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庙会,关键在赶字。它有几层意识,1,路途比较远的,要起早赶到庙会举办地;2,庙会必定有唱大戏的,要赶紧去抢个好位置;3.庙会上要出售自己的产品,要赶快找个好地方;4,以前交通工具基本上是牛、马、毛驴拉的车,要赶着去。所以叫赶庙会。
庙会文化是最接地气的文化;是最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接地气,是因为它就在各个乡村集市上,就在乡亲们身边;有特色,是因为各个地方的庙会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又有各个地方自己独特的风格;喜闻乐见,是因为人民群众就是庙会主角,就是他们在演绎自己的生活。 小时候,我姥姥家在农村,我去赶过庙会。那时候的庙会,物质匮乏,庙会基本就是拿点自己家小鸡生的蛋、自留地里收获的农副产品去换点柴米油盐酱醋茶。 现在的庙会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卖各种各样食品的;五颜六色,新颖时尚衣服的;推销名特优家用电器的;出售自己手工产品的。还有把儿童乐园搬迁到庙会上的;把唱大戏的舞台放到汽车上的;把广告从电视里拉出来,在庙会上直接展示给父老乡亲看的。 2014年4月27日,在出差固镇,为查看小麦生长情况,考察供应商,路过湖沟乡,正好碰到庙会,拍些照片记录下湖沟庙会盛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