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东尼胖虎 于 2015-3-20 09:19 编辑
最近关系蚌埠新常态的讨论帖很多,很多坛友发表了对蚌埠发展的好的建议。在看着这些贴时,尤其旅游方面的内容让我很感兴趣。正听着五河民歌摘石榴,听到“你不如跟我一道去下扬州”突发了一个奇想。
曾经川渝旅游,有条路线就是走水路。重庆朝天门码头游轮顺长江而下,经三峡到湖北汉口。一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更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迈之感。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流域沃野千里。作为四大水系之一,淮河流域人口密度乃中国之首,浩浩汤汤蜿蜒而下,自春秋战国来乃至更早的传说时代就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蚌埠做为淮上明珠,淮河诸多支流汇总的千里第一大港,在当今旅游服务业强劲的今天,为何不依托淮河开发个沿淮旅游的黄金航道呢?
从地图上来看,淮河若从蚌埠开始算起,流进了江苏的洪泽湖,然后从扬州入长江入东海。沿途五河,盱眙,洪泽,高邮,扬州,无不是有着特色的旅游资源,或吃玩。五河螃蟹,盱眙龙虾,洪泽银鱼,高邮鸭蛋,从蚌埠到扬州,一路美食,风景名胜更数不胜数。
游船从蚌埠开始,既可有一路不停地顺流而下观赏两岸美景的两日团,可以有多日沿途停泊城市旅游的几日团。相信很多人没有在船上喝酒吃美食,观赏看两岸风光与过夜数星星看月亮随船摇摆的体验。
蚌埠旅游的发展不应只着眼于本地的资源,应全方位利用起来资源整合。既可以按诸位网友的好建议总筹加强建设本市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开发这样沿淮景观带,一方面拉动沿淮城市的饮食业旅游业服务业多方面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营造的淮河两岸景观带也可以提供给市民放松休憩之处,既便于建设节约市内的绿化占地,也提供着贴近大自然,关爱母亲河的新去处。
通过这样的一条旅游航道,不仅可以把本市从西到东的涂山淮河闸龙子湖串联起来,带动市内外郊景点旅游开发,还可以与下游城市共同协作,使得开发淮河,成为蚌埠发展的新常态。
三千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在蚌埠胜利会师,“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建立了夏朝号令天下。 三千年后,“孤帆远影碧空尽,烟花三月下扬州”,便可从蚌埠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