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列车出蚌埠火车站西行转北,与市区大马路相交。初,铁道口无栏杆,常发生火车轧人事件。民国5年夏,寿州原清末状元孙家鼐之孙媳,晚间赶车,在铁道口被南下火车轧死,其腹中胎儿亦被轧出,惨不忍睹。民国6年,津浦铁路工程处以铁道逼近闹市为由,乃欲筑围,将大马路隔断。但地方人士要求辟一可通行闸门,而铁路当局复以“二马路已兴修闸门,依铁路定章,在100米以内,不能兴修两处闸门”为由加以拒绝。嗣后,有某小学校长蒋云卿,以地方公正士绅资格,商于工程处,并由徐某拟一请愿呈文,历述大马路关系全埠商业之重要,恳请建桥,洋洋万余言。铁路当局受理呈文,终允在大马路建立交天桥一座。是年春,天桥开工,翌年春告竣,约用款5万银元。
天桥筑成后,顿成市区繁华所在。桥两端,由马路平处起,每边约建20余户生意门面房,每户约一、二、三间不等,多为估衣、旧木器、竹器、荒货、铁器、卦摊等摆设。桥上亦常有兜售假布料、假丝棉被絮者,购者一旦购买,则叫苦不迭。
做生意者,以卦摊摆设为多。卦摊前均围以白布桌围,书有“问津处”、“趋避台”、“小隐”、“居士”等字样,似招牌而非招牌,似广告而非广告。卜卦先生大都在三十岁上下,一般高踞桌后,鼻梁架黄铜边眼镜,头频频动,口出微声。有的若老秀才入考场,不时以手勒须;有的若法庭上老推事,态度安祥;有的若“仙人”临世,少言寡笑,故为神秘。卜先生坐困时,则以抽水烟自娱。卦摊屋角还多挂鸟笼,八哥、画眉、白灵鸟、黄雀样样有、色色全。问卜者多为劳工,然亦有西装革履之青年、穿高跟鞋烫发之摩登女郎。
天桥巅顶,常有摆棋式者,如“玉卒擒将”、“黑松林暗藏李逵”等,路人也常围观。其输赢每次五角至二三元不等,实为变相赌博。
天桥西置有小吃桌四五处,每桌下置长凳二三,旁设锅灶,或售大饼,或售绿豆丸汤,或售猪、牛、羊肉汤,价格低廉,多为劳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