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sfg8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蚌埠的老地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27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鲜花
1007
鸡蛋
53

Rank: 17

陆军中将

双鱼座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2011幸运勋章之2

31#
发表于 2009-2-1 20:30:49 | 只看该作者
我了解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085

回帖

3390

积分
QQ
鲜花
5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32#
发表于 2009-2-2 01:46:2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马场湖!大庆!我在蚌埠长大的,也就知道几个!到现在连大庆在哪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4:24:21 | 只看该作者
蚌埠市所划分的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和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等,和地理意义上的经纬相反,是以中国古代织的土布上的线来划分的,竖直的线为纬线,横的线叫经线。南北为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纬四路,东西为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4:30:55 | 只看该作者
1914年,在二马路西头,出现了孙毓筠开办的第一家“利兴转运公司”,在二马路、老大街(青年街)出现了几家河南人开办的国产草帽店,1914年11月,交通银行在中山街设汇兑所,主要业务是收取关税,汇解金库。

[ 本帖最后由 sfg888 于 2009-2-2 04: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4:46:09 | 只看该作者
1916年大总统黎元洪任命倪嗣冲为安徽省长。7月18日,安徽省各机关自安庆一体迁移蚌埠。倪嗣冲来蚌主皖督军后,先后又在车站以北建造了督军府(人称将军府),以后又相继在横铁路以东建造了行宫——倪家公馆、凤阳关监督衙门以及逸园、棠园、益民银号、德和楼、清莲阁等大片建筑。由此应运而生的,出现了中国银行、邮政局以及大小官员的公馆和大面积的住宅。新增大马路、华盛街、国庆街、国安街、国富街、国治街、国强路等街道,头道街更名华昌街,二道街更名二马路。木商吴炳生在蚌山西侧始建第一座私人花园,占地5亩,名寄园。

[ 本帖最后由 sfg888 于 2009-2-2 04:4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4:57:36 | 只看该作者
铁路立交天桥
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列车出蚌埠火车站西行转北,与市区大马路相交。初,铁道口无栏杆,常发生火车轧人事件。铁路当局在大马路建立交天桥一座。1917年春,天桥开工,约用款5万银元。1918年春,大马路天桥建成。该桥系铁路部门于民国6年在八亩园(私人花园)附近购地40余亩始建,桥面为钢木结构,全长17.35米,宽6米,桥下净空5.15米,载重负荷8吨。桥两端与路面成“S”形衔接。

  天桥筑成后,顿成市区繁华所在。桥两端,由马路平处起,每边约建20余户生意门面房,每户约一、二、三间不等,多为估衣、旧木器、竹器、荒货、铁器、卦摊等摆设。

      桥上亦常有兜售假布料、假丝棉被絮者,购者一旦购买,则叫苦不迭。天桥巅顶,常有摆棋式者,路人也常围观。其输赢每次五角至二三元不等,实为变相赌博。

  天桥西置有小吃桌四五处,每桌下置长凳二三,旁设锅灶,或售大饼,或售绿豆丸汤,或售猪、牛、羊肉汤,价格低廉,多为劳工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00:30 | 只看该作者
太平街
北起大马路(淮河路),南至红旗一路。太平街吸引众多“下海”人员经商,自北向南,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批批经营食品、饰品、用品为主的小商品的摊位,一时间,商贾云集,人头攒动,一度成为闻名遐迩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06:06 | 只看该作者
青年街
北起北圈堤,南至中平街。曾名老大街、中正街。路口以北为老大街,是蚌埠码头上岸之地,是蚌埠最早的道路之一。淮河路口至中平街口俗称米坊街。1913年,蚌埠商会在老大街附近设立。1911,有筑街路民工在南段摆米匾子售粮。嗣后,粮摊、粮坊相继增多,全兴昌、玉兴、泰来、裕大、谦丰和、宝兴公等商号立行经商,因扼守五叉路口,交通便利,盛极一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07:58 | 只看该作者
中山街
北起华昌街,南至体育路。曾名中新街、向阳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形成,1933年,改称中山街。1916年,南京人俞昆涛在中山街北首租房,创办普济医院,为蚌埠首家西医院。1917年,中华基督教会在中山街口东北角建教堂,基督教传入。蚌埠解放后,中山街10号成立市立工人联合医院,为蚌埠第一所公营医院,现为南山宾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09:28 | 只看该作者
中兴街(篾匠街)
淮河路至南山路段。曾名水果街、支农街。清宣统年间,陆续有篾匠来此,形成竹器一条街,俗称篾匠街。1950年,成立合作小组生产竹器,1957年迁走。 1980年,民办青年勤俭竹器厂成立,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恢复竹器经营。九十年代后,随着周边商业区的发展,逐步转为特色小吃街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10:24 | 只看该作者
国货路
南起南山路,北至凤阳西路。曾名中和街、立新街、国光街。1920年,蚌埠市“民众教育馆”在南山北麓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国货展览会,实业界巨子们在会上宣读了“实业救国”的誓言,抵制洋货对民族工商业的排挤,为纪念这一爱国行动,国民政府把“中和街”改为“国货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11:43 | 只看该作者
二马路(凤阳西路)
东起铁路六股道西至升平街。初名二道街,俗称二马路。津浦铁路通车,该街渐成,民国初,商号增多,享誉皖北。建国后,商业中心转移后一度消退,1979年该段新辟小商品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富有特色的个体经营的火爆闻名遐迩,成为全国有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12:32 | 只看该作者
华盛街
西起升平街东到中荣街。曾名人民街。该街在30年代后期,以经营杂货、炒货著称,也开有一部分粮行、油行及酒店、饭店等。解放后,该街仍为商业中心,西段逐渐形成农贸市场,中段有百货、杂货、炒货经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向阳饮食群、纽扣街、电器街闻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主题

57

回帖

86

积分
鲜花
15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5:14:01 | 只看该作者
花鸟市场(南山路东段)
延安路至中荣街段。曾名公园路、蚌山路、人民路,俗称花鸟市场,现名南山文化市场。是老天桥杂耍场南迁后形成的,以经营古玩字画、花鸟鱼虫而闻名皖北,其中古玩玉器市场列全国古玩市场第8名,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824

回帖

1万

积分
QQ
鲜花
0
鸡蛋
1

Rank: 16

陆军少将

45#
发表于 2009-2-2 11:00: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上了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