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文] 蚌埠再添旅游和研学的好出处-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关于蚌埠的双墩博物文化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38

主题

2348

回帖

4746

积分
鲜花
34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19 16:0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已初具规模。

其中双墩博物馆和文化村建筑已接近完成总工程量的100%,正在收尾。

双墩春秋一二号墓保护展示工程中一号墓已完成坑底所有基础工作,二号墓已经全部完成。

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包含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双墩春秋墓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墩是蚌埠的地标性重点文物。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备学术研究、研学教育、旅游等功能,成为在考古遗址和文物保护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文化空间。

另外,再跟大家讲讲关于蚌埠的双墩博物文化知识。
双墩是蚌埠的地域文化元素代表之一。在蚌埠市淮上区有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名叫双墩村。长久以来双墩村寂寂无闻,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墩遗址的考古发掘,才让它声名大噪,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此后直到2007年,位于双墩村北部的一处春秋墓葬——双墩一号墓的发掘,让这个底蕴深厚的村庄更加闪耀,也正是这次发掘,为世人再现了2600年前鲜见史册,却曾经傲然屹立于淮河之畔的春秋诸侯国——钟离国。
双墩一号墓于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被定名为“双墩汉墓”,并于1998年被列为蚌埠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6月,双墩一号墓被盗未遂,存在着严重的保护隐患,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2006-2008年,为保证墓葬不再受到二次盗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双墩一号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并修正古墓葬的年代为春秋时期,同时双墩一号墓被评为 2008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一。

经发掘,双墩一号墓属于带封土的大型圆形土坑竖穴墓,地上为9米高的封土堆,墓口直径20.2米,底部直径14米,墓坑深7.5米。双墩一号墓主要由封土堆、墓坑和墓道三部分组成。整个墓葬由下而上,精心设计、层层构筑了多种象征性的遗迹现象,依次为“亚字形墓底”“土丘与土偶”“放射线”“白土垫层” 和 “五色填土”。该墓葬气势壮观宏大,其天宇式的墓式结构创造了墓葬的新类型,且墓内遗迹现象特殊复杂、随葬器物丰富、殉人较多,是先秦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双墩一号墓随葬器物十分丰富,除少量出自主棺和殉人棺内,多出自南部器物箱。随葬器物以大量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为主,还有少量几何印纹陶器以及海贝、金箔饰件等,共计400余件(套),种类有礼乐器、饮食器、兵器、车马器、工具、饰品等。另有2200余件“土偶”及漆木器。根据出土随葬品的器物组合及铭文判断,明确该墓为春秋中晚期钟离国国君柏的墓葬。


双墩一号墓的发掘与研究,悄然揭开了春秋古国钟离的神秘面纱,不仅开创了墓葬考古史上的新类型,更进一步表明了淮河中游地区钟离古国存在的历史事实,为进一步研究钟离国、淮夷文化和淮河地域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实证了蚌埠地区绵长厚重、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

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境内的双墩遗址有7300多年的历史,曾出土过630多件刻画符号,符号大都刻画在陶器底部,内容除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等写实类,还有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活类的,内容还涉及双墩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天文历法、宗教信仰等,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全部内容,堪称原始社会的“档案馆”。距今约7300年的双墩文化是淮夷文化的前身和上源。秦统一六国前,最早融合于华夏族共同形成汉族的,就是与华夏族并立的夷族,夏商称之为夷,西周将其分为东夷和淮夷。 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蚌埠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徐大立说:“双墩刻划符号的载体主要是陶碗,还有钵、杯等。刻划符号都集中在器物的外底部等隐蔽部位。显然,它不是用于装饰,而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徐大立指出,双墩写实类刻划符号简洁、生动、形象,具有文字书写特点。刻划符号出现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符号组合,并有主纹与地纹的区别,表达了相对完整的意思,显现出语段文字特点。双墩刻划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同一符号在不同遗址内出现,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固定形态的符号得到认同并使用,具备文字社会性的特点。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认为,文字起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9000-4000年前为文字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4000年前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是文字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是文字最后定型并广泛推广使用的阶段。双墩刻划符号已具有表意的功能,应当是中国文字起源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文字源头之一。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说,双墩遗址的这些发现不仅对文字起源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而且为文字起源的学术理论提供了一次重新检讨的机会。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15

组织活动: 0

1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83
鸡蛋
10

Rank: 17

空军中将

蚌埠论坛足球达人 网络文明志愿者

2#
发表于 2023-10-19 16:21:44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27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89
鸡蛋
0

Rank: 19

空军大将

3#
发表于 2023-10-19 16:24:16 | 只看该作者
蚌埠蕴藏绵长厚重、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78

主题

4万

回帖

7万

积分
鲜花
4981
鸡蛋
6

Rank: 19

陆军大将

4#
发表于 2023-10-19 17:2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3

主题

8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640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5#
发表于 2023-10-19 19:07: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双墩雷达**的雷达就装在这个封土堆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234

主题

5022

回帖

6143

积分
鲜花
43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6#
发表于 2023-10-20 06:36: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研学最好别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0

主题

4091

回帖

5748

积分
鲜花
20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7#
发表于 2023-10-20 13:1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又一旅游名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1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28
鸡蛋
0

Rank: 16

陆军少将

8#
发表于 2023-10-20 14:1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蚌埠人,七千多年以前,是怎么生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