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 0 次
组织活动: 0 次

- 鲜花
- 0
- 鸡蛋
- 0

陆军少尉
|
蚌埠铁路建设迎来新机遇 | | 2008-10-10 2:02:00 来源: 蚌埠新闻网 | | 蚌埠起于交通、兴于商贸,发展繁荣与铁路建设息息相关,被形象地称作“火车拉来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动车组列车停靠蚌埠站等,蚌埠作为京沪铁路客货运一等站的辐射力得到增强。
经过市委、市政府多年的积极争取,在日前安徽省与铁道部签署的战略合作纪要中,我市铁路建设事业又迎来诸多“利好”,对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和加快城市建设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高铁站扩容:提升窗口形象,拉动新城开发
“下午下班后乘坐高铁到南京,在夫子庙吃过晚饭还能回到蚌埠看22点的晚间新闻。京沪高铁将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既可以想象,也有不能想象的……”
正如这位市民的感慨,京沪高速铁路是当今中国铁路交通史上的飞跃性工程,选择蚌埠作为其中重要一站,为我市提升城市形象,拉近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距离,更好地参与合作分工、吸纳生产要素,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蚌埠是京沪高铁线的重要城市,也是未来京福高铁线上的重要节点,高铁蚌埠站无疑将成为我市对外的窗口。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要高标准建设高铁蚌埠站,提升蚌埠交通枢纽地位,带动孕育中的城市东部新区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高铁蚌埠站建设极为重视,多次就站房扩容问题主动与铁道部、京沪高铁公司沟通,积极争取省里支持,终于被列入今年9月17日在京召开的省部会谈中。省部签署的会谈纪要中明确:同意将高铁蚌埠站站房面积由8000平方米扩大至20000平方米。
高铁蚌埠站扩容,对树立蚌埠形象,优化投资环境,带动城市东部的“高铁新城”开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市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高铁站周边地区,特别是站前广场的规划工作,确保与高铁项目同步建成,为建设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高铁新区”奠定基础。
京沪高铁经过淮河后,将径直穿越我市东部的龙子湖地区,从北向南依次与胜利东路等多条既有和规划道路相交,除东海大道按城市道路上跨铁路设计外,其余均为铁路按规划城市道路宽度和净高要求跨越城市道路。考虑到高铁蚌埠站东西两侧人员出行和其它基础设施的贯通,我市就优化设计方案积极与设计单位协调。目前,设计单位已同意在蚌埠站南北两侧各预留一处净宽16米、净高4米的下穿通道,极大方便了站区东西两侧的联系。
水蚌线外迁:畅通城市交通,拓展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市区铁路专用线对市区道路的分割,备受市委、市政府和各界关注。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张,特别是龙子湖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现有水蚌线姜桥至蚌埠段南北纵贯城区,对城市分割日益加剧,城市建设与铁路发展的矛盾突出。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我市共有13条东西向城市道路与水蚌线交叉,而目前仅有东海大道等少数道路实现了低水平立交,大部分道路都无法实现贯通,严重影响城市东西向交通。
多年来,我市先后有两版城市总体规划均提出,将现有水蚌线姜桥至蚌埠段外迁,缓解城市建设与铁路发展的矛盾,改善城市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带动土地升值。随着京沪高铁、合蚌客运专线的建设和水蚌线电气化改造的实施,为推进水蚌线姜桥至蚌埠段外迁提供了有利时机。
我市经过初步论证并取得上海铁路局的支持后,正式向铁道部行文,要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将水蚌线姜桥至蚌埠段外迁工程纳入水蚌线扩能改造项目一并实施。
经过多次衔接与争取,在近日的省部会谈中,铁道部同意结合水蚌线电气化改造,将水蚌线姜桥至蚌埠段线路外迁。
目前,市有关部门已委托上海铁路轨道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东线、西线两个方案正在商定遴选中。
市铁路办介绍,水蚌线外迁后,与之交叉的13条东西向城市道路将畅通无阻。我市还将继续推进南环铁路专用线建设,力争使城市西部众多铁路专用线早日拆除。届时,长期影响城市道路畅通的铁路道口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合蚌客专建设:南下快速通道,提升枢纽地位
9月17日安徽省与铁道部签署的战略合作纪要中明确:尽快开工建设合蚌客运专线。
合蚌客运专线基本沿既有的水蚌线和淮南线走行,正线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为97亿元。针对前期确定的“设计时速200公里,并预留300公里的速度能力”,省有关部门正与铁路部门积极协商,以期进一步提高设计时速。
合蚌客运专线是连接京沪高速铁路和沪汉蓉铁路的快速通道,也是北京至福州高速铁路的组成部分。合蚌客运专线建成后,不仅打通了合肥北上的快速通道,也构筑起我市南下武汉、广州、福州的快速通道。
京沪高铁和合蚌客专同步建成后,将使我市进一步提升客运交通枢纽地位,实现蚌埠至合肥40分钟以内,至南京1小时以内,上海、杭州2小时以内,至北京、武汉3小时以内。
据市铁路办介绍,安徽省和铁道部将共同推动合蚌客运专线建设,力争10月份获得可研批复报告,年内重点工程开工建设。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