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标题: 寒假让孩子干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7 13:54
标题: 寒假让孩子干什么?
寒假即将来临,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可能又在为在寒假为孩子安排一个什么样的寒假生活,而让孩子有意义的度过而费尽心思。

  在这一个寒假,我决定教自己的孩子读《大学》。教一个孩子是教,教许多孩子也是教。而且,听孩子们读书,尤其是国学经典真的是一种享受。

  所以,我在这里发帖倡议: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不妨让您的孩子跟我一起读书。

  报名条件:学生

  报名时间:即日起截止到2010年元月13日

  报名方式:电话报名,并提供孩子的真实姓名和就读学校

  学习费用:0

  报名电话:13855200252  卢畅
作者: 陌歌-尽微    时间: 2010-12-27 14:32

很好
作者: 上有老下有小    时间: 2010-12-27 14:34
这个好有意义,可惜孩子中考要补习,顶你。
作者: 叨客    时间: 2010-12-27 15:09
有年龄限制吗?我家的不到8岁,不知小不?
作者: 我决定戒烟    时间: 2010-12-27 15:10
想法很好
作者: 开开心心上班去    时间: 2010-12-27 16:09
请问多大的孩子可以去?
作者: 闲人人    时间: 2010-12-27 16:15
热心人
作者: 喜出望外    时间: 2010-12-27 16:29
有卢老师带着读国学经典,这个冬天不会冷了。
作者: 心静自然凉    时间: 2010-12-27 16:49
让孩子好好休息休息吧!
作者: 闲人人    时间: 2010-12-27 20:47
回复 11# 自由飞翔


     你这个人真没法说你,你也看看什么帖子,你的思想别人没法改变你,你也没必要让别人和你一样。
作者: 闲人人    时间: 2010-12-27 21:00
回复 13# 自由飞翔


    人家做好事,教育下一代,你在这散布你的思想是何用意。你是让老师向下一代都来传播你所谓的“民主理论”。
作者: 止战之殇    时间: 2010-12-27 21:48
其实我们心里都有矛盾
社会上的阴暗面到底需不需要让孩子知道
不让知道的话,孩子就成了呆子
知道的话,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也无法预测
很难
看百家讲坛,讲弟子规就讲的很好,古代中国人真是很聪明
现在诶  算了吧
作者: 止战之殇    时间: 2010-12-27 21:51
没注意看回帖,貌似有人需要治疗一下,最起码带个笼子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0:46
回复 5# 叨客 可以。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就可以了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0:52
个人观点:  "国学"热并非一件好事,传统文化的熏陶会使人认命于专制而远离民主,中国最迫切的就是民主思想的启 ...
自由飞翔 发表于 2010-12-27 20:41
孔子说:仁者爱人。如果爱就是专制的话,我愿意终其一生活在专制之中。
人人都有自己 的价值观,人人都用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大家就各用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生活吧。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0:54
回复 7# 开开心心上班去 因为读的书目是《大学》,适合小学生以上的年龄的孩子读。所以,七、八岁以上的孩子比较合适。

作者: 叨客    时间: 2010-12-28 11:06
回复 18# 卢畅


    太好了!我给儿子报名。回头电话联系,卢畅大姐。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1:09
回复 14# 闲人人 呵呵呵,虽然别人可能认为我是在做好事,但是我自己不是这么认为。
最近在杏山小学支教,其中有两个小男孩总是把腿放在桌子上,相互之间总是讲话。下课时,我一把抓住他们俩,说要问他们一个问题。我问他们的问题是:在家里是父母听他的话,还是他听父母的话?他的回答和我预想的一样:在 家里他们是老大,他们的父母都要听他的。
试想:一个从小在家都不尊敬父母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尊重师长吗?将来走上社会能够尊重上级吗?
其实我做这件事情,就是想探索一下:虽然只是一个寒假,但用心来读圣贤书的孩子,能否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我也会在和孩子们共同的学习中,更深层次的体验《大学》的精髓。因为,我们古人的书,实在是不只是让人背诵,更重要的是要让人践行。
作者: 我爱我老婆    时间: 2010-12-28 11:17
学习犯罪,以后好进去改造!
作者: 闲人人    时间: 2010-12-28 11:20
回复 22# 卢畅


    卢教师是个好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者: wuyan0099    时间: 2010-12-28 11:21
地点????看看离的可近?
作者: liujun1974    时间: 2010-12-28 12:30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御品茗茶    时间: 2010-12-28 12:35
卢老师是个热心人。支持!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2:46
回复 25# wuyan0099 地点没有定。到时候我会根据参加的人数来找地方。然后再帖子里通知大家

