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30|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医患关系紧张不怕 医闹祸国殃民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8

主题

200

回帖

321

积分
鲜花
10
鸡蛋
10

Rank: 8

海军准尉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4 10:3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关于三院的这个事情后 看到论坛和微信朋友圈里面疯狂的议论和转发。这里我想说下个人的几点想法    不赞同的勿喷!
第一:这个事情出现后医院是否存在过失和不负责的状况。首先个人认为看病谁都不敢保证说一定会看好。再好的医院 医生的技术也是不同的 。首先要知道医院是否是有故意开高价药或是过度医疗的存在。想下医院故意开高价药有可能 但是没有那个医生敢冒着看死人的危险去开高价药吧。个人建议患者家属收留好手上的看病资料 尽快的去有关部门投诉或是举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照顾孩子和为孩子讨个公道上面 。而不是在论坛里花大量的时间来诉说这个事情。
第二:患者家属是否存在去医院闹了。医院是公共医疗的场所,你孩子的情况值得所有人同情,但是你是否考虑到其他病人和家属的心情。如果你闹了 是不是影响了医院的一个正常的医疗秩序。对其他人是不是不公平。打个比方 不能说你在路上出了事情,没有很好的解决 就要封路讨个公道。不要其他人过了吧(比方不是很恰当 但是意思希望能理解)。
第三:希望论坛的网友不要被各种帖子影响了自身。对于医患纠纷不是简简单单的看看帖子就能知道谁对谁错的。不要被舆论绑架  更不要煽风点火。郑宇对医院或是患者家属都是不公平。现在的社会是存在各种不公平。所有人对医院都有种敌视的情绪。看好病了 是应该了。花钱多了就是医生黑心。看出问题了就是医生是禽兽。想法很人性。但是是否有欠公道。
写了那么多 不是替医院说话  也不是为患者说话。只是个人觉得医患的问题必须走法律途径。论坛那么议论这个事情的 都在同情患者家属。包括本人。但是闹就不对了。(如果没闹 是对的  也是看论坛的 说有扩音器,)希望这次患者家属及以后的人们 拿起你们应有的权利走司法途径。没钱可以向媒体求助,想社会求助。是医疗事故  该赔钱赔钱。该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 而不是再次的去医院闹。
再次声明 个人观点  论坛的某些喷子  不要来喷  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6

主题

297

回帖

552

积分
鲜花
16
鸡蛋
31

Rank: 10

空军中尉

2#
发表于 2015-3-14 14:1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哎,看病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7

组织活动: 0

4

主题

5237

回帖

9076

积分
鲜花
24
鸡蛋
0

Rank: 16

陆军少将

3#
发表于 2015-3-14 15:23:42 | 只看该作者
对医闹没有好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8

主题

200

回帖

321

积分
鲜花
10
鸡蛋
10

Rank: 8

海军准尉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5:26:01 | 只看该作者

最恨医闹。 感觉就是蛮不讲理。不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去胡搅蛮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47

回帖

68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5#
发表于 2015-3-14 15:42:45 | 只看该作者
医院太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8

主题

200

回帖

321

积分
鲜花
10
鸡蛋
10

Rank: 8

海军准尉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医院黑  该看病还是要看   闹了就不黑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47

回帖

68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5

陆军下士

7#
发表于 2015-3-14 15:49:04 | 只看该作者
那年雨时 发表于 2015-3-14 15:47
医院黑  该看病还是要看   闹了就不黑了吗

这个是现实状况,没办法。除非看病不要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36

主题

3508

回帖

5917

积分
QQ
鲜花
21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8#
发表于 2015-3-14 16:0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就知道……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71
鸡蛋
597

Rank: 16

空军少将

9#
发表于 2015-3-14 16:19: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冤无仇,相信没一个医生会把一个三个月小孩子往死里治!技术经验,以及个体差异,都是导致不同结果重要原因!平心静气说,在蚌埠,就医疗综合水平,除了蚌医也就三院了!出现问题,首先要沟通,沟通不成就上法院!像这个家长的医闹行为,就是祸国殃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2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171
鸡蛋
597

