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的军人,我们的亲人、
白杨
2008年不仅是奥运年,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新中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30周年,对于我们年轻的一代,也许对那场战争有些陌生,有些淡忘,有些遥远。
昨天偶尔打开一个网站,看了一部反映那场战争的片子——《高山下的花环》,由于生命里曾经有过当兵的历史,所以这部片子让我几经落泪。
该剧以197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为背景,塑造了某部九连连长梁三喜、副连长荆开来、指导员赵蒙生、战士小北京(后来牺牲才知道他是瞒着雷军长,也就是他的父亲,从北京军区自愿到前线参战的)、雷军长、吴大姐(指导员的母亲、雷军长的救命恩人)、梁大娘等人物。
梁三喜是山东人,在一次战斗间隙,突然发现残余敌火力正瞄准我军阵地,为了战友的生命,他推开战友,自己却牺牲了,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指导员在他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浸透鲜血的账单,共计620元。
副连长荆开来,看着战友们如果解决不了口渴得问题,就有可能造成非战斗减员,因此,他冒着被处分,破坏了群众纪律,砍了越南的甘蔗,而在回来的路上却踩上了地雷…
指导员赵蒙生是高干子弟,是军区的摄影干事,为了达到曲线调动的目的,来到边疆连队,然而战争的来临让他思想波动,其母亲吴大姐仗着自己是雷军长的救命恩人,在战争就要打响之际,违反规定,动用军线,将电话打到雷军长的前沿指挥所,这让雷军长非常恼火,因为在战场上,战情瞬息万变,无事占用军线,信息无法传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战友们都看不起指导员,而指导员觉得自己也是堂堂七尺男儿,身上流淌着沂蒙老区和将军的血液,于是他集合全连,写下血书,发誓不当孬种,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看到连长和战友不怕流血牺牲,使他受到感染,逐渐领会了军人的含义,在对于一个难以攻下的敌火力点,他毅然拿起捆在一起的手榴弹,冲向敌人阵地。
小北京做为炮手,一次次准确命中目标,但由于一枚哑弹未发射成功,使他暴露于敌人,被敌人发现,光荣牺牲。
战争胜利了,雷军长来到儿子小北京的墓前,老父亲回忆起儿子,留下了难以控制的泪水,为有这样的儿子欣慰,并给儿子敬了军礼。
王大姐本来对雷军长非常有意见,认为他不会把他的儿子送上前线,但知道雷军长儿子不光上了前线,而且英勇牺牲时,再加上连长的母亲,也就是梁大娘——一位来自沂蒙山区的老人,知道它们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替儿子还债,带着媳妇和刚满月的烈士遗孤,走了四天多的山路,把儿子的抚恤金550元和卖猪的70元钱凑在一起交给了指导员,托他还给战士们……她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想写的东西很多很多,看着该剧,泪水一遍遍模糊了我的双眼。
共和国的军人们如今长眠在南疆,看守着祖国的边陲,如果我有机会,一定会去那儿看看我们的亲人,看看我们的前辈,为他们做一个花环放在他们的目前,写到此,我的泪水再次落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