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 原创大型卫调花鼓戏《金锁情》汇报演出在蚌埠大戏院举行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6 07:5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卫调花鼓戏是一种传统戏剧,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调花鼓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
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使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以后又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使灯歌又突破了原有的曲式结构而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

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这种唱腔的特点使得卫调花鼓戏在表现女性角色时更加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卫调花鼓戏还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使得演出更加生动有趣。卫调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奇,又有现实题材。这些剧目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还展示了卫调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卫调花鼓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四至六人不等。
卫调花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坚持业余演出,正所谓"以唱为玩,娱人娱己"。参加玩灯的大多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农闲聚会,碰班演出,农忙回乡,从事生产"。活动多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进行。卫调花鼓戏经典曲目《金锁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家们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感人爱情故事,观众们个个观看得津津有味,聆听得聚精会神。

为了保护和传承卫调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卫调花鼓戏的研究和挖掘,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对卫调花鼓戏的传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戏剧形式。

卫调花鼓戏作为一种传统戏剧,既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卫调花鼓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卫调花鼓戏能够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共同期待卫调花鼓戏在新的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DSC_6503_副本.jpg (602.85 KB, 下载次数: 2)

DSC_6503_副本.jpg

DSC_6512_副本.jpg (409.22 KB, 下载次数: 1)

DSC_6512_副本.jpg

DSC_6514_副本.jpg (620.63 KB, 下载次数: 4)

DSC_6514_副本.jpg

DSC_6523_副本.jpg (579.49 KB, 下载次数: 1)

DSC_6523_副本.jpg

DSC_6532_副本.jpg (368.07 KB, 下载次数: 0)

DSC_6532_副本.jpg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7:56:12 | 只看该作者
卫调花鼓戏是一种传统戏剧,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调花鼓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
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使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以后又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使灯歌又突破了原有的曲式结构而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

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这种唱腔的特点使得卫调花鼓戏在表现女性角色时更加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卫调花鼓戏还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使得演出更加生动有趣。卫调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奇,又有现实题材。这些剧目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还展示了卫调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卫调花鼓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四至六人不等。
卫调花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坚持业余演出,正所谓"以唱为玩,娱人娱己"。参加玩灯的大多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农闲聚会,碰班演出,农忙回乡,从事生产"。活动多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进行。卫调花鼓戏经典曲目《金锁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家们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感人爱情故事,观众们个个观看得津津有味,聆听得聚精会神。

为了保护和传承卫调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卫调花鼓戏的研究和挖掘,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对卫调花鼓戏的传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戏剧形式。

卫调花鼓戏作为一种传统戏剧,既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卫调花鼓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卫调花鼓戏能够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共同期待卫调花鼓戏在新的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DSC_6544_副本.jpg (450.21 KB, 下载次数: 3)

DSC_6544_副本.jpg

DSC_6563_副本.jpg (524.54 KB, 下载次数: 3)

DSC_6563_副本.jpg

DSC_6588_副本.jpg (447.72 KB, 下载次数: 0)

DSC_6588_副本.jpg

DSC_6591_副本.jpg (423.59 KB, 下载次数: 2)

DSC_6591_副本.jpg

DSC_6620_副本.jpg (208 KB, 下载次数: 2)

DSC_6620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7:57:54 | 只看该作者
卫调花鼓戏是一种传统戏剧,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调花鼓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
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使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以后又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使灯歌又突破了原有的曲式结构而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

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这种唱腔的特点使得卫调花鼓戏在表现女性角色时更加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卫调花鼓戏还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使得演出更加生动有趣。卫调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奇,又有现实题材。这些剧目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还展示了卫调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卫调花鼓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四至六人不等。
卫调花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坚持业余演出,正所谓"以唱为玩,娱人娱己"。参加玩灯的大多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农闲聚会,碰班演出,农忙回乡,从事生产"。活动多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进行。卫调花鼓戏经典曲目《金锁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家们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感人爱情故事,观众们个个观看得津津有味,聆听得聚精会神。

为了保护和传承卫调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卫调花鼓戏的研究和挖掘,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对卫调花鼓戏的传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戏剧形式。

卫调花鼓戏作为一种传统戏剧,既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卫调花鼓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卫调花鼓戏能够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共同期待卫调花鼓戏在新的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DSC_6650_副本.jpg (289.37 KB, 下载次数: 3)

DSC_6650_副本.jpg

DSC_6664_副本.jpg (245.28 KB, 下载次数: 4)

