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7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张公山之望淮塔记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1 16:23: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公山之望淮塔记
       环涂山皆峻极,独张公山抱秀,西引涂岭苍茫,东衔龙湖浩渺,林壑尤美,张公山也,此山声名远播,景致清幽,故事传奇,实乃一方胜境。
        初循石径,逢一老者,倚松笑谈"昔明将张公解甲归田,植桑教耕,殁后乡人垒石为冢,遂称此山。嘉靖县志墨痕尚新,化陂湖今易名张公湖者,正取其德泽绵长。漫说仙踪"八仙过海风波定,果老倒骑驻云程,钟离扇坠成湖鉴,童子诘问显山名,"忽见壁画剥落处,依稀绘有驴影踏云,老者笑指岩下湖水,"此张果老饮驴处,月夜犹闻铜铃响"。
       山行几时,叠石为径,拾阶百转,有塔耸然隐现云霭间者,望淮塔也,翠嶂间或有梵铃飞渡,烟霭里时见塔影沉浮。余既作张公山之望淮塔记,复闻山名掌故纷纭,乃再探欲穷其妙。
       望淮塔,尤为引人注目,此塔始建于一九八七,建筑面积达八百二十平方米,塔高三十五点三三米,呈七层八角之形,主体以钢筋混凝土筑就,坚固而雄伟。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其墨宝苍劲有力,与塔的古朴典雅相互映衬,更添庄重之感。
        望淮塔尽显仿古之韵,飞檐斗拱,恰似飞鸟展翅,欲上青天;琉璃瓦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游人可免费登塔,拾级而上,清风拂面,神清气爽。及至塔顶,凭栏远眺,珠城全景尽收眼底,街巷纵横交错,车水马龙,繁华热闹;千里淮河如一条玉带,蜿蜒流淌,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浩浩荡荡。船只往来穿梭,商贾云集,尽显淮水之灵动与富饶。
        二零一八年十月,望淮塔荣列蚌埠首批历史建筑,这不仅是对其建筑艺术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它见证了蚌埠的沧桑变迁,凝聚着岁月的记忆,成为了珠城文化的重要象征。
       昔日之张公山,静谧而幽深。山间鸟鸣,水声潺潺,自然之景令人心旷神怡。然今日之望淮楼,更添一重人文之韵。登楼远眺,淮水如带,波光粼粼,与天相接,无边无际。张公山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春日之花、秋日之叶、夏日之果、冬日之雪,四时之景各有不同。而望淮楼则似明珠镶嵌其间,遥望对岸之繁华与宁静,人间与自然的界限仿佛消于无形。
       如今,张公山与望淮塔相互辉映,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人们在此登山揽胜,登塔望远,可感历史与现实交织之美,现代之繁华亦如繁星般闪烁眼前。望淮楼不仅是观景之所,更是感悟人生、体验历史与文化之地。此山此塔,已然成为蚌埠的重要地标和旅游胜地,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若君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地,不妨亲临张公山,登上望淮塔,去探寻那些古老的传说,品味这山水之间的独特韵味,相信定会让您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周脉源
                                                       2025.02.01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3

主题

8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640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2#
发表于 2025-2-4 09:4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精彩!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74

回帖

7446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3#
发表于 2025-2-4 12:3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987年的塔中间失火还重修一次,荣列历史建筑。这不是讽刺么?
四十年的建筑也算历史建筑了,蚌埠市真是没有老建筑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4#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3:5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四十年的建筑可以称作老建筑。
        建筑年代与风格:建筑年代越久远,越具历史价值,四十年已具备一定年代感。若其风格独特,反映特定时期建筑特色,如张公山望淮塔,本身塔即是古建筑范畴,具有更易被视为老建筑。
       历史文化价值:若建筑与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相关,或见证城市重要发展阶段,四十年也可成为老建筑。如建于20世纪80年是城市发展见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保存状况:保存较好、能体现当时建筑风貌和技,地域建设发展的变迁。“思天下之需而先行,待天下之富而后安”,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历史背景。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5#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4:0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安门重修于1969年,1969 年 12 月 15 日,天安门重修工程开工,要在第二年五一劳动节前完成并交付使用,整个工期只有 110 余天。经过数千名工人及工程师三班倒加班加点地修建,新的天安门城楼于 1970 年 4 月 7 日正式完工。这次重修是按照原规划、原建筑形式进行的。历史建筑重修,不能作为评判历史建筑的标准。所以,望淮塔的重修,同样也不能否定建筑历史年代一样。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74

