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刚才在路边买水果,一二货买香蕉:“香蕉多少钱一斤啊?” 老板:2块5... 二货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66

主题

166

回帖

465

积分
鲜花
0
鸡蛋
0

Rank: 9

陆军少尉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18 15:5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才在路边买水果,一二货买香蕉:“香蕉多少钱一斤啊?”
老板:2块5...
二货:“去皮吗?”
老板也不是好惹的:“去你MB...”
然后两人打起来了。。。

m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麒麟剑》

m

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中西医精华》』

m

前几年我在昆明时一位熟识的女孩,大学毕业就从农村到昆明打工。别人能偷懒就尽量偷个懒,她却一点滑头都耍不来。到哪家打工,都是当自家的事做。那期间在一家小超市打工,老板为了揽生意,时不时的印些小广告,安排超市的几位女孩上街派发。那几位女孩上街溜了一圈,就回租住的房间打牌。还邀她一起回去。她这人心眼特实,这种事干不出来。每每一个人拿着广告纸,在街边从早发到晚,总是晒得黑不溜秋的回来。
所以她不管到哪儿打工,老板都喜欢她,将店里的钱财帐目放手给她管。没多久就开始当店长,后来又自己开店。一个农村女孩,出来十多年时间,就在昆明买房定居了。当年跟她一起上班的那几个女孩,至今还在联系着,一个个还在东一头西一头地打着工,拿点微薄的工资。几年时间,就天差地别了。人生看似充满偶然与戏剧性,实际上,当年躲在房间打牌与站在街头发广告时,后面的人生之路就已经现出端倪了。
王凤仪先生年轻在周姑父家干活时,与打头的王老四一起锄地。王凤仪先生干活不惜力气,锄得特别细致。而王老四马马虎虎的、草草了事。过了些天再看,王凤仪先生锄过的地,苗子长得又黑又壮,王老四锄过的又黄又细,一垅高一垅低。到秋天打的粮,就差的更多了。王老四对他说:“我看你还是马马虎虎算了,管他草多草少,打得粮食多少,反正我们为挣工钱是真的。”王先生说:“你想错了,我才是真挣着了,你赔得多啊!”
当时王老四不理解这话的意思。王凤仪先生说:“你的工价比我多一倍,我做的活多,你做的活少,就是我有余,你不足了。你这样对自己是亏了良心,对东家是不忠,对老天爷是亏了天理。若是为做活时不尽力,亏了这许多道,我可不干!”
三十年后,这话不幸应验了。那时王凤仪先生在东三省办义学,已是名满天下。那次他在朝阳火车站下了车,当地戴县长同许多人在车站欢迎。当年打头的王老四,也在人群里看热闹。他一看是王凤仪先生,便挤出人群对他说:“你不是王老二吗?”王凤仪先生说:“是啊!老打头的你好啊?”他说:“好什么,现在连扛活都没人用了,还打什么头,天天卖零工度命。你可真好了!”王凤仪先生说:“我不是现在好的,咱们俩一起铲地时,我就好了。当年我和你讲的话,你还记得吗?”同样是这些道理,当时完全听不进去。等历尽一世艰辛,再明白过来时,已经是迟暮之年!!!
天之道,从来都是在无形中达到动态平衡的!!!
福田无处不在,根子就在当下的起心动念之中!!!

m

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把《参同契》看成是化学、地球物理、天文等等学问的重要源头!!!
这一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
古今以来,尤其是讲修道的神仙之学,要炼丹法,要返老还童求得长生不老之术,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哦。
不仅如此,它可以说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很多相关学理,都来自这本书。
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往往忽略了这一本书,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实在很难研究啦。
书名为什么叫做《参同契》???
“参”就是参合,“同”就是相同。
怎么样叫做“参同”?
简单地说,就是参合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融于一炉。
这三种学问就是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
《易经》上再三讲所谓的龙,孔子是非常佩服老子的,弟子询问他,老子在你心目中究竟如何评价呢?
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够飞,鱼,我知道它能够游,兽,我知道它能够走,至于龙,我知道它能乘风云上天,而老子他就像龙一样。
我们古代所讲的龙不是西方神话的龙,更不是已经绝种的恐龙。
我们这个龙是四栖动物,能够飞,能够游泳,能够陆地上走,能够钻山入洞,能够变大,变成宇宙那么大,能够变小,比一根头发还要小。
所以龙所象征的就是“隐现无常,变化莫测”,也可以说不可测哦!!!
这个《参同契》也像龙一样深不可测哦!!!

 蚌埠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