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蚌论帆帆 于 2017-12-13 17:26 编辑
《左传·哀公七年》中有这样一句。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这说的就是涂山之会。
相传为了巩固王权,禹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 这是夏王朝确立的重要标志。
涂山之会也是中华泱泱历史之中的一次历史性会晤。
《后汉书》中也有“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 是以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的说法。 涂山是位于安徽省怀远县的山峰,在怀远县城关镇东南3.5公里,淮河东岸,与荆山隔河对峙。
传说,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就在此劈山导淮。 这是我们曾经留在历史中的痕迹。
历史他班驳,像脱色的墙垣,印证着时间的沧桑。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历史变迁随着岁月的侵蚀化为飞灰,也没有人知道多少的喜怒哀乐被命运的车轮碾为尘土。 只留下这一片不会说话的山峦,静静地伫立着。
不容青史尽成灰。 一步一步登上涂山,今天的一切早就已经沾染了现代化的痕迹。
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只不过是历史的影子,就像是鸟飞过,有影子留下。 就像留下来的不会说话的涂山。
他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境内,在2013年经过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60多位专家深入考古论证。 最终达成共识,确认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 由此烘托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境内涂山、雄踞淮河东南岸的涂山。
登高远眺, 只见与古史记载相吻合的夏禹王劈山导淮之地涡淮萦绕,涡河、茨淮新河、淮河三大水系交汇相容, 并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形成了壮观的涂、荆峡谷景观。涂山风景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就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娶妻生子,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如今的涂山,在岁月沉积下,变得更加沉静秀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让这片历史沉积的地方变得更加便捷、现代化。
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 增加了禹王庙、望夫石、启王庙、白乳泉、圣灵泉、玉液泉、卞和洞、白狐洞、凤凰池、三皇庙(今为三圣寺)、 荆山古城遗址、四眼井、白龙井等人文景观。
山脚下还有着远近闻名的禾泉农庄,那也是游客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农庄内有数百亩石榴园、蓝莓园、桃李园、枣园、梨园,还有省内著名的鹿场,养殖有国际珍贵动物鹿等。
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对曾经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前进的步伐更快,更矫健,一步一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