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72|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从民国时期的二马路看蚌埠曾经的“小上海”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694

主题

6961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394
鸡蛋
90

Rank: 16

陆军少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5 08:46: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个世纪蚌埠?因有二马路而被称为“小上海”。这条马路的商业建筑,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基础上,成功地嫁接了西风东渐传入的欧式建筑风格。它超越传统乡镇建筑样式的阶段,起步就跑,仿照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引领着皖北时尚新潮。  

建筑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构成着城市的文化气氛与特色。今天的蚌埠人为何还忘不掉曾经的二马路?那里当年的繁华,都依托在一幢幢建筑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无不受到它的熏陶,在心中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充满传奇的西洋景早期二马路街市的模样,因为1919年那场大火焚烧而荡然无存。那时既没有影像记录,也缺少文字对建筑样式的详细描述,依据文史资料、口碑资料与时代背景推断,当时的二马路西段,新开的船塘与津浦铁路专用线,在小站台对接。水陆交通枢纽初成,引来捷足先登的移民旅蚌经商,多是单层或至多是二层的木结构门面房。火车站对面的二马路东段,最先建起多家旅馆,有记载的有“间樵”、“津浦”、“五福”、“佛照楼”等,房屋还是篱笆墙茅草顶,设施简陋,为旅客搭车或铁路司乘人员休息。1914年后,由于倪嗣冲建将军府将淮盐在蚌引岸,皖北盐务局和阜安盐栈,以及蚌埠税关设在船塘附近的二马路西段,其建筑样式为清末传统的木结构二层楼房。来蚌的商旅,需要报关或纳税,常因延误时日,必须就近住在这一带。新建的蚌埠交通旅社,虽然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因有五进院,竟被称为“五层楼”。无论如何,早期的这些建筑,比起当初的老大街,总算旧貌换新颜。  

1919年的火灾之后,二马路建筑焕然一新。在华昌街二马路交会处,由倪嗣冲督军远在天津的幕后人物、理财高手王郅隆,独资创办三层楼的东亚饭店,抢夺了人们的眼球,被称为“蚌埠第一楼”。  

东亚饭店给蚌埠人带来了西洋景。它虽然采用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结构,外墙立起只作围护。民间称为“墙倒屋不塌”,营造法式名为“立帖式”。但这幢建筑外墙面均为西式风格,将传统与西洋的时尚融合一体。建筑正立面占据二马路与华昌街交会角,由两个60度的角构成,两根方柱通到三层,底层二层中间是拱券门。三层是半圆形的“山花”,镶嵌扇面式字框,做出“东亚饭店”浮雕字号。上方是安装圆形时钟,顶端分别有当时最时尚的圆球。由于当时混凝土材料与技术还没普及到我国,二三层客房外挑阳台仍用木结构,又以木雕垂带和铁艺装饰。楼层房间门窗均为西式,用玻璃采光。面临华昌街的三层楼面,修建成空中花园。饭店内部设西餐厅和舞厅。  

就当时而言,十年前蚌埠集的土街上,还只是些小粮行、油条馓子摊、油盐小店,商行老板享用着“满天星”茶叶泡上温茶一杯,拿起水葫芦土制烟枪,悠闲细品。屋檐下常有居民三五成伙,摆着小菜,喝着土制“小药酒”,乐不可支。如今,突然见到这个庞然大物,仰头还认不识用罗马字母显示的大钟,花园跑到半天空,低头又看那些手拿刀叉吃西餐人,真的是乡下人进城,眼不够用了。  

谁知好景不长。1923年王郅隆因为天津裕元纱厂资金问题,赴日向日本大仓洋行商谈借款之事,正遇9月1日关东大地震,不幸蒙难于横滨。业主遇难不归,东亚饭店成了蚌埠的无主房产。楼下房间分别已改成通利绸缎庄、美丽洗染店、新新糖业公司、迎东小部。多头管理经营,商业门面装饰混乱,又无人修缮,很快使这座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天空飞来的雄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蚌埠人,在二马路繁华的中段南侧,还清晰地见过天成公司墙面的浮雕: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蹲在地球上,向下俯视,大有吞并世界的扩张之势。地球下面镶嵌着“1928”字样。浮雕下方是“天成”百货公司的金字招牌。这家当年最豪华的百货公司,也是传统木结构立帖式建筑,实际二层,而门脸做到三层高。当时蚌埠人都习惯称之为“假三层”或“二层半”。  