作者: 我是风feng    时间: 2010-12-28 13:22
支持楼主!请问教学时间和地点现在能确定吗?我很想让我儿子参加!
作者: 我是风feng    时间: 2010-12-28 13:25
11#
发表于 昨天 20:41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你知道陈寅恪,如果你知道辜鸿铭,如果你知道刘文典、沈从文、林语堂,也许你会改变你的观点。
也许,也许你真的不知道!
作者: xinguo    时间: 2010-12-28 14:04
我想说 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吧 不要再读书了
作者: zjq    时间: 2010-12-28 14:05
对,不要再给孩子压力了,打八十分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5:44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读书的真正意义是给孩子乐趣而不是压力。
所以,我只教孩子读书,而且最好是让孩子把读书当玩。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15:46
古往今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不知道害了多少读书人。
其实,真正的读书人是把读书当做乐趣的。真正的读书人是边读书边践行。
作者: 折翼    时间: 2010-12-28 19:32
我也来报个名。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1:04
回复 35# 自由飞翔 爱学就学,不学则罢。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1:04
回复 37# 折翼 欢迎!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1:06
地点正式定下来了:
一中西侧100米农行楼上,三单元七楼西户(老蚌埠日报社对面)。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1:06
地点正式定下来了:
一中西侧100米农行楼上,三单元七楼西户(老蚌埠日报社对面)。
作者: 天路    时间: 2010-12-28 21:08
卢老师是个热心人。支持!
{:8_415:}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2:05
卢老师是个热心人。支持!
天路 发表于 2010-12-28 21:08
呵呵呵,其实是想做一个至私之人罢了
作者: 哨骑    时间: 2010-12-28 22:13
就怕孩子不懂 还是支持卢姐
作者: 数学家诗人    时间: 2010-12-28 22:20
貌似免费的嘛
作者: 数学家诗人    时间: 2010-12-28 22:26
11#
发表于 昨天 20:41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你知道陈寅恪,如果你知 ...
我是风feng 发表于 2010-12-28 13:25



    辜鸿铭从种族上一半葡萄牙血统,仍然是正在新学的角度上批判国学的,从做张之洞秘书的时候就是鄙视清国文化;林语堂更是如此,直接以美国人自居,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和the importance of life就进一步批判了国人的迂腐和封闭,而且这两本书在大陆的简体中文阉割版,还部分程度上扭曲了作者的本意。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2:40
回复 44# 哨骑
呵呵呵,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求甚解,不妄作评论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8 22:43
回复 46# 数学家诗人 我们只是我们自己而已,可很多时候我们连我们自己也不了解呢。

作者: 我是风feng    时间: 2010-12-29 08:15
发表于 昨天 22:26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昨天 20:41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你知道陈寅恪,如果你知 ...
我是风feng 发表于 2010-12-28 13:25



