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发改委 发表于 2017-7-13 16:47:00

关于《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公示征集意见的集中回复

本帖最后由 蚌埠市发改委 于 2017-7-14 11:30 编辑

关于《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公示征集意见的集中回复
    为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发改委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5月19日开始,市发改委会同市规划局对建设规划进行网上公示。6月15日开始,云轨在文化广场展示,建设规划同时进行了现场公示。公示期间,广大市民踊跃参与,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记录、梳理、研究,就部分意见建议与设计单位、轨道专家进行了咨询。由于反馈意见较多,不便一一答复,且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和线路选择等方面,在此一并回复如下:    一、跨座式单轨的特点和优势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轻轨的一种,是跨行于梁轨合一的轨道梁上的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其轨道车辆采用橡胶轮胎,车辆除走行轮外,在转向架两侧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两侧,保证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行驶。同其他制式相比,跨座式单轨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环保性能优    跨座式单轨采用橡胶轮胎和空气弹簧转向架,同时轮胎被车体包裹,在车体裙摆位置设置吸音材料,可有效降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噪声源强值较采用钢轮钢轨制式的地铁和轻轨低10分贝左右。同时,由于采用电力驱动,跨座式单轨没有废气排放,环保性能优异。    (二)安全性能好    跨座式单轨的桥墩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特殊情况下的汽车冲击荷载,确保桥墩可承受意外撞击;车体采用全封闭车厢,运营中可有效防止物体掉落,保障桥下车辆行驶安全;运营区间设有紧急疏散通道,当发生车辆故障等意外情况时,乘客可安全疏散到临近车站避险。目前,跨座式单轨已在多个国家安全运营超过50年。    (三)运能适中    跨座式单轨交通最高速度可达80km/h,具有速度快、加速性能好的优点。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编组,单向高峰小时输送能力约为1-3万人,特别适用于:中等城市(中心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轨道交通干线;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轨道交通加密线;地形复杂、道路资源紧张的城市交通线路;旅游观光线路;对噪音振动等环境指标要求高的大型社区、组团内部交通线路,是一种优良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四)节约用地,不干扰地面交通    跨座式单轨一般采用高架敷设方式,桥墩宽度仅1.4m左右,占地面积小,线路直接建于道路中央或路侧的绿化带、隔离带上,通过合理的交通设置,不会干扰道路交通。    (五)景观效果好    跨座式单轨车辆采用流线型车体,具有现代感,在城市间通行,从车内可以观赏城市风光。从外部看,由于跨座式单轨占地面积小,其支柱和梁体结构细长,可最大程度减少遮蔽,降低对采光和视觉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视觉通透性方面,由于供电装置设在轨道梁上,无架空接触网,可有效减少行人的空间压抑感。   二、线路选择    (一)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市规划建设6条线路,总长187.3km,已全面覆盖城市规划区及未来发展区域,线网密度达到0.4-0.45公里/平方公里,充分考虑了城区现有及预测到2050年的城市轨道交通需求。本次公示的是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建设2号线和1号线一期工程,总长53.15km。    (二)线路的选择主要依据专业机构的交通流量分析预测。通过科学测算、建模模拟,我市近期规划建设的1号线一期和2号线线路是合理可行的。经过两轮专家的评审,线路设计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本次规划在线站位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广场、龙子湖风景区等重点区域选线时注重与整体景观协调统一。在文化广场区域,对2号线研究了延安路方案、兴业街方案、东绕文化广场站方案,结合与1号线文化广场站换乘条件、客流覆盖及工程条件,推荐了覆盖该重要客流集散点,且对文化广场景观无影响的东绕文化广场方案;在龙子湖风景区,线路沿规划涂山东路东行,于冬泳基地以南,沿珍珠桥南侧并行跨越龙子湖后沿胜利路东行,最大限度减少对龙子湖风景区整体景观的影响。    以上是本次公示征集意见的集中回复,感谢广大市民的关心和支持,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仍可继续向我们反馈,我们将认真研究,不断优化方案设计。                                                                                                                                                                              

                                                                                                                                                                                                                            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7月13日

星光漫夜 发表于 2017-7-13 16:56:33

近年来,大数据运用很是时髦,希望线路设置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一下:市民居住与上班出行的数据,合理安排交通线路,避免本来直线路程就两站的路程,还必须转车绕了3——5倍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

HASAKI99 发表于 2017-7-13 16:57:40

@蚌埠市发改委 延安路桥什么时候破土动工?

新国米 发表于 2017-7-13 17:00:07

延安路桥劳民伤财,交通路才合适,反对延安路桥。

apache 发表于 2017-7-13 17:07:48

:victory:

295181699 发表于 2017-7-13 17:11:04

新国米 发表于 2017-7-13 17:00
延安路桥劳民伤财,交通路才合适,反对延安路桥。

交通路有个引桥过去的,放心吧,延安路桥是地质勘探的结果,靠近淮河边,地质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的隧道方案被否决的原因之一

mqj76999 发表于 2017-7-13 17:21:26

建议从汤和路向南,靠近居民区中心,也相对靠近景区,可以很大的方便老百姓!!

1002361 发表于 2017-7-13 17:35:34

新国米 发表于 2017-7-13 17:00
延安路桥劳民伤财,交通路才合适,反对延安路桥。

为了一个所谓中轴线,不切实际的硬要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搞一个跨河大桥

贞元 发表于 2017-7-13 17:46:49

赞成延安路大桥,这样既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又能发展河北,一举多得!

不将就啊 发表于 2017-7-13 17:52:39

支持

myradio 发表于 2017-7-13 17:58:08

线路设计的不行,还需进一步优化。

雕弓望月风雨晴 发表于 2017-7-13 17:59:37

1002361 发表于 2017-7-13 17:35
为了一个所谓中轴线,不切实际的硬要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搞一个跨河大桥

人口稠密的地方建桥?你说桥应该建在哪里?离人远点可行?修桥本就是让人们交通方便的!

那个花季雨季 发表于 2017-7-13 18:47:42

阿拉伯2022 发表于 2017-7-13 19:49:48

期待东绕文化广场方案,可以充份利用水蚌旧线并延伸到刘府

阿拉伯2022 发表于 2017-7-13 19:52:25

2号线起点为怀远,如果可以建设S1蚌蒙专线,其客流庞大,对树立皖北核心意义重大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公示征集意见的集中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