这是一间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商业门面。用四个墙垛式壁柱和两道槽线丰富的腰带,组成九宫格形状的立面。四根柱头伸到顶端,各有一颗圆球。中央窿起半圆形的“山花”,用当时流行的水泥浆拨毛墙效果处理,两侧采用欧式花瓶柱式样的护栏。二层中央的“雄鹰”被隆重推出。两侧凹式窗框配有弧形窗冠,底层商店大门是经典的古希腊圆柱,上方拱券,在双边装饰中间,制作成凸出“蚌埠天成百货公司”标牌字。两侧的玻璃橱窗,上方用三角形窗冠,内镶浮雕花饰。四个墙垛式壁柱,采用水刷石工艺粉饰,分段开条。二层柱面镶着天成公司经营百货、棉布、绸缎等品种的广告字。统观整体面目,犹如一面浮雕壁画。这是浙江绍兴人在二马路开设的商店,最先引入西洋流行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所谓巴洛克建筑风格,它是17至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它引人注目、炫耀财富与权势,充分表达了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扩张的欲望,19世纪后传入我国上海,然后渐渐成为内地城市建筑的时尚新潮。  

城市像是一本打开的书,我们从这幢建筑上可以看到,当初在蚌埠创业者,他们怀有的壮志与抱负,更能感受到蚌埠人在文化上追求。他们已经不再重复乡村传统文明所推崇的那些商铺建筑风格,而是要把外面的精彩世界引到淮河岸边,改变着这里传统的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  

欧风劲吹二马路天成公司的出现,引领着二马路商业建筑风格。随后兴建的“上海鸿康棉布公司”与天成公司相邻,建筑风格也相似,而且在门面上增加了外挑西式阳台,显得更加壮观。  

最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11月开业的大新百货公司,位于天成与鸿康稍东的对面,业主王福山意在赶超现有的这两家公司,建造了名符其实的三层楼,在门面设计上,把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元素,几乎全部用上,展示富有豪华的气魄。底层罗马柱顶部盘花上,使用凹底形的拱券,上方又复加三角形悬挑檐,两端平行延伸,连接两边阳台。阳台下方是带花形的悬臂梁托。二层中央是“大新”公司字号,两侧阳台外门,镶有内凹门框线,顶部是三角形的窗冠。三层中央有大型高浮雕壁画。顶部出檐近似雨棚,用悬臂托出。顺着四根壁柱到顶,又伸出四颗圆球柱头,后面的中央仍有高高立起的山花。在装饰手法上,圆形与三角形,阳台与檐口悬挑,金字招牌与壁画浮雕,同时采用,营造了丰富的层次,在平面墙体构成空间深度,把商业门面变成大型浮雕。开业时广告称“全埠第一模范商场”,其建筑也是蚌埠的巴洛克建筑顶峰之作。  

至今还为不少老年人熟知的“鼎昌”绸缎局,兴建开业于1946年,地址位于天成公司稍东。可能因为业主抓紧抗战胜利市场复兴的机遇,急于开业,建筑样式虽然不如大新公司那么气派,但在装饰细节上,又有新的花样。正面商号的浮雕,“鼎昌”字号上方,使用民国时期流行的美术字,将“鼎昌”两字各为半圆,组成圆形图徽。很像一枚汉代回文印章。两侧用颜楷镶着“欧西呢绒,绸缎顾绣”广告。与鼎昌同时兴盛的“义丰永”棉布店,也在二马路中段路北朝南,一排双开大门面,两层半的顶部,全用山花镶浮雕,二层窗框加水泥粉面的窗套,顶上半圆形的窗冠,镶着浮雕花饰,墙面用青砖勾缝,在中国传统建筑上融入欧式风格,显得朴实而有新意。  

实际上,巴洛克建筑风格只是欧式建筑的一种流派,民国中期兴建的二马路商号,在相互攀比竞争过程中,已经在规模不等的建筑上,融入各式各样的欧式建筑元素。最常见的是在单层或二层建筑上,采用封火山墙、增设天窗气楼,正面立起门脸或横额,用于制作或悬挂商号匾牌。二层阳台既有花瓶柱式的护栏,也有铁艺装饰。更多的商号如“聚美斋”纸号、大东饭店等,在沿街采用内廊式阳台。著名“三级鞋店”虽是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但底层门面已经采用大面玻璃橱窗,可谓是上中下西的风格。早期二马路有名的商家布幌子,很像古代战旗。后来不少商号也有的立起竖牌,用美术字作商号。西方建筑风格多样性已经体现出来。  