Rank: 16

空军少将

10#
发表于 2015-3-14 16:2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孩家长在帖子和微信中,只字不提其家人数次大闹医院,使用扩音器,霸占儿科病事实!现实事界如此彪悍,网络世界却用可怜博同情,这种人最虚伪最阴狠!真奇怪这个论坛居然很多人支持她的医闹,同情心过度泛滥就是不辩是非!那些支持医闹的人,可想过其它患儿受医闹影响。她孩子是命,人家孩子不是命?儿科病床很紧张,她孩子已康复却一直赖在医院,有没想过那些急待治疗患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49

主题

4714

回帖

1万

积分
鲜花
357
鸡蛋
205

Rank: 16

空军少将

11#
发表于 2015-3-14 17:3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engpo123 发表于 2015-3-14 16:28
这个小孩家长在帖子和微信中,只字不提其家人数次大闹医院,使用扩音器,霸占儿科病事实!现实事界如此彪悍 ...

我本不想和你说什么的,你呢,一直说你不认识那两主任,那我就跟你拉拉吧!也欢迎有认识这两主任的网友出来说说,李社会,个高高的,黑黑的,人还行,还算说的过去!至于另一位,正不到的大主任,她能干出这事一点也不奇怪,有名的差心眼,知道她的人没一个替她打抱不平的。特别是她对患者的态度,那个差是公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6

主题

434

回帖

523

积分
鲜花
2
鸡蛋
0

Rank: 10

陆军中尉

12#
发表于 2015-3-14 17:38: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zjwmxy 发表于 2015-3-14 15:42
医院太黑

黑,可以找证据举报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评

医院就是黑 金钱为目的  发表于 2015-3-16 13:29
你有空去找找,比较容易找  发表于 2015-3-14 2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6

主题

434

回帖

523

积分
鲜花
2
鸡蛋
0

Rank: 10

陆军中尉

13#
发表于 2015-3-14 17:3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engpo123 发表于 2015-3-14 16:19
无冤无仇,相信没一个医生会把一个三个月小孩子往死里治!技术经验,以及个体差异,都是导致不同结果重要原 ...

对,,,,,,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2

主题

350

回帖

976

积分
鲜花
5
鸡蛋
0

Rank: 11

陆军上尉

14#
发表于 2015-3-14 17:57:4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医生家小孩高烧 他们会怎么做呢?

杨彦 于丹丹





    南京不少医生自己也有小孩,他们自己的孩子如果发高烧,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也就此进行了采访。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陈玉林介绍,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后,通常会先发烧两三天,才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只要掌握孩子发烧的规律,学会正确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备点退烧药就能解决问题,并不要急着带孩子上医院。” 扬子晚报记者 杨彦 于丹丹

    应对1 中西医结合医院诸葛医生:

    做必要的检查,症状较轻不会挂水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诸葛远莉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七岁了,虽然自己是儿科医生,临床经验也比较丰富,“孩子生病的时候,一般都能大概判断轻重缓急”,但是诸葛远莉说,她还是会选择给孩子做必要的检查,然后决定用什么方法治疗。如果症状比较轻,不会轻易给孩子挂水和用抗生素的。而所谓症状比较轻,就是当孩子体温在38℃左右时,而且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

    她也会给孩子用一些中医外治的方法,比如用一些中药给孩子泡脚退热,还有用一些食疗方给孩子止咳等。比如这个季节,孩子大都是因为受凉诱发的感冒与咳嗽,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风寒感冒”。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神仙粥”辅助治疗。

    诸葛医生也给家长分享了她常用的这个食疗方:主要配料是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制作方法是先后把两种食材放入沙锅煮沸,再放入洗净的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而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应对2 中医院儿科隆医生:

    明确病因的前提下才考虑挂水

    “发烧到退烧是有个过程的,明确病因之后,不要紧张发烧的反复,下午到晚上会出现体温的升高,这个是正常的。”南京市中医院儿科隆红艳主任说,注意及时观察孩子的状态,及时补水。作为中医,隆红艳主任在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会选择一些配伍简单的中成药,比如银黄颗粒等等,会给孩子泡温水澡来进行物理降温。但同样,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她不排斥给孩子挂水,但她强调,抗生素使用是有严格的规范,不是自我感觉好了就可以停了,必须遵医嘱挂足疗程。

