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3131
- 鸡蛋
- 10

空军上将
|
本帖最后由 山魈 于 2013-10-30 16:17 编辑
1937年底,日军华中派遣军攻陷上海、南京。随即开始实施打通津浦铁路的作战计划,企图与南下的华北派遣军南北突击战略要地徐州。当时由中国守军第五战区在津浦铁路南段对日实施阻击。在日军的炮火猛攻下,蚌埠、怀远相继沦陷。此时,第五战区第51军军长于学忠率第113师、第114师在淮河北岸小蚌埠至凤阳临淮关一线,对位于淮河南岸的日军第13师团展开阻击,淮河阻击战就此拉开序幕。
淮河阻击战
时任淮河北岸防务的于学忠第51军,奉命在蚌埠、五河间淮河北岸布防阻敌。1938年2月2日起,借助炮火的掩护,日军强渡淮河,企图在徐州战场的南线北渡淮河,形成南北两路日军会师之势。他们对小蚌埠进行了反复进攻,第51军在淮河北岸为阻遏日军北犯,与日军进行了惨烈的搏斗,战况空前激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对小蚌埠的控制权达四五次之多。尽管将士们都奋力杀敌,但到2月11日,第51军伤亡严重,小蚌埠还是陷入敌手。闻此消息,第五战区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自徐州奉命向南接替第51军。同年2月20日,张自忠的先遣队向小蚌埠展开攻击,毙敌大半,残余日军被逼退回淮河南岸,小蚌埠收复。
1938年2月爆发于蚌埠的淮河阻击战,历时近20天,共击毙、伤日军3000多人,挫败了日军北犯的势头,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该战役保证了徐州主战场的安全,为中国军队赢得台儿庄大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可以说,没有这场淮河阻击战,就没有日后的台儿庄大捷。它对当时整个正面战场乃至全国抗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