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问答】老蚌埠人都该知道的地名
本帖最后由 蚌论凯凯 于 2016-3-9 16:31 编辑老蚌埠人都该知道的地名
今天看书突然看到关于蚌埠的地名的由来:
“青年街”以前叫“老大街”——清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同捻军作战,辗转于蚌埠一带、十月,苗沛霖部张士瑞困守蚌埠集,弹尽粮绝而投降,蚌埠集为清军攻陷,集市毁于战火,十室九空,变成一片废墟。
在这场战祸中,怀远大地主宋管朝的大小姐,被苗沛霖军队撤离时裹带走,管家陈国旺千方百计寻找,赵宇在蒙城苗沛霖军营里把她救出。为表酬谢,宋把蚌埠集周围数倾薄地馈赠陈家。陈氏三兄弟,沿蚌埠集渡口向南的路边,盖起几十间草房,自北向南约百米,自然形成蚌埠的第一条大街,也被后来称作“老大街”
随着发展津铺铁路跨过淮河,为修建铁路桥,天津等地的民工扎驻老大街两侧,商业及游艺场渐渐兴起。开埠以后,这里成了蚌埠城区最早的一条街道,北首临淮河岸边设立最早的码头。民国时期曾命名“中正街”,解放后更名“青年街”,沿用至今。
“二马路”蚌埠开埠后,从老大街向南,在西侧自然衍生一条街道。当时,仅有老大街道华昌街一段,长百余米,被称作“二道街”。民国八年(1919年)在大马路与二马路之间的淮珠市场附件,一家木匠铺不慎失火。当时街道民房多是草顶或席棚。二马路繁华地段楼房也是木结构,火势突起,使刚刚兴起的二道街成为一片火海。火宅后重新辟宽,两旁兴建了砖瓦房屋,正式更名“二马路”
大伙可知道俺们蚌埠其他地名或者路名的由来。说出地名由来送五折火锅券!每个地名取第一位网友赠送!领奖地址:万达广场写字楼A座20楼 蚌埠论坛
活动到本周末(3月13号)截止
我滴,感觉好怀旧
:):):):):):):):):):):):):):) 恩,谁还有老照片的,发点看看 :victory::victory::victory: Wadedan 发表于 2016-3-9 16:33
我滴,感觉好怀旧
可惜越来越多的老地方都面临拆迁
Wadedan 发表于 2016-3-9 16:33
我滴,感觉好怀旧
可惜越来越多的老地方都面临拆迁 我就看看,长知识~ :):):) :victory: 后面的是重点:lol 到市博物馆去查看就都知道了! :( 我知道安德后面的华昌街,原来叫华女昌街,建国前那里是红灯区,建国后给中间的那个女字旁去掉了 这些 元末 朱元璋 清 苗沛霖 地方土鳖 开始的游击队 军队纪律都很恶劣。
只有 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 解放军 纪律严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