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缤纷色彩刚刚褪去,初冬的蚌埠气温已低至0℃。但低温并没有挡住热爱运动的蚌埠人,全民健身,给黯淡的季节注入活力! 在蚌埠,提到“体育场”应该无人不晓。这个建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老字号”公共健身场所,是许多七零后、八零后自打出生就有的记忆,也是全市第一座大型运动场馆。 改造前,不少市民每天早晨都会前来锻炼或围绕跑道跑上几圈,没有马路边的汽车尾气和灰尘,没有健身馆不菲的收费;不仅有塑胶跑道,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健身这件事变得更加有趣了。
前来参与运动健身的既有老人也有小孩,涵盖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成年人爱好打篮球,踢足球,享受身体对抗的快感;中学生则是为了“体育加试”做准备;小孩和老人则多数喜爱羽毛球、健身操,体会运动的快乐;年纪稍大点、不能剧烈运动的老人则在体育场内散步、舒展全身筋骨。
现在的体育场尽管正在改造,但每天依然有许多市民前来锻炼健身。据了解,体育场原先的东西两门将拆除,重新建设正门、东门、西门。未来的体育场将形成五大功能区,包括场馆区、全民健身区、运动场区、田径场区、安置区等,条块分明、功能明晰。
建成后,这里或将重新成为市民晨晚练、孩子玩耍嬉闹的欢乐聚集地。数块足球场、逾十块篮球场,是“草根球星”踢球打球、流汗对战的好去处。
2018年,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蚌埠举办,蚌埠市承接此次赛事的五大体育场馆。除了老体育场,还有其他场馆——奥体中心、龙子湖体育公园、和位于龙子湖区和禹会区的两个全民健身中心也从2016年就开始陆续规划建设。
奥体中心体育场
奥体中心融入了‘龙’的元素,体现‘龙行天下龙腾戏珠’的设计理念。作为承接2018年省运会田径、射击、足球、篮球等一系列赛事的重要场地,蚌埠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包括“两馆一场:体育场、体育馆、多功能馆,以及一个集宿舍区、教学办公区和训练区三大功能为一体,可容纳1000人就读的体育学校。
龙子湖体育公园
作为此届运动会的水上项目场馆,东临龙子湖、西临环湖西路、北侧为龙子湖公园的龙子湖体育公园规划已正式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明年完工。
按照拥河生态发展、激活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理念,龙子湖体育公园的建设将依照龙子湖原有的地貌特征,南北长,东西短,整体沿湖畔呈带状,延续龙子湖西岸公园的堤岸步道,将景观带向南延伸。按照规划,体育公园的中部是呈环抱状设计的斜顶竞赛综合楼、公园景观广场。公园的中轴线上,塔高32米的计时计分塔就像湖面上的风帆,高耸的塔身与身后的竞赛综合楼构成一幅动态的画卷。
禹会区、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
禹会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建筑面积7059平方米,为三层挑高建筑,外观采用色彩鲜艳的穿孔铝单板及玻璃幕墙。健身中心内部运动空间可灵活布置多种场地,满足平时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器械健身、有氧健身、台球、棋牌等8个以上运动项目的全民健身需求。
同步建设的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位于凤阳东路以北,天元小区以西,占地面积7725平方米,可供省运会乒乓球、羽毛球项目赛事使用。考虑到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这里还将同时配建近3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龙湖体育馆
位于大学城园区内的龙湖体育馆,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设计中标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凯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素有小鸟巢之称。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4656人是一个集正常教学、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会、商贸展示的高标准室内体育馆。
即将召开的2018年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掀起了全民健身新高潮。如今,普通百姓也能到专业的体育场健身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羽毛球场上挥舞球拍,在搏杀中享受运动的乐趣;篮球场上意气风发,在对抗中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在各种健身器材上,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广大市民热情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旭日初升或夕阳西下,远远望去,体育场内外那些健身锻炼的身影,构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