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1 温家宝总理来蚌考察
2010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蚌考察指导工作。在蚌埠的一天时间里,温家宝总理心牵“三农”,情系治淮,田间地头察苗情,进村入户访民生,企业车间话创新,驻足淮堤论治淮。淮河两岸,留下了总理深深的足迹、殷殷的关切。这是温家宝总理第五次来蚌考察。
TOP2 京沪高铁在蚌全线铺通
2010年11月15日9时12分,京沪高铁最后一根钢轨在蚌埠高铁南站落下,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12月3日,京沪高铁在枣庄至蚌埠先导段进行联调联试和综合实验,“和谐号”创出了486.1公里世界高铁最高时速。
TOP3 蚌埠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
我市开发区建设加速扩容升级,去年新增开发区面积14.16平方公里,入驻园区发展的年产值超亿元支柱工业企业已达43家。经国务院批准,蚌埠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皖北地区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怀远马城经济开发区揭牌,我市省级开发区增至7家。
TOP4 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
我市以大规模绿化为总抓手,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营造“青山、碧水、靓城、明珠”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2.87%,绿化覆盖率达37.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98平方米,顺利通过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组验收。
TOP5 第三届中国花鼓灯歌舞节成功举办
2010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届中国花鼓灯歌舞节暨蚌埠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举行。来自境内外的1400多位宾客云集蚌埠,花鼓灯艺术成就再次得到集中展示,40个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高达178.6亿元,数额为上届节会签约额的两倍。2010年,我市多层面、宽领域全面推开文化体制改革,提前完成省里规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文化产业呈现出较快发展趋势,光彩玉器文化城等文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花鼓灯、泗州戏、杨氏微雕等蚌埠元素惊艳亮相世博会,展示蚌埠文化魅力。
TOP6 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在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投票中胜出。自2006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垓下遗址勘探、发掘中,发现了叠压在秦汉古城之下的大汶口文化城址,这是淮河流域史前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为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起源及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等,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新材料。
TOP7 24人当选“中国好人”位列安徽第一
去年,我市24人获评“中国好人”,位列安徽第一,名列全国前茅。他们是,助人为乐类:徐国军、王文年、李刚强、杜胜明、韩增举;见义勇为类:陈保红、马常功;诚实守信类:刘洋、徐国青、欧兴田、贾培亮、李新;敬业奉献类:冯峰、李东、李维斌、王鹏、张红洁、李建国、洪顺刚、曾祥明;孝老爱亲类:徐雪丽、黄凤、戴诚民、戴淑英。12月15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道德传承,情暖江淮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我市隆重举行。
TOP8 三县车辆免费过“两桥”
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分两步走的办法,逐步取消解放路淮河公路桥和朝阳路淮河公路桥“两桥”收费。首先从元月1日起,三县车辆参照市区籍车辆管理办法,办理免费通行自动识别卡,全部实行免费通行。其次是在2011年内,所有过境车辆全部免费通行,取消收费站。
TOP9 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0年,民生工程扩容至33项,投入资金18.3亿元,7项生活保障类民生工程项目实现了应保尽保,个人补助项目资金全额发放,报销补偿类项目全部补偿到人,新增的校安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等5项民生工程也已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全面保障。市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也全部落实到位。
TOP10 大建设拉开帷幕三年千亿打造新蚌埠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三年投入千亿资金强力推进全市100个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功能承载能力、文化支撑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体系支撑能力,努力把我市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特色鲜明的大城市。城市大建设重点工程——— 胜利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5月6日正式开工。
特别感谢《徽网》版主天外飛磚!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