DSC_6664_副本.jpg

DSC_6673_副本.jpg (351.39 KB, 下载次数: 4)

DSC_6673_副本.jpg

DSC_6693_副本.jpg (346.6 KB, 下载次数: 5)

DSC_6693_副本.jpg

DSC_6710_副本.jpg (301.38 KB, 下载次数: 1)

DSC_6710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8:00:14 | 只看该作者
卫调花鼓戏是一种传统戏剧,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调花鼓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
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使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以后又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使灯歌又突破了原有的曲式结构而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

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这种唱腔的特点使得卫调花鼓戏在表现女性角色时更加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卫调花鼓戏还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使得演出更加生动有趣。卫调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奇,又有现实题材。这些剧目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还展示了卫调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卫调花鼓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四至六人不等。
卫调花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坚持业余演出,正所谓"以唱为玩,娱人娱己"。参加玩灯的大多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农闲聚会,碰班演出,农忙回乡,从事生产"。活动多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进行。卫调花鼓戏经典曲目《金锁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家们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感人爱情故事,观众们个个观看得津津有味,聆听得聚精会神。

为了保护和传承卫调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卫调花鼓戏的研究和挖掘,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对卫调花鼓戏的传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戏剧形式。

卫调花鼓戏作为一种传统戏剧,既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卫调花鼓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卫调花鼓戏能够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共同期待卫调花鼓戏在新的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DSC_6819_副本.jpg (400.11 KB, 下载次数: 7)

DSC_6819_副本.jpg

DSC_6850_副本.jpg (393.88 KB, 下载次数: 4)

DSC_6850_副本.jpg

DSC_6857_副本.jpg (503.12 KB, 下载次数: 4)

DSC_6857_副本.jpg

DSC_6886_副本.jpg (436.12 KB, 下载次数: 5)

DSC_6886_副本.jpg

DSC_6909_副本.jpg (501.11 KB, 下载次数: 4)

DSC_6909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8:00:57 | 只看该作者
卫调花鼓戏是一种传统戏剧,是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调花鼓起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
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使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以后又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使灯歌又突破了原有的曲式结构而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

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现悲痛哀伤的感情;这种唱腔的特点使得卫调花鼓戏在表现女性角色时更加细腻动人,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卫调花鼓戏还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使得演出更加生动有趣。卫调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奇,又有现实题材。这些剧目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追求,还展示了卫调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卫调花鼓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男腔高亢粗犷、平直多切分、善叙述。伴奏只用锣鼓、不用丝弦等音高乐器。乐器有大锣、花鼓、大钹、俗称"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钹、手锣、小镗(俗称"巴狗子"或"狗锣")演奏人员四至六人不等。
卫调花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坚持业余演出,正所谓"以唱为玩,娱人娱己"。参加玩灯的大多是当地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农闲聚会,碰班演出,农忙回乡,从事生产"。活动多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进行。卫调花鼓戏经典曲目《金锁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家们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感人爱情故事,观众们个个观看得津津有味,聆听得聚精会神。

为了保护和传承卫调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卫调花鼓戏的研究和挖掘,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对卫调花鼓戏的传播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戏剧形式。

卫调花鼓戏作为一种传统戏剧,既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卫调花鼓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卫调花鼓戏能够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我们共同期待卫调花鼓戏在新的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与活力。



DSC_6920_副本.jpg (431.23 KB, 下载次数: 1)

DSC_6920_副本.jpg

DSC_6923_副本.jpg (308.92 KB, 下载次数: 1)

DSC_6923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2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89
鸡蛋
0

Rank: 19

空军大将

6#
发表于 2024-1-26 09:20:11 | 只看该作者
深受观众喜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2:2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89

回帖

7461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8#
发表于 2024-1-26 12:5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卫调花鼓源自长淮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21

组织活动: 1

3286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QQ
鲜花
8483
鸡蛋
84

Rank: 25

陆军版主

铁血丹心勋章 爱心志愿者勋章 金牛座 论坛灌水特种兵 奥运勋章 拼吃团长特制勋章 论坛帅哥勋章 蚌埠论坛篮球队荣誉勋章 2008论坛十佳网友 蚌埠论坛美食达人 蚌埠论坛和谐家庭 绿手指 蚌埠论坛环境保护勋章 老兵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07:19:43 | 只看该作者
栖岩石屋 发表于 2024-1-26 12:51
卫调花鼓源自长淮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