    辜鸿铭从种族上一半葡萄牙血统,仍然是正在新学的角度上批判国学的,从做张之洞秘书的时候就是鄙视清国文化;林语堂更是如此,直接以美国人自居,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和the importance of life就进一步批判了国人的迂腐和封闭,而且这两本书在大陆的简体中文阉割版,还部分程度上扭曲了作者的本意。
~~~~~~~~~~~~~~~~~~~~~~~~~~~~~~~~~~~~~~~~~~~~~~~~~~~~~~~~
很高兴可以在这里探讨这些问题,我举例辜鸿铭的依据是:“关于辜鸿铭的国学,日本汉学家清水安三博士有段颇见心得的看法:“辜鸿铭的国学功底在于具有高瞻远瞩地批判、理解中国思想的眼光,他探究其精髓、特征及伟大功绩之所在,并指陈它的缺失,是相当充分的。在比较衡量西方文化及其思想的领域中,他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他并非纯粹的国学家,但他只要具备理解、批判中国文化并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能力,就足够了,因为除此之外的研究,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  
作者: 干扰素    时间: 2010-12-29 10:00
报名时间:即日起截止到2010年元月13日
作者: 水中明月    时间: 2010-12-29 10:09
我中午问一下女儿,让她也去哪里学习,是上半天还是。。
我家女儿太爱玩了,8岁,二年级。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9 14:58
回复 52# 水中明月 半天。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读书玩。

作者: 老茶炉    时间: 2010-12-29 15:46
寓教于乐而不是寓教于播,现在孩子天性好玩好动,你用填鸭式教育不会让他坐满45分钟,应该在开课前设计些游戏,根据课文一些精彩内容以分组形式2-3人为宜,扮演角色组成一个小话剧,也可以让同学自己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想象发挥人物,可以不拘泥于文中内容活学活用为主的情景剧,增加同学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把枯燥的课文加以灵活和趣解。

也可以选取当前一些事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主旨意义,从而可以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及对事物的判断力。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29 18:31
回复 54# 老茶炉 我的宗旨并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孩子爱读就读,不读就玩。没有教学目标,读书不就是玩吗?

作者: 安然123    时间: 2010-12-29 19:35
我们在中心花园小区内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班”已经办了有大半年了,主要是教授给孩子们《论语》《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古代诗歌》等国学经典内容。现在班级里的孩子已经可以熟读背诵三字经和50首古诗词了!卢老师和各位家长如果有兴趣可以带孩子来一起学。我们聘请的蚌埠市作家协会资深会员,作家,安徽省散文家协会资深会员,还有对国学经典颇有研究的小教和幼教老师上课,寒假班正在招生!若有兴趣,可以跟帖留言或者发站内短信联系!
作者: 将军肚    时间: 2010-12-29 19:37
个人观点:  "国学"热并非一件好事,传统文化的熏陶会使人认命于专制而远离民主,中国最迫切的就是民主思想的启 ...
自由飞翔 发表于 2010-12-27 20:41


今年3月,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五千年来积累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作者: yszheng    时间: 2010-12-29 19:47
现在的孩子很累
作者: 将军肚    时间: 2010-12-29 19:47
辜鸿铭从种族上一半葡萄牙血统,仍然是正在新学的角度上批判国学的,从做张之洞秘书的时候就是鄙 ...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10-12-28 22:26



    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我不知道这样评价日本人是否合适,但我相信在中国生活过的诸位都会 同意上述对中国人的判断。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示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那么,中国人又是如何具备了这种同情的力量的呢?

  我在这里冒昧给诸位一个解答──或者是一个假设。诸位愿意的话,也许可以将其视为中国人具有同情力量的秘密所在。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 ──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对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人实际 生活中表现出的一般特徵,来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 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 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相反, 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 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 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 ,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举例来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儿 童时代的记忆力要强过成年后的记忆力。因为儿童就象中国人一样,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 ─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 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 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徵。中 国人的礼貌虽然不象日本人的那样繁杂,但它是令人愉快的。相反,日本人的礼貌则是繁杂而令人不快的。我已经听到了一些外国人的抱怨。折衷礼貌或许应该被称为排 练式的礼貌──如剧院排戏一样,需要死记硬背。它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的礼貌 。事实上,日本人的礼貌是一朵没有芳香的花,而真正的中国人的礼貌则是发自内心 、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名贵香水般奇异的芳香。

  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 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象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 刻板。实际上,中国人的毛笔或许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的生活,所以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即作为一个有着那么悠久历史的伟大 民族,中国人竟然在许多方面至今仍表现得那样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 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 ,就中国人的智力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 中国人只取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 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 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加以表达的。

  象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表一类的 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如果说统计图表和抽象科学只引起了中国人的反感, 那么欧洲人现在所从事的所谓科学研究,那种为了证明一种科学理论而不惜去摧残 肢解生体的所谓科学,则使中国人感到恐惧并遭到了他们的抑制。

