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我市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司机开车上路最希望一路绿灯,但偏偏红灯总在关键时刻亮起。刹车、挂空挡,等待,遇到交通高峰时,过一个路口则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以至于有市民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看见绿灯,你却过不去。”
不少车主反映?位于胜利路与延安路路口?自西向东方向右转红灯时间太长?且右转设置红灯不多见?
记者陈昂摄
记者亲历:路口等了四个绿灯才通过
很多开车上路的市民发现,城市道路越修越宽,但越来越堵。出租车司机朱师傅开车已有十几年,对市区大大小小的道路烂熟于心。3月3日上午9点,记者乘坐朱师傅的出租车,感受了市区几个路通信号灯的设置情况。在东海大道与延安路交叉口,向东车辆等待左转,直行道路绿灯亮了28秒,左转路口显示为红灯,直行黄灯亮起后变成红灯,此时左转仍为红灯。又等了28秒,左转路口变为绿灯,绿灯时长为15秒,一个绿灯时长仅通过五六辆汽车。朱师傅的车,一直到第四次左转绿灯亮起时才通过。记者算了一下,通过这个路口花了五分多钟。朱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路口的红绿灯不知道是怎么设计的?有的红灯70多秒,绿灯才十几秒,过不了几辆车又变红灯了,遇到车流高峰,不堵才怪呢。”
车辆继续前行,在延安路和涂山路交叉口,左转和直行道路信号灯时长一致,当绿灯亮起时,左转车辆和南北直行车辆同时放行,这样一来,左转和直行的车辆需要在混合车流中加足马力,才能在有效的绿灯时段驶过十字路口。
政协委员:多路口未设置交通信号灯
在今年年初提交的政协提案中,市政协委员桑更生提到“我市部分路通信号指示灯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部分路口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红绿灯的时间,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如百货大楼门口淮河路与小吃街交叉口、淮河文化广场附近涂山路与汉明街交叉口、延安路与群力街交叉口等等多个路口,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冲突严重,却未设置交通信号灯。”
另外,一些交通信号灯设计时间不合理,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不符合“1米1秒”的设计规则,即行人按1秒钟步行1米的速度不能通过马路。有的路口机动车一次放行的绿灯时间太短,通过车辆太少造成拥堵。如解放路虽已改造,但与凤阳东路交叉口的拥堵仍十分严重,一方面与火车拦道以及道路施工有关,但和交叉路口东西向的绿灯时间是南北向3倍多的设计不够合理也有很大关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归属单位不同,我市交通信号灯由各区政府、交警、住建、交通等部门分别管理。多部门管理,却造成了“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牵头负责”,桑更生告诉记者,长久以来他向多个部门反映过交通信号灯的问题,但却得到了“不归我们管”的答复。该设置信号灯的路口没有设置,已经设置的信号灯却没有人维护,“三不管”局面由此产生。
交警部门:全市道路交通设施全部统一
据市交警支队负责人朱浩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全市道路交通设施全部统一交由市交警部门负责,结束了以往“多部门管理,推诿扯皮”的局面。接管后,市交警部门正在对全市交通道路设施规范管理。原有交通设施严重缺失的,进行登记、造册并由原来建设单位整改、完善、验收后再移交给交警部门。
今年起,市交警支队将结合我市老城区道路特点,逐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设备;加强源头管理,我市将执行《蚌埠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时,交警部门将提前参与,秉承“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原则,保证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设施能提前有规划,防止重复建设,减少交通设施建设的缺失和遗漏。
我市道路建设将有“智囊团”
针对市民反映较多的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标志标线问题,市交警部门将广泛收集,并予以解决。以后,我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将有专门的“智囊团”指导。目前,我市已与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全市智能化交通和路通组织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市将初步建成智能化交通管控平台,各路通信号灯将根据路况进行科学管控、实时调整,达到最佳通行效果。
记者获悉,接管全市交通设施设备后,交警部门已经重新调整了东海大道环湖西路至朝阳路的9个交叉口红绿灯配时,增设了左转待转区,通过此举有望解决东海大道拥堵问题、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目前,我市多个路口,已经增设了左转待转区,红绿灯配时问题将逐步得到优化、完善。
对未来智能交通的期许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徐颖认为,城市交通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主管部门应根据路口的实际交通流量情况,灵活配置可变的信号机参数,分为高峰模式、平峰模式、夜间模式。
徐颖说,在一些重点路口,执勤民警还可配置遥控器,可根据实际的交通流量实时改变信号机参数。特别是,交通信号灯的建设和管理,必须要科学地统一规划,且布局、设置要有“前瞻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城市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