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481
- 鸡蛋
- 9

陆军中尉
|
今日上网,看到一些网友对蚌埠大建设或是一些大的项目冷嘲热讽,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正方面,或许在大建设过程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哪个城市建设不是大乱而后治?北京奥运,广州亚运,那个乱),可能是设计的问题,可能是施工的问题,也可能出现腐败的问题,在目前中国这样的体制下,任何城市都不可避免,如果说一味要避免,那只好原地踏步,看着自己一天天老下,别人一天天长大。我二十多年前在芜湖读书,整个城市破旧不堪,九十年代中期后,整个城市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整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敢说它可以与大城市媲美,但是,要比内地一般的中等城市相比,绝对是超越的。记住,当时芜湖在改造的时候,并没有今天这样的实力。蚌埠为什么近十年落后了?光是大家天天说的政策原因吗?当年奇瑞建厂的时候,不是省里也不是中央给的政策,是人家自己争取的。当自己把自己打造强大了,省里面怎么又理由不去扶持呢?反观蚌埠,八十年代末进行过一次大的改造,火车站附近几个大商场出现后,在当时的安徽也是凤毛麟角,吸引了周边很多市县的人来此消费,我们有的,其它人没有,而且交通又便利。记得九二年我的一位淮南同学结婚,专程到蚌埠买东西,现在还有吗?蚌埠老了,没有什么骄人的东西了,空有所谓的交通要道之名,当年的港台街有多少外地人,包括合肥、淮南、滁州,为什么吸引人来,还不是你有别人没有。可现在,除了三县和凤阳的,到蚌埠来消费的恐怕不多了。我们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蚌埠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为人先,有一股移民城市敢想敢做的气派,现在呢?我们还敢做吗?当有人来投资建高档商务区的时候,当城市要大建设的时候,一些只看到现在利益的人就跳出来不断地攻击市府,蚌埠还有好吗?前天,我的一个同学给我电话,说淮委也要迁走了,我听了也不是滋味,但是,大家应该想一想,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个部属正厅级单位,人家凭什么要在你这个破烂的小城市呆着,谁不想到大城市,到环境好的地方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想法。淮委在蚌埠也有五十多年了,为什么过去不走?而且很多单位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往蚌埠迁?
胜利路改造得怎样我没看到,但我注意到了网上的一些东西,什么新加坡、奥地利等滑稽的名词出现,也许这里面有这样或那样的猫腻,但是,我请教了一下我的建筑系的同事,胜利路这段高架不是通常的高架桥,只是一段引桥,起到疏通道路的作用,市民们有这么大意见,跟政府没有及时说明有关(这也反映了政府的管理水平比较低),另外,关于沿街楼面的装饰,实际上是学习了广东等地的做法,穿衣戴帽,由于政府资金有些,特别是处于市中心的一些老楼虽然老了,但是,开发起来成本太高,这种做法未尝不可。至于打造商业圈和高档社区,我想,只要有点头脑的人就不会反对,这与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密切相关。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