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珠城百姓事 于 2012-2-16 22:26 编辑
公民微博打拐,公安可否开设微博报警 针对微博发起的打拐行为,公安部回应称会核查每条线索,各地公安也对网民们的打拐热情予以积极回应。广东中山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称,中山警方将马上联合城管、民政等部门对全市乞讨儿童进行清查。 公民微博打拐在行动,公安马上有互动,这个还真要表扬一下公安。虽然这是公安职责所在,但每个人每个单位只要做好了份内的工作,都应该表扬,要不然敬业爱岗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美德。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良性互动还远远不够,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还不能从机制和制度上跟进。我对这种学者和公民的热情,有些担心,因为任何热情都有消退的一天,当公民热情消退之后,公安还会不会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个还真很难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机制和制度层面的改进。 具体到打拐问题上,或者扩大到公民参与打击违法犯罪上,如何让公民的热情不消退,如何在机制和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一个最起码的做法是,公安的报警方式要与时俱进。就微博打拐而言,公民用微博参与,公安报警还只接受电话报警,连短信都报不了警,无疑给公民参与带来麻烦。公民通讯方式已进化到新世纪10年代,公安接警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好比商店卖东西,大家都用纸币了,你还坚持要用“碎银子”,把麻烦留给消费者,这个生意就肯定做不成。为什么我们网络监督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什么推特,什么FACEBOOK,都能让他们只好在国门外看着,偏偏在报警方式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水平?按我这种有些“不怀好意”和“不明真相”的群众理解,就是警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这个问题对警方来说,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而是“为老人折枝”之类的举手之劳。我希望我是“不明真相”,“真相”是警方正在研究开通“微博110”。 从技术上讲,微博报警是非常简单。意味着公民看到违法犯罪现象之后,一个微博就可以将现场情况和一些证据性质的图片发到公安,对公安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帮助。同时对公民而言,他上传微博之后,就直接到达公安警务平台,也不需要另外打电话报警,可节省时间。在某些特殊时间和场合,这种方式还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安全。 从公安一方来讲,可能会由于公民参与的众多,使工作量明显增加。而且这种相对透明的报警,也会给公安带来一些压力。不过,可以肯定,这是一项“非常费力”、也是“非常讨好”的工作。而且这样方便公民参与,让公安工作更加透明、互动更加及时的做法,必然会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当然“微博110”肯定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这些不足应该是不断完善的动力,而不是不作为的“借口”。希望这个能够引起公安部门的重视。如果微博打拐能够促成“微博110”的建立,这个比“打拐”的意义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