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眼看蚌埠] 博物·致知丨蚌埠港口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38

主题

2348

回帖

4746

积分
鲜花
34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7 15: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从渡口码头到港口:
1908年津浦淮河铁桥在蚌埠兴建,工程指挥所设在南岸蚌埠,宁静的小集镇开始热闹起来。天津、唐山等地来的1000多名技术工人,皖北各地招来的2万多名筑路民工,在土街两侧搭建庵棚居住。修建大桥所需的机器设备、建筑材料、民工日用食品等,全靠四周民船从淮河及其支流的江淮各地运送蚌埠。一时间,各种船只云集蚌埠淮河南岸,西从宋家滩,东到王营孜,长达十几里。越来越多的逃荒人和生活无计的流民,也聚集码头谋求生路。每有货船靠岸,他们便蜂拥而上,争抢装卸。当时的青帮头子曹捷臣勾结修筑铁路工头张凤祥商定,在码头上举班挂旗,独霸码头,他们利用帮会的封建势力和拳师的武力,威逼工人缴费入班,形成了蚌埠港第一支码头工人队伍——票班。工人入票班打票干活,每200包一票,凡不在票班的一律不得在码头上扛活,“打码头”风气由此出现。

正阳关永春钱庄老板王锦芳和大丰银号经理胡渊如等人,最先看好蚌埠码头,筹集资金,以河工轮船局名义,备文清政府邮传部批准,成立淮河轮船公司,获取航运专利权。接着,胡渊如亲往上海购买“大联珠”、“小联珠”等三条挖泥船,疏浚淮河中游沿铁桥上下的航道,开辟了停靠轮船的蚌埠码头。之后,购来“济淮”、“皖北”、“正阳”三艘轮船到达蚌埠,第一家利淮轮船公司正式成立。航线从蚌埠出发上至正阳关,下至江苏青阳(今泗洪),客货运输生意兴隆。1911年5月,淮河铁路桥修成,随着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港从原来的乡集古渡变成拥有货物装卸、客轮运输,拥有码头工人组织的淮河港口。

2.顺河街与老船塘:
沿淮兴起的码头城镇,大多都是从河岸码头变成港口街市,取名自然叫着“顺河街”。怀远小街子、五河老街,甚至在涡河沿岸的亳州,都有河沿码头街市。1908年修建淮河津浦铁路大桥时,为装卸修桥物资的民船,在老蚌埠渡口形成临时港口。铁桥竣工后,因南岸不具备停舶粮船的舶位,许多粮船仍然停在河北岸小蚌埠,通过驳运划子到南岸。1915年后,随着老船塘开挖使用,货运专用铁路线在船塘附近开通,设立货运小站台。这样,许多在蚌埠往来的船只,直接停入船塘港区,实现水陆转运。从船塘入淮口向东至铁桥下的河岸,仍然也停泊不少民船,这里既是渡河码头,又是早期的轮船码头,总共达到一公里多,形成了港区街市,名字也叫“顺河街” 。

所谓“顺河街”,其实只是在河滩岸边码头,街南的高坡上,还有大通码头和烈山煤矿煤栈。向西过老船塘渡口的中兴码头,是美孚洋行营业处向皖北、豫东各地倾销洋油,洋烛、洋火在蚌埠设立堆栈。正是这两处堆栈,使蚌埠人家开始把烧柴灶改成烧煤炉;又把乡下的棉油灯改用煤油灯照明,让早期的蚌埠城市不再是乡村的炊烟袅袅,万家灯火也明亮起来。
顺河街港区,取代了当年老大街的地位,那里曾是蚌埠港最初的社会风貌。当时尽管许多粮船都可以直接在老船塘进港,而顺河街岸边,每天都有装载淮盐、百货、五洋杂货、土产日杂的商船停舶。怀远颇具规模的粮食交易所小斗行,最早迁入蚌埠码头,以“斗行”与“票班”共同成为蚌埠港口的两大码头班。搬运工人在船塘沿和顺河街,肩扛车推,承揽装卸;渡口来往的城乡人流频繁,还有上下轮船上下旅客,络绎不绝。街南边都是从码头滋生出来的各种行当,每天都像逢集市一样,十分热闹。