    应对3 省人医冯医生:

    多给孩子洗洗澡,多喝水

    江苏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冯医生告诉记者,小孩从娘胎出来后的第一次发烧,通常症状都很重。新爸新妈又没有经验,所以会很着急。冯医生说,女儿第一次发烧大概是在出生十个月的时候,当时看起来就很严重。“我是医生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孩子妈妈并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很着急。说服她不用上医院也花了一番功夫。”当时冯医生在家给女儿做了一些物理降温的措施,多给孩子洗洗澡,多饮水。3天之后女儿的烧自然而然就退掉了,但随之而来的脸上长疹子。“这也是发烧后的正常现象,不用抹药不用看医生,自然会好。”

    冯医生说,现在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以往每到换季的时候还是有可能感冒发烧,但很少带她去医院的。“有一次是发烧外加咳嗽咳得厉害,于是我带她去医院,请医生听一听肺部有没有罗音,会不会发展成肺炎。医生说肺部没有问题,我也就带她回家了,没开任何药。”冯医生表示,发烧时孩子的精神肯定没平时好,但是只要没到39℃高烧,食欲还可以,其实没有必要要求医生开各种检查,上抗生素。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洗澡之外,给孩子手上、脸上、耳朵后、膝盖弯等容易散热的地方多抹一抹,是可以帮助孩子降温的。多给孩子喝点水,促进代谢。即使发烧了,也不要穿太多,捂过头了反而不好。吃退烧药,尽量选温和一点的,不要让孩子体温降得太快,主要是让孩子舒适一点。如果孩子咳嗽的话,可以用点化痰的药,但尽量不要用止咳药。发热其实对孩子的免疫系统也是个锻炼,疾病的痊愈也有个过程,不用太慌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2

主题

350

回帖

976

积分
鲜花
5
鸡蛋
0

Rank: 11

陆军上尉

15#
发表于 2015-3-14 18:25:28 | 只看该作者
法米尼 发表于 2015-3-14 16:00
呵呵……就知道……唉

宁可孩子拉板车,也不愿他当医生

  吴临(化名)和苏宇生(化名)是夫妻,都从事儿科。在采访中,虽然他们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但却坚决不同意孩子再走他们的路——干这行心太累。而苏医生的话则更为决绝:我宁可我的儿子去拉板车,也不愿意他再来受这份罪。

  苏宇说,在儿科,家长不信任医生的事件天天上演,接诊儿科患儿,每个环节都步步惊心。“医疗界流行一句话,一怕儿科,二怕急诊。”而医疗界的“两怕”,就职于儿童急诊科的苏医生天天都要面对。

  由于家长对医生不信任,医患之间常常“沟而不通”。这是苏医生从业多年的深刻体会:尽管大部分人能听清楚医生的解释,但有些人只要一出现状况就把责任推给医院,甚至会对医生动用暴力。有同事开玩笑说,接下一个重病例,第一时间不是问诊,而是观察其家长凶不凶,是否长得孔武有力。如果是,诊疗过程就变得步步为营。

  儿科的医患之战,除了肢体及言语冲突外,也有“暗战”,让人身心俱疲。吴临感叹现在的家长爱“考”医生——找你看病前,其实已经去过好几家医院。他前来的目的,是为了看你的诊断是否与前几家医院一致,如果一致了,才放心让孩子吃药治疗。

  家长不信任医生的诊疗,让儿科医生面临双重压力:工作量大的同时,还要绷紧神经,处处预防医疗纠纷,这也影响了医生的从业信心。在采访中,有医生为此感叹:“儿科诊断及治疗存在重重困难,难保证100%治好患儿。因此在医生的治疗过程中,只要家属不闹事就是最好的结局。”

  一位从医将近40年的儿科专家感叹:在国外,医学是精英教育,最好的学生报考医学。在发达国家,刚毕业的医学生起码比工科学生薪水要高20%~30%,但这个情况在中国不存在。在近10年的高考状元专业选择调查中,几乎无人选择医学。

点评

在国外,医学是精英教育,最好的学生报考医学。知道中国特色,四个大字吗?中国迟早被特色给。。。。你懂的  发表于 2015-3-14 23: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