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340
- 鸡蛋
- 10

空军少将
|
校讯通的作用,费用及其幕后,不明真相的家长都来看看 [复制链接]
横眉冷对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2/10/16/005259595.shtml
近期,本网接到多起学生家长关于“校讯通”(及阳光教育、家教通等类似相关产品,以下简称“校讯通”)的投诉,称他们“被办理”了这种每月收费10元的手机短信业务,明明很不划算,但“迫于”学校及教师的压力,不得不办,不敢不办,着实无奈。
由于不得人心,“校讯通”业务早在2011年3月就被安徽省教育厅明令禁止。时至今日,为何越演越烈,火爆异常?本网记者兵分多路,历时10天赴安徽合肥、芜湖、宿州、阜阳、淮北5市20多家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展开调查。
调查得知,由三方构成的黑色利益链是“校讯通”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校讯通业务共有三方参与,通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及推广企业、学校及教师,三方利益分成比例大致为:5:3:2。
据调查,目前安徽省约有120万“校讯通”用户,每年费用多达一亿四千余万元。以此推算,通讯运营商每年从中获利超过七千万元,软件开发及推广企业每年获利四千余万元,而学校及老师每年获利近三千万元。
“校讯通”是否必要?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向记者反映,每个月收费10元的校讯通,实际上差不多每天就1条短信,按照1毛每条来算,也才3块钱;而观其内容,大多是布置的作业,还有一些通知事项,并没有什么专门的个性化服务。
合肥市汇林幼儿园的学生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9月一开学,她就被通知要把免费的飞信换成每月10元的校讯通,而每天收到的短信内容都是孩子今天吃了啥,做了哪些事。“又不是短信说吃了啥就是啥,再说我每天都来接孩子,有啥事不能当面沟通的,这个校讯通多此一举。”
合肥某小学一位学生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学校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全在校讯通上面说了,发短信和当面说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而让张女士最不能接受的是,校讯通的存在让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自从有了这个,孩子就不记作业了,反而回家我要提醒她。”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尽管很多家长对校讯通颇有微词,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办理了校讯通业务。
“校讯通”办理真的是自愿吗?
淮北市濉溪县某中学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办理校讯通是为了在学校和学生家长间搭建一个平台,便于交流沟通,绝对是自愿参与,随时加入,随时退出。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事实情况却不是这样。
该中学一学生家长宋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说是自愿,能是自愿吗?家里就这一个小孩,老师将来要用这种方式跟我们联系,能不订吗?谁也不想让自己家的小孩‘输’在这上面。
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三名六年级的同学告诉记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就给她们办理了校讯通业务,“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一张单子,让我们拿回家找家长签字,同意就留下电话号码。”当记者问到,办理这个是自愿的吗,一位同学跟记者说:“可以说是被逼的,老师一定会监督我们叫爸妈签字,如果不签,就给我们做思想工作,‘你要是不办校讯通,以后作业要是有不清楚的,不要怪老师’,让爸妈一定要办理。”
“因为怕得罪老师委屈了孩子,家长们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学生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
“校讯通”真的方便了学生吗?
校讯通真的像其所说的那样“方便学生”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家长们对此投诉不断。记者调查中发现,家长们反映最多的就是学校推广的校讯通往往只针对某一运营商的用户,其他运营商用户要么无法收到短信,要么很晚才收到短信,家长怕得罪老师,也不敢退订,只能选择重新办理号码或更换双网双待的手机,除了支付每月10元的信息费外还要额外支付套餐基本费用。“充100元送的手机,不到半年就坏了,我们只能花钱又买了一个,不买校讯通捆绑的号没法用,收不到信息。”宿州市一位家长言语中流露出诸多无奈。
而据一位长期从事通讯工作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实际上“校讯通”完全可以向多家运营商的手机用户提供短信服务,“安徽省网上家长学校”发送的信息,原本所有运营商的手机用户都能接受,但为了让家长使用该运营商的号码,达到捆绑用户的目的,运营商才对外宣称是“网络平台技术瓶颈问题”。
该业内人士称,不同运营商手机之前互发短信的成本也就0.03元/条,而运营商给网内用户发送信息的成本就更低了,几乎为零。以每天一条短信为例,网内发送信息几乎没有成本,网外发送的成本每个月才9毛。“这么一算,每个月收取10元,翻了10倍多。”
谁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既然校讯通不必要,不方便,而家长们也不情愿,那么学校为何还要逆禁令而行,对推广“校讯通”乐此不疲呢?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利益”才是核心因素,“校讯通”幕后最大的推手无疑是软件开发及推广企业,而学校及教师则在利益的驱使下,担当了推广“校讯通”的关键力量,正是他们的“软压”,挟学生以令家长,才使得家长们不得不办,不敢不办。
采访中,阜阳某小学老师向记者透露,运营商先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然后再将校讯通业务摊派给老师,由老师负责向家长推广。每办理一笔业务,老师提成2元钱。在宿州,一位小学老师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学生每缴纳10元,校方可获利3元。同时该校所有的办公电话话费全免,“老师有提成,学校省开支,这笔钱说白了就是分摊在家长的头上”。(苗子健 杨坤 李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