  实际上,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并非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有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都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一样,欧洲 中世纪的基督教徒们也同样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马太·阿诺德就说过:"中世纪的 基督教世人就是靠心灵和想象来生活的。"中国人最优秀的特质是当他们过着心灵的生活,象孩子一样生活时,却具有为中世纪基督教徒或其他任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族 所没有的思想与理性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因此,我们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不如说她是一个永远不衰老的民族。简言之,作为一个民族,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就在于他们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真正的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这样一种人。 简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人之思。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中国人永远年轻的秘密又何在呢?诸位一定记得我曾经说过:是同情或真正的人类的智能造就了中国式的人之类型,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国人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这种真正的人类的智能,是同情与智能的有机结合,它使人的心与脑得以调和。总之,它是心灵与理智的和谐。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辜鸿铭 著 \黄兴涛 宋小庆 译)

  
这是《中国人的精神》(节选)你读过吗?
作者: 将军肚    时间: 2010-12-29 19:52
不好意思,我还真知道,他们的文章我也读过不少.
但我更欣赏的则是鲁迅,柏杨,李敖,龙应台等等有血 ...
自由飞翔 发表于 2010-12-28 18:27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请问你辜鸿铭有血性吗?
作者: 白眼狼    时间: 2010-12-29 20:05
寒假是孩子的,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要培养孩子自我安排时间的能力啊。
作者: 数学家诗人    时间: 2010-12-29 23:34
回复 59# 将军肚

I didn't say that I'd read his articles, but lingyutang's.

the articles you pasted is just a translated version, which means that Gu hongming didn't write this in Chinese as an original version, to some extent, a translated version,eapecially translated to simplified Chinese, was propably to be modified for the sake of political propoganda.

For another thing, all examples and arguments cited in his articles was based on the society of mid-19th century, while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time, for some simple reason:

Almost no foreigner prefers China to Japna, of course, except pakistan and north korea.
Nearly all occidental people are more polite than native Chinese, who treat stragers as enemies, abuse enviroment and maltreate animals.
作者: 数学家诗人    时间: 2010-12-29 23:36
回复  将军肚


    辜鸿铭这个奇材,他语言能力和他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有关。也和他的天智有关,但是他的 ...
自由飞翔 发表于 2010-12-29 21:44


you should replace 伊藤博文 with 福泽渝吉, the later is a more precise equivalent of Guhongming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30 20:02
讨论自由,报名自由。
个人各取所需。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31 14:22
还有报名的吗?
作者: 闲人人    时间: 2010-12-31 17:00
好帖要顶。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31 20:27
好帖要顶。
闲人人 发表于 2010-12-31 17:00
感谢闲人人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10-12-31 2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0-12-31 20:43
顺便说一下:
成人的读《大学》的读书会,元月3号下午两点半在我的工作室第一次活动。
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起来读书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10-12-31 2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XB    时间: 2010-12-31 21:03
刚才给你打过电话,我们报名!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11-1-1 14: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定要幸福    时间: 2011-1-1 15:21
感谢卢老师,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一定给送去读读国学经典!
为什么近代还有几个大师级的人物   因为那时候还学国学

而现在的所谓作家  所谓学者  大多都是混口饭吃!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历史中能留存下来的必是经典!

暑假寒假,家里的孩子无非是写点寒假作业之后就无所事事!

有那个空余时间让他们坐在电脑前遭辐射,去模仿一些现下非主流脑残的思想!何不让他们被我们国家的厚重的思想熏陶一下呢!

至少要让他们知道,中国不光地大物博,不光人口多,世界上也不光有什么韩剧,网络游戏,和几个脑残的歌星!

学过国学经典的人  思考方式是不同的。

前面有人说所谓的民主!  那么告诉你们,在中国的古代,并不像现代所说的那么残酷!

执政者需要用所有一切能用到的手段来告诉你!现在比原来好!

如果让你知道了以前的好  现在是不好的,  你还愿意继续这样下去吗? 社会还能稳定吗?

各位父母  你们是愿意看着自己的的孩子有思想的过自己的生活,还是愿意迷迷糊糊的过路人甲的生活呢!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11-1-1 15: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1 20:31
有一次有人孔子:如果有一个人,他所有的乡邻都说他是一个好人,这个人是不是就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呢?
孔子则回答说:不如好人说他他好,坏人说他坏
事实上,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人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肯定是多样的。
无论哪种观点,我个人都认为对我大有裨益。感谢各位!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11-1-1 20: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1 22:00
回复 72# 浴火重生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将来是否会遭到孩子的抱怨,那么父母对孩子的爱还算是无私的吗?
作者: c96ak47    时间: 2011-1-2 01:02
(houzi171)
作者: -Only.墨墨    时间: 2011-1-2 02:07
不错哦 其实我也想去 不过我已经上班了。。。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2 10:46
回复 75# -Only.墨墨 三号下午两点半有成人的读书活动。在科学宫东交行七楼

作者: 信步游    时间: 2011-1-2 16:33
卢老师在无私奉献。那些无聊的人可能到一边去,别破环了这圣洁的地方。
作者: 半空中    时间: 2011-1-2 16:35
好事,,,,
作者: 浴火重生    时间: 2011-1-2 1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o妈妈    时间: 2011-1-3 14:50
我家孩子读五年级,学校低年级组织读过《三字经》、《论语》什么的,后来就没有读过了。
回来我问问他,征求下他的意见。
作者: landaiwudi    时间: 2011-1-3 15:10
换成我 我会跟我的孩子做朋友 只要他不做违反道德的事 我都不会阻碍他 寒假 孩子们想做什么呢?
不 要去约束他们 除非你希望他们的将来和你一样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3 21:31
认真拜读所有朋友的跟帖。
同时也提醒所有信任我的朋友,我也有可能是居心叵测者。
作者: mcfeng    时间: 2011-1-3 22:25
热心人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5 15:07
不断接到一些朋友的电话。看来还是有一些与我志同道合的父母亲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孩子的成长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5 15:16
可管的?
cainiaoniao 发表于 2011-1-5 15:08
什么意思?是问我是否帮你报销的费吗?很肯定的回答:不报销
作者: 卢畅    时间: 2011-1-6 15:59
让更多的人看到
作者: 我是风feng    时间: 2011-1-6 16:05
卢老师你收到我的短信了吗?




欢迎光临 蚌埠论坛 (http://www.ahbb.cc/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