开得正艳,与天柱山遥相辉映。
大部队开始向山顶进军。前方出现了一头萌萌哒小象。这是天柱山著名的景点象鼻石。象鼻石位于安徽天柱山振衣岗南的人行路弯道外侧,独树一怪石,高约3米。长约5米。石体东缘挺起一柱,粗不盈抱,如象鼻朝天,饮天柱之雨露,吸日月之精华。石体西部如象首,维妙维肖。
来来来,想发财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发财泉,看同游的伙伴已经迫不及待得洗一把了。
远处的“金鸡唱皖”,像一个萌萌哒小道士。
看这一对猪八戒,是不是真假难辨,二师兄也有双胞胎嘛~
行程致一半,天上开始飘起了小雨,大家穿上雨衣继续前行,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征服天柱山的意志,而雨中的天柱山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伴随着小雨,大家来到了神秘谷。神秘谷位于飞来峰下,号称花岗岩洞第一秘府,有“天柱一绝”之称。道家奉此为司元洞府。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谷长五、六华里,全谷巨石交错,危洞幽深,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移步换景,神秘莫测。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九曲回廊,豁然开朗。狭窄处,屈身匍行;宽敞处,数人并陈。谷旁古树虬枝,如铁壁挂画,谷内怪石异草,似丹墀仙境,引人入胜。
由于这次行程较满,我们没有下到炼丹湖,但从远处遥望便足以体会到它的静谧优雅,如翡翠般透彻。下次再来天柱山,一定要近距离的观赏。
看到这生长在这悬崖峭壁上的松树才真的体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
接下来大家终于离山顶只有一步之遥啦,越过这座天宫,我们就征服了天柱山,小伙伴们都兴奋地挥起了双手哈哈。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登上天柱山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要登高望远了。极目远眺,远山尽在眼底,矮矮的,好似只能趴在地上,无法伸展手脚,只能这样缩着,看着面前的高峰。 尤其是在观景台遥看主峰——天柱峰时,我仿佛瞬间穿越时空,回到大唐盛世,和诗仙李白一同尽情领略“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的旖旎风光。时而又像白居易,双手反背,举头凝望,摇头晃脑地赞叹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吟哦之时,眼前这1489.8米的天柱峰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宛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更如生花妙笔!忍不住要与天柱山合个影。
在山上逗留片刻后我们准备下山,正要往下走时,往下一看天柱山惊现壮观的云海,好似送给我们的告别礼物一般让我们对这美景如痴如醉,叫我们不舍得离去。
但由于天色渐晚,我们只能与天柱山告别,下山的途中也不乏景点,擂鼓石、古炮台、百步云梯......
雨越下越大,最后我们乘坐索道下山,与天柱山暂别。
回到七仙女大酒店,酒店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自助餐,餐后潜山县黄梅戏演员们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黄梅戏演出,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选段在现场听完全不一样。清新雅听,余音绕梁。晚饭后,凤凰全媒体的小伙伴们沉醉于美妙的黄梅戏中,看七仙女“降临”人间,赏她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柔美,或娇羞,或嬉耍,或挑逗的精彩表演,简直是美不胜收,无以形容。
“舞狮子,赏花灯”,原来欢快活泼的黄梅戏还能与现场观众互动,大家兴致盎然,欢声笑语,白天爬山的劳累一扫而空……
演出结束后大家与演员告别纷纷回房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一大早用完餐后,我们乘坐大巴来到了“最美乡村在潜山”旅游系列启动仪式。虽然下着大雨,但群众的热情丝毫不减,对于潜山人民来说,雨是上天的福泽。领导代表们陆续上台致辞,潜山县人民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冒着雨为大家尽情表演,尤其是孩子们在雨中跳着、唱着,实在是要为潜山人民点赞!
当我们离开仪式现场赶往下一场地时,雨停了,我们抵达了水吼镇。水吼镇因潜水在此骤转,涛声如吼得名。著名的天龙关风景区在镇之深处,号称“皖国第一关”,历来是“自古通南一条道,历代兵家争此地。”传说这里是七仙女下凡地,电视剧<天仙配>即在此取景,这里也是省级攀岩基地。
离开天龙关又到了期待的午饭时间啦,一直在爬山行走的两天的确是饭量很大的。中午招待大家的是安庆最本土的农家菜,吃完午饭后,有三个娱乐项目供大家选择,骑马、卡丁车和漂流。爱冒险的我当然选择了漂流啦,一路乘风破浪,伴随着撑杆夫嘹亮的山歌......
漂流结束后我们紧接着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山谷流泉文化园。诗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流漱玉声。山谷流泉文化园位于天柱山麓,北宋文人黄庭坚即在山谷流泉文化园筑室读书,在长1500余米的山谷两岸石壁,自唐代至今存留名家石刻近300方,篆隶楷行草书体俱全,近年来,园区兴建了舒公亭、山谷精舍、东坡别业等园林建筑,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精品人文景点。 出了三祖禅寺的门,我们乘上大巴正式要与天柱山告别了。此行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不仅欣赏了天柱美景,也感受了天柱的人文风情、美食文化。并且和同行的媒体老师一起学习了不少心得。我相信有一天我还会来到这里,这是我的第一次天柱行,但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下一次一定要更多的、更全面的了解这里。这里真的很美,也希望它的美能够被更多人去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