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21-6-21 11:15 编辑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这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之后开始转折,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节气,夜最短、昼最长的日子, 自此而盛夏。 夏至时令, 往往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 也标志着一年近半。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
人们从夏至这天开始 通过数“夏九九”来记录温度的变化
夏至的饮食,要以清热消暑、生津止渴为主,比如绿叶蔬菜和西瓜、桃子等水分大的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
夏至吃面,也是种时令习俗。中国民间就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这一日,各地吃得热闹。“冬至饺子夏至面”,老北京有吃面的传统。在江苏常州、无锡,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南京的吃豌豆糕,山东的吃凉面条。陕西的咥面食,吃凉粽。在广东,吃荔枝,喝凉茶。湘南的还要吃夏至蛋,意为“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夏至三候:
初候,鹿角解。鹿属阳兽,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落也。
二候,蜩始鸣。蜩即是蝉,俗称知了。此物生于盛阳,感阴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夏至已至,
愿你能赏夏日清宁美景。 愿你在炎暑,有凉风袭人, 愿你在夏日,有良人送爽。 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