回帖

7446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6#
发表于 2025-2-4 15:27: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你这是AI回复的吧,四十年算什么老建筑,2006年望淮塔塔除了钢精混凝土以外全部付之一炬,重修连二十年都不到。
历史建筑是需要文物部门实际勘察走访才能鉴定的,不是AI回复的就权威。望淮塔连文物普查都不在其内,不信你看这次五普能不能登记。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74

回帖

7446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7#
发表于 2025-2-4 16:07: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周脉源 发表于 2025-2-4 14:02
安门重修于1969年,1969 年 12 月 15 日,天安门重修工程开工,要在第二年五一劳动节前完成并交付使用,整 ...

北京的古建筑要不是梁思成你连一砖一瓦都看不到,第一门根本就不应该拆,最终还是以危楼为借口拆掉的。重修指的是在保留原有建筑基础之上修旧如旧叫重修拆掉了那个叫重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8#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6:52: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蚌埠望淮塔列为历史建筑的证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政府文件依据:蚌埠市政府发出《关于公布蚌埠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明确将望淮塔列入其中,这是望淮塔成为历史建筑的官方文件依据。
2、承载城市记忆:望淮塔于1987年建成,是蚌埠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三十多年来,它见证了蚌埠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蚌埠几代人的记忆,很多家庭相册中都有以望淮塔为背景的照片。
3、独特建筑风格:望淮塔为七层仿古建筑,塔高35.33米,建筑面积820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形造型。塔前有刻着“胜境揽怀”的石牌坊和粉墙黛瓦的徽派照壁,皖风徽韵,古朴典雅。
4、城市文化象征:望淮塔位于张公山山顶,可以俯瞰淮河及珠城全貌,是蚌埠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蚌埠与淮河的紧密联系,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9#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7:00: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暮鼓初沉,华灯渐起,塔影斜照张公湖,与珠女玉雕遥相顾盼,云移塔影入湖光,风拂铃声韵自扬,塔角铜铃犹响,山间松涛未歇,如赞百姓安康。岂在什么所谓“历史老建筑”之疑,而在国泰民安之乐。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7:17: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74

回帖

7446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11#
发表于 2025-2-4 17:54: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第四次文物普查名录才是最权威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8:0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74

回帖

7446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13#
发表于 2025-2-4 18:05: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周脉源 发表于 2025-2-4 16:52
蚌埠望淮塔列为历史建筑的证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政府文件依据:蚌埠市政府发出《关于公布蚌埠市区第一批 ...

承载城市记忆的是开埠的二马路,那个是实打实的历史建筑,见证了蚌埠市的发展变迁。望淮塔算什么,你给它的定位也太高了,
不就是一个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的塔么,现代气息如此的浓厚,赋予的太多它承受不起。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60

主题

6274

回帖

7446

积分
鲜花
36
鸡蛋
0

Rank: 15

陆军大校

14#
发表于 2025-2-4 18:27: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周脉源 发表于 2025-2-4 17:00
暮鼓初沉,华灯渐起,塔影斜照张公湖,与珠女玉雕遥相顾盼,云移塔影入湖光,风拂铃声韵自扬,塔角铜铃犹响 ...

这是地方论坛,用白话文即可没必要拽文,望淮塔的风铃声也能使楼主浮想联翩么?与国泰民安也扯不上关系啊。
栖岩寺玲珑宝塔、安庆振风塔、亳州薛阁塔、灵谷寺灵谷塔这些古塔抒发一下文采还能理解,一座三十八年的现代塔也能另楼主魂牵梦绕,诗兴大发就有点言过其实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主题

50

回帖

159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6

陆军中士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9:04: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建筑与文物都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但在定义、范围、认定标准、保护级别、主管部门、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具体如下:

1- 定义与范围:历史建筑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文物则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又包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范围更广。
2- 认定标准:历史建筑主要依据其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进行认定。文物的认定程序更严格,需综合考虑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多方面因素,且通常有明确的等级划分。
3- 保护级别与要求: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相对较低,保护要求相对宽松。文物的保护级别较高,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有不同的保护要求和措施,一般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护力度更大。
4- 主管部门与法律法规:历史建筑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主要适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文物由文物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