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标题: 【二十四节气——霜降】恍然暮秋至,静候冬日来 [打印本页]

作者: 蚌论咖喱    时间: 2023-10-24 08:43
标题: 【二十四节气——霜降】恍然暮秋至,静候冬日来
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23-10-24 08:47 编辑

《赋得九月尽》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 下载次数: 2)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通常会在每年公历 10 月 23 日前后。棉白万顷采收忙,几份凝结始霜降。霜降,意即天气渐冷,初霜始现的意思。这是属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去冬来,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从气象学上说,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而把一般在来年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叫作“晚霜”或“终霜”。有些地方也俗称早霜为“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在农事方面,经过“霜打”的一些果蔬,其味道也往往变得更加清甜可口,如萝卜、白菜、红薯、柿子等。


《泊舟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正所谓“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降时节,农民也迎来大秋作物最后的播种与收获。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也已扫尾,部分农地将进入冬闲时期;而南方却迎来“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等正当收割。霜降时节的农事,在乎“适时”二字:如红苕收挖,收获过早易影响作物个头产量,收获过迟则易受冻害、不易贮存;其间,还要配合浇水熏烟、耕翻施肥等技巧,尽可能减少霜降冻害。棉农力争在霜降前采摘“霜前花”,在秋日中翻晒、缝制厚衣棉被,以御冬寒。农人代代积累的经验智慧,交织成霜降时节闪烁的光彩。


壮美的秋景、丰富的物产,也孕育了内涵深远的民俗文化。霜降时节,我国各地秋叶渐红,绘就一幅五彩斑斓的瑰丽画卷;山林之间,更有“霜打菊花开”的盛茂气象,作为“延寿客”、不老草的菊花,为暮秋增添了勃勃生机。因此,人们在霜降节气登高望远、赏枫观菊、吟诗作对,极具风雅韵味。此外,有民谚云“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正值秋冬之交,也正是人们“贴秋膘”、食补品的好时节。这天民间有煲羊肉、吃牛肉的食俗;在许多地方,人们有吃红柿子的习俗,一则御寒保暖、补筋健骨,二则清热润肺,防止冬天唇干、流涕;山东地区的人们霜降喜食白萝卜,以下气入肺,解腹胀之围;在闽台民间,则有吃鸭肉的习惯,肉质壮实、鲜嫩肥美的鸭肉,成为润燥祛火、补充营养的餐桌佳品。


除食俗外,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些地区也有在霜降日扫墓、祛凶的习俗。《清通礼》有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在广东高明地区,还有“送芋鬼”的习俗,人们用烧红的瓦片烤熟芋头,再将瓦片丢至村外,利用大火辟凶祈祥。多彩的民俗,承载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向往,也为清冷的霜降节气带去了数不尽的人间烟火。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在露结为霜、天色苍茫的深秋美景下,

愿君在万里霜光中追寻流云新月,

更在半盏暖酒中觅得心之所向。


作者: 庄主之友    时间: 2023-10-24 09:10

作者: 阳光明亮    时间: 2023-10-24 09:56
快了。
作者: anhbblb    时间: 2023-10-24 10:31
秋去冬来了
作者: 三星照林    时间: 2023-10-24 12:01
《霜降》
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
弦惊翰苑失鸳鸾。




欢迎光临 蚌埠论坛 (http://www.ahbb.cc/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