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6
- 鸡蛋
- 0

空军版主
|
本帖最后由 蚌论阿哈 于 2018-12-13 09:18 编辑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下降,街头很多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也开始全副武装,将外套反穿以御寒,然而“反穿衣”虽为骑车人挡住了寒风,但却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骑车时双手的灵活性,还存在衣服卷入车轮内的危险,一旦发生意外,被束缚的身体也难以快速处置自救。
小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骑车反穿衣”的内容,结果触目惊心!
而在今年11月底,蚌埠秦集镇南便有一名摩托三轮车驾驶员手被夹在三轮车中的事故发生。
帖文下方网友针对“反穿衣服”这一现象议论纷纷:
网友“笨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网友“liyajun012”:多少年了,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反穿,说是挡风吧,那后面没挡上,反正我不喜欢那么穿,还碍事
也有网友“myradio”表示,天天都看到这样穿的,看来还是注意点好。
在蚌埠街头这种仿佛冬日骑行必备的装备并不少见,小编来到万达广场附近道路,发现路边停放的电动车几乎都配有一个“大花被”,甚至还有车主对电动车进行了改造:夏天的遮阳棚摇身一变,加了两片帘子变成了“车棚”,配上挡风被,既挡风又防雨,保暖性也十足。
然而交警早就告知光大市民朋友了,在车主们看来十分便捷的装备却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不仅容易误伤行人,对车主本人而言,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血的教训!
蚌埠街头各式各样的挡风被
“由于电动车速度较快,衣服挡住腿部,困住双手,容易在紧急情况下影响骑车人双脚落地,也容易和汽车、自行车发生剐蹭影响自身安全。”“反穿衣”最大的危险在于行车者双手活动空间受限制,影响正常驾驶,反应也变得迟钝,车子在避让或和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很容易引发事故,电动车一旦失去控制倒地,正常情况下在身体即将倒地时,人会下意识地将手臂离开车把,去支撑地面,但外套反穿后双手被衣物死死约束住,无法正常伸出去撑地,并不能成功保护头部和身体其他要害部位。另外,反穿衣时,衣服也容易出现滑落甚至卡进车轮现象,影响骑车的稳定性。
秋冬季节挡风御寒也别忽视了安全,“反穿衣”如作茧自缚不可取。小编搜集了几项既安全又保暖的御寒方式,帮助大家温暖过秋冬。
头部佩戴安全头盔,既保暖又安全
在骑车过程中,尽量戴上安全头盔,但不要全封闭式的。也可以佩戴帽子和围巾,但要避免出现将连衣的帽子翻起戴在头上,并在外面系上围巾的现象,这样行为极易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戴护耳时,应尽量在耳边留个洞,以免造成其他车辆鸣笛时听不见。
上身防风御寒多穿衣,勿将衣服反穿
为了保暖起见,市民尽量多穿点衣服,将衣服的拉链纽扣扣紧,避免风灌入,并戴上保暖手套,切勿在车把手上安装固定的防风手套,否则会影响行车灵活度。
外卖小哥的正确示范
下身挡风用护膝,关键时刻做防护
小小一对护膝保暖度堪比“反穿衣”和“防风被”,且安全系数高,万一在骑车过程中,发生碰擦、翻倒等意外,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说到底,冬季骑电动车,就是把自己穿暖,并且露出眼、耳、鼻和四肢,保证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鼻子能透气,四肢活动灵活,注意观察路况,不要盲目过路口或变道,最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行车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