3.长淮第一港——新船塘:
1912年最早开挖的老船塘,虽然成为最早的蚌埠港区,但面积仅有1.8万平方米。随着商船日益增多,不能满足使用。1919年倪道烺与唐少侯合谋,以督军府名义强征朱家岗土地,在顺河街向西处(今朝阳路北端),重新开挖了一口船塘,为有别于原有的船塘,名称“新船塘”。1923年竣工,水面达到16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沿船塘南边绕过,货船与火车零距离对接,各种物资从这里又可分销各地。轮船码头也设在船塘东沿,船塘入淮口也成了第二个淮河渡口。

货物堆栈业在新船塘附近勃然兴起,使港区功能更加完善。皖北大宗的农副产品和沿海城市工业品汇集船塘沿岸,有待转口分销,代储存保管货物的堆栈,急需设立。规模最大的是公记堆栈,东门紧对小站台和老船塘,西临新船塘淮河码头。建有高大宽敞的栈房21幢,栈容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栈内外铺设有自建和租用的铁路专用线两条。各种车辆可从四门同时进出装运货物,旺日一天吞吐量在5000吨以上,号称“安徽第一堆栈”。新船塘西沿和附近一带,还有上海银行堆栈,通称“上海栈”,规模仅次于公记堆栈。另外,还有规模较小的堆栈等30余家,栈房总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

新船塘港区带动老蚌埠城区向西拓展,形成了蚌埠西市区的框架。原有大马路继续向西到新船塘南沿,形成了经一、二、三路,纬一、二、三路等,构成了早期蚌埠西部城区主干道网络的雏形。其中,经一路很快变成了全埠盐粮交易的中心地段;也是本埠和外埠在此建立金融机构的地方。经一路为主的盐粮交易市场和二马路的百货商业市场,把皖北大商埠推向鼎盛时期。

时至今日,在老蚌埠人心中,对新船塘的印象仍然难以磨灭。船塘之中,桅杆林立。人们常说,这里到底停多少船,谁也数不清,那水面还能随着船多而涨高,被称之为“聚宝盆”。其实,这里一般停船在二千多只,最多可达三千上下。许多粮船之间,划子(小木船)穿行,既有粮行做生意的,也有些卖百货的小划子,摇着拨浪鼓,围绕船家。塘沿码头与铁路线之间,搬运工人装卸的架包号子,高亢激昂。宝兴门前的轮船码头,汽笛声鸣;前往河下渡口的城乡旅客,熙来往攘。南沿石条砌成的“江踏子(石台阶)”上,常有城里妇女在那里洗衣裳。围着塘沿周边,尤其是纬三路口,聚集着许多做小生意的摊点。他们像在顺河街市场一样,专为码头上服务。只是洪水一涨,摊位也向后退去,被称之“流动市场”。纬二路是专为船家卖布拉条扎拖把的摊位,走过了新华浴池,向里拐就是西游艺场,中间是西大众戏园、玩皮影戏园、说书场,各种小吃摊点围在四周。无论是码头工人还是一般贫民,都爱来这时趁热闹。新船塘西南沿的淮河船家的“大王庙”,最先引入河南梆剧,也在西游艺场唱开了,成为蚌埠市民喜爱的大戏。每逢端午节,市民争相来到新船塘观看划龙舟竞赛和船塘沿岸船家举办的水上游戏,热闹非凡。