华昌街进入二马路的交会处,可以说是商业繁华的聚会点。抗战胜利后由市长李品和委派胡震煌,在曾经作为商民大舞台和蚌埠影宫的基础上,集资兴建维多利电影院。设计是在原有的放映大厅南增加南楼作为门厅和放映室。工程由广东人设计,寸土寸金的地段,如何因地制宜设计,既是难点,也成了设计师显示才华的亮点。为了解决正门只能向西的局限,在混凝土技术尚未普及的条件下,门厅前用木结构悬挑出半月形大雨棚,与地面半月形的踏步呼应。雨棚上以南北向竖立标牌,让二马路的人流都能以视觉扫描的速度,清晰可见“维多利电影院”几个大字。立面采用了欧式建筑流行的卷叶草花饰,组成横向开通的装饰花带,镶在米黄色的立面墙壁。整个建筑风格灵巧,色彩明快,应该属于南方流派的欧式建筑风格。1949年元月,虽然由于淮河大铁桥被炸时,主体建筑的屋顶移位受损,但南楼未受损毁。蚌埠解放后经修复改为“人民电影院”,使用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二马路的建筑环境已经改变,唯有这幢建筑别具一格,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中国有上海,蚌埠为下海”。如果你读懂了二马路的商业建筑之后,就会明白,此言并非妄语。从铁路通车传播而来的海派之风,不可能在苏州、南京那样的古城复制上海的模样;而从乡集一跃为城市的蚌埠,好像一张白纸,海风吹来,立即就会显现出上海版本的繁华街景。  

后记:此文撰写时,新建的蚌埠博物馆布展初成,还原的部分二马路建筑场景,许多细节还没完善,但对一些先睹为快的观众,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城市吗?蚌埠当年有这样的建筑吗?他们纷纷质疑,头脑中完全没有当年二马路的印象,接下来便是为这些建筑而惊叹。   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表达方式,或多或少都留下的自己的印痕,成为现代人记得住“乡愁”的载体。历史的风云,吹散了那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淡化了许多是是非非,它留下的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会使蚌埠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厚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46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鲜花
259
鸡蛋
0

Rank: 17

陆军中将

2#
发表于 2015-8-5 08: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6

主题

3047

回帖

3813

积分
鲜花
34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3#
发表于 2015-8-5 08:59:53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的蚌埠在安徽的地位可是相当牛逼的,看看现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8

组织活动: 0

32

主题

5485

回帖

6073

积分
鲜花
39
鸡蛋
50

Rank: 15

陆军大校

4#
发表于 2015-8-5 08:59:56 | 只看该作者
好汉不提当年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14

回帖

116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5#
发表于 2015-8-5 09:03: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重建二马路民国街,提高城市历史厚史感和品位,增强城市个性和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6

主题

361

回帖

578

积分
鲜花
3
鸡蛋
10

Rank: 10

陆军中尉

6#
发表于 2015-8-5 09:18:17 | 只看该作者

好汉不提当年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7

主题

2107

回帖

4500

积分
鲜花
32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7#
发表于 2015-8-5 09:19:11 | 只看该作者
重建二马路民国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14

回帖

116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8#
发表于 2015-8-5 09:2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请百度《蚌埠遇不上巴黎》一蚌埠往事二十年第三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14

回帖

116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9#
发表于 2015-8-5 09:3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涂山秋色分外美 发表于 2015-8-5 09:03
重建二马路民国街,提高城市历史厚史感和品位,增强城市个性和特色!

历史厚重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3

主题

1232

回帖

1461

积分
鲜花
13
鸡蛋
0

Rank: 12

陆军少校

10#
发表于 2015-8-5 09:58:08 | 只看该作者
说熊吗   都是泪   该拆的 不该拆的 都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212

回帖

1387

积分
鲜花
5
鸡蛋
40

Rank: 12

海军少校

11#
发表于 2015-8-5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9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29
鸡蛋
0

Rank: 17

陆军中将

12#
发表于 2015-8-5 10:00:56 |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9

主题

434

回帖

679

积分
鲜花
6
鸡蛋
0

Rank: 10

空军中尉

13#
发表于 2015-8-5 10:04: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真好,对年青一代人认识和了解蚌埠有很大的帮助,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71

主题

8375

回帖

9501

积分
鲜花
22
鸡蛋
0

Rank: 16

海军少将

14#
发表于 2015-8-5 11:03:11 | 只看该作者
进来瞧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14

回帖

116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15#
发表于 2015-8-5 11:0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强烈要市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二马路民国老街的历史价值,还蚌埠百姓一条追忆往事的老街!二胖四处扒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城市内涵,提高城市品位。我们却要在老街原址上兴建已经滥掉(撩棍打不到人)的商业综合体。谁在老街原址上新建现代商业综合体,谁就是蚌埠历史罪人!京沪线过了南京,一直到济南,除了蚌埠有这样浪漫法式风情的特色老街,哪个城市还有?恳请领导高度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