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5
- 鸡蛋
- 0

陆军上尉
|
宁可孩子拉板车,也不愿他当医生
吴临(化名)和苏宇生(化名)是夫妻,都从事儿科。在采访中,虽然他们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但却坚决不同意孩子再走他们的路——干这行心太累。而苏医生的话则更为决绝:我宁可我的儿子去拉板车,也不愿意他再来受这份罪。
苏宇说,在儿科,家长不信任医生的事件天天上演,接诊儿科患儿,每个环节都步步惊心。“医疗界流行一句话,一怕儿科,二怕急诊。”而医疗界的“两怕”,就职于儿童急诊科的苏医生天天都要面对。
由于家长对医生不信任,医患之间常常“沟而不通”。这是苏医生从业多年的深刻体会:尽管大部分人能听清楚医生的解释,但有些人只要一出现状况就把责任推给医院,甚至会对医生动用暴力。有同事开玩笑说,接下一个重病例,第一时间不是问诊,而是观察其家长凶不凶,是否长得孔武有力。如果是,诊疗过程就变得步步为营。
儿科的医患之战,除了肢体及言语冲突外,也有“暗战”,让人身心俱疲。吴临感叹现在的家长爱“考”医生——找你看病前,其实已经去过好几家医院。他前来的目的,是为了看你的诊断是否与前几家医院一致,如果一致了,才放心让孩子吃药治疗。
家长不信任医生的诊疗,让儿科医生面临双重压力:工作量大的同时,还要绷紧神经,处处预防医疗纠纷,这也影响了医生的从业信心。在采访中,有医生为此感叹:“儿科诊断及治疗存在重重困难,难保证100%治好患儿。因此在医生的治疗过程中,只要家属不闹事就是最好的结局。”
一位从医将近40年的儿科专家感叹:在国外,医学是精英教育,最好的学生报考医学。在发达国家,刚毕业的医学生起码比工科学生薪水要高20%~30%,但这个情况在中国不存在。在近10年的高考状元专业选择调查中,几乎无人选择医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