4.重建淮河岸坡码头:
1948年由于淮河泥沙在新老船塘造成淤积,已经无法停船。货物装卸重回河滩岸坡。1950年淮河大水淹没顺河街,洪水进入经一路等处的市区。为保护城市在治淮中修筑圈堤,将蚌埠港区限制在堤外河漫滩坡,两个船塘填平,入淮口封闭,蚌埠港区开始重新规划建设。短短几年间,形成了正规的一号、二号、三号专业码头,又向港口装卸机械化水平迈进。
一号码头位于青年街北端,为专用客运码头。1953年在原老大街北头正式建立淮河轮船客运专用码头,建成两层的候船室。码头至趸船有钢网跳板连接,随水位涨落升降,是淮河上第一个较大正规码头。

二号码头位于经一路东端的升平街北头。因靠近原老船塘和货运站台,是以百货、棉麻等为主的货运码头。1958年港口大搞机械化和车辆化后,铁路从这里铺到淮河大堤上,大批粮食等货物也有从这里装卸。

三号码头位于纬三路(今朝阳路)北端,场地开阔,是装卸散货如煤、沙,以及粮食等货物的码头。同时,设有大型轮渡,这里是蚌埠市区工人到河北工厂上班的必经之路。

席家沟码头曾为民国时期卸载生猪、竹木等土产的码头。1956年肉联厂在蚌埠东部建成后 ,生猪码头迁往龙子河入淮处附近,便于进厂加工。1963年在规划扩建蚌埠港口时,重新提出开辟席家沟新港,并向东接连到龙子河,全长达10公里。将百货日杂集中老港区,而把煤炭、粮食、木材、化工等物资分别设建立专用码头。但在70年代后半期,随着公路运输发展,淮河水运量开始衰落,蚌埠历史上“南北靠铁路,东西靠淮河”的传统水陆码头已经发生变化。新建的席家沟港口,已融入到现代大交通的格局中去。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0

主题

1589

回帖

1638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12

陆军少校

2#
发表于 2023-11-7 16:00:51 | 只看该作者
码头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3

主题

8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640
鸡蛋
0

Rank: 19

陆军大将

3#
发表于 2023-11-7 16:1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新船塘码头很少有人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27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鲜花
89
鸡蛋
0

Rank: 19

空军大将

4#
发表于 2023-11-7 17:10:4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38

主题

2348

回帖

4746

积分
鲜花
34
鸡蛋
0

Rank: 14

陆军上校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17:1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三星照林 发表于 2023-11-07 16:19
新船塘码头很少有人知道了!

@三星照林 谢谢你推荐的照片,希望你能把新船塘码头的事尽量多多推荐多多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6

主题

3734

回帖

5645

积分
鲜花
39
鸡蛋
10

Rank: 15

陆军大校

6#
发表于 2023-11-7 18:49: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968年我从蚌埠客运码头座船到大柳巷(回老家,下船后要步行十华里才能到家,那个时候客运汽车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77

主题

1050

回帖

2051

积分
鲜花
2
鸡蛋
0

Rank: 13

陆军中校

7#
发表于 2023-11-7 19:1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6万平方米有多大面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6

主题

3734

回帖

5645

积分
鲜花
39
鸡蛋
10

Rank: 15

陆军大校

8#
发表于 2023-11-7 19:5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插花 发表于 2023-11-07 19:10
16万平方米有多大面积

260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777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鲜花
257
鸡蛋
80

Rank: 18

陆军上将

9#
发表于 2023-11-7 21:51: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用户0521704 发表于 2023-11-7 18:49
1968年我从蚌埠客运码头座船到大柳巷(回老家,下船后要步行十华里才能到家,那个时候客运汽车很少)

大柳巷在哪里?在五河吗。

十华里是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36

主题

3734

回帖

5645

积分
鲜花
39
鸡蛋
10

Rank: 15

陆军大校

10#
发表于 2023-11-8 13:14: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23-11-07 21:51
大柳巷在哪里?在五河吗。

十华里是多远??

在明光市,以前的嘉山县。十华里就是5公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7

主题

1539

回帖

1万

积分
QQ
鲜花
5
鸡蛋
0

Rank: 16

陆军少将

论坛帅哥勋章

11#
发表于 2023-11-8 20:55: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码头走集装箱了,需要集装箱正面吊的可以联系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