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133
- 鸡蛋
- 1

陆军少将
|
本帖最后由 坚定的心 于 2013-5-8 16:42 编辑
网络漫步者 发表于 2013-5-8 14:35 ![]()
大家议论纷纷,就没看出来楼主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我并不是惊讶四十多万的车,因为亲戚里开一百多万车的 ...
淡定淡定,首先承认你的很多观点是有道理的,人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别人没有必要指手画脚,说的都很对。
楼主的标题第一句就是买车请量力而行,这个量力而行用的就很准确,汽车这种商品在欧美只是相当于国内家用电器一样的一种基本生活用品,而且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相对完善,有份正式工作,基本上不用对教育、医疗、住房之类的太过头痛。反观国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物质相对丰富,汽车也作为一种普通商品走入千家万户,买车从有钱人的专利到普通人的消费,变得普通,但是现在就到了像你说的可以享受的时候了吗?
就拿蚌埠这地方来说,除非大款或者垄断企业的,教育、医疗、住房的压力对于许多普通家庭都是不小的,现在国内的社会保障不完善是公认的,当然有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买不买车就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了,在家庭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买辆代步车也无不可,但是如果只够买奇瑞的钱,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去买宝马奔驰,是不是就有些不合适了?有人说,你觉得人家没钱,其实人家是低调,我不否认这种情况,见过很多有钱人很低调的。但是也见过不少高调的却没有钱的,比如几个认识的,上班步行不用十分钟的也要买辆车,问题是这辆车相当于夫妇俩几年的收入!原因很简单:同事都有车,我没车就没面子!
还是看看你说的几句话,“ 这就像美国人忧心忡忡地对中国人说,你们不能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否则全球的资源都不够用,但怎么不劝美国人自己改变下生活方式?” 人家美国人有那种生活方式是因为人家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你凭什么让人家有钱人非要过穷人的日子?反观中国现在到了享受美国那种生活方式的时代吗?现在中国经济有什么强悍的东西?有什么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我们有微软、波音和苹果那样的企业吗?没有,别说美国,就是邻国韩国随便都能举出现代、三星这样的大品牌大企业。而我们现在最强大的的是什么呢?房地产和垄断企业,拉动经济的同时,却导致财富高度集中,财富集中会对社会照成什么影响自己可以去查查。
“发达国家享受过的东西,我们中国人现在享受一下有何不可,用不着自轻自贱!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转”,我也承认自轻自贱肯定是不对,自信是对的,但自信过了头就是夜郎自大了,不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转,你倒是有本事抓紧时间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超越别人啊,啥都不如别人呢,先在享受上冲到别人前面去,这不是扯淡吗?!说句不好听的,不说看看贫困或者边远山区了,实际上所谓的中国城市人口,又有多少是真正富裕的呢?刚刚有吃有穿,有点小钱摇摆而已,跟发达国家差距大着呢,现在中国远远没有到谈享受的时候,实干兴邦,踏踏实实求发展才是正途。
“什么低碳、环保,完全是双重标准,是为了掌控市场话语权而已,向中国等不发达国家转移低端产业甚至出口垃圾的也就是这些发达国家!”不论其目的是不是双重标准和掌控所谓的话语权,低碳、环保对于当下中国与世界只有好处,不说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了,就看看现在的蚌埠,大量车辆涌入道路,除了个人方便些,带来了什么?交通拥堵、事故,尾气排放,空气污染,停车困难。这就是你所谓的享受?也许是有那么点享受,但是每个人都这么想,小小的个人享受就会变成大大的社会问题。
至于发达国家转移低端产业甚至出口垃圾,对于后者本人也很反感,但是有需要就有买卖,国内的无良商人见进口垃圾都有利可图当然铤而走险,当然也有着监管漏洞,这个问题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现在还是穷,还是个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连人家垃圾都要,这说明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吗?至于转移低端产业,国内人工成本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人工成本极高的发达国家来说是不容易接受的,低端产业往往赚取的就是从工人身上获取的一些剩余价值。没有高科技没有高附加值才导致低端,为什么低端的产业都能转移进来呢?很简单,我们现在缺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低端的都得接着啊,说明什么?说明还是差距大,你不承认不行,你不努力不行,想着享受?早着呢!
还在上学或者才出学校门吧?口号谁都会喊,父母挣的钱花起来也轻松,但是看清楚现实是很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