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论坛
标题:
立秋后天气愈加寒冷,衣服单薄的我,想添置一件棉衣,怎奈囊中羞涩... 刚才路边卖
[打印本页]
作者:
南若柔♀
时间:
2022-10-11 09:39
标题:
立秋后天气愈加寒冷,衣服单薄的我,想添置一件棉衣,怎奈囊中羞涩... 刚才路边卖
立秋后天气愈加寒冷,衣服单薄的我,想添置一件棉衣,怎奈囊中羞涩...
刚才路边卖衣服的大妈问我:“孩子很冷吧?要一件大衣吗?”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穿上大衣,我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不让好心的大妈,看到我的软弱,我转身飞奔...
好心的大妈在身后大喊:“孩子。。。钱。。。钱。。。”
一件大衣已经足够了,我怎么还能要您的钱呢。。。
m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斩业刀》
m
『〖【荒野龙鳞·华夏铭文·古宋国·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m
为了小孩上学方便,前几年我堂姐一家从农村举家搬迁到县城来住。堂姐夫只会种地,别无所长。在城里不比乡村,打开门就要用钱。刚开始堂姐夫在外做点零活,后来因为帮人安装太阳能,兼而学会了水管安装与维修。就凭此一门薄技,在县城里也算是找到一条活路,而且生意一直很好,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县城里做这一门手艺活的人非常多。做的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但他的生意之好极为少见。原因在于他这人厚道,帮人做事尽心尽力,取利适当。
前两年有一次,他在我家过端午节,刚端上碗没吃两口,有人打电话过来,说家中水管爆裂。他接到电话,饭也不吃了,放下碗就骑摩托车出去了。弄了一个多小时他才回来,才接着把那碗饭吃完了。他说人家等着过节,做不成饭了,能不赶紧去帮人弄好吗?他有这份心,我想这家人及他的所有熟人亲朋的活都不可能再请其他人做了。所以堂姐夫不管到哪里做事,做完一家就有另一家,到一个地方,能做一两个月走不掉。
我经常出差,但很少到车站旁边的餐馆吃饭。前年有一次,在汽车站门口一家餐馆吃早餐。端上来的米粉,大冬天的都几乎不冒热气,差不多是没煮。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吃早餐,根本不存在时间问题,他们是根本不在意顾客的感受。反正是外地人,只要端上来了,不敢不给钱。他们认为都是坐车的人,都是过路客,大部分一辈子也来不了几次,不宰白不宰,做好才是傻冒。所以车站旁边的餐馆很多都是冷冷清清。在人流量那么大的地方,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冷清,也是要有天分的。当然也见过做得好的,十多年前我在兰州火车站出站口左侧见过一家拉面馆,做的是正宗的兰州拉面,非常地道,每次到那家店都要排队,但大家都愿意等,而没人去旁边冷清的餐馆。在车站开餐馆,同样回头客非常多。如果没有,是他自己把生意做绝了,自断财路。
很多人开个店子,生意还没开始做,就先想着如何坑人,这种生意是做不下去的。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傻到哪里去。再一方面,因果无处不在。你漠视顾客,自然很少有人愿意光顾你的生意。你坑害顾客,人家也许惹不起你,但还有个因果在等着你,你自问玩得过因果吗?
当年胡雪岩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时,刚开始招掌柜,前后看了四个,无一不是生意精,眼中只有利字,谈话之中,利润最大化是唯一的目的。开中药铺子与其它生意不同,那是关乎健康乃至人命的。比如麻黄这味药,必须放三年才能用,熟地需要九蒸九晒才能达到应有的药效。这些方面如果偷工减料,比如地黄不深加工到这个程度,做成六味地黄丸,根本没有人能看得出来。如果利字当头,那是拿人命在开玩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胡雪岩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所以第五个先生做良心药的理念与他一拍即合。宁愿少挣钱,不挣昧心钱。“胡庆余堂”这个招牌就取自《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同仁堂药店门口的对联说得更明白:“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修合指加工药材,这个过程虽然不会有外人看见,但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应对得起天地良心。正是有这份心,这家药店才能成为金字招牌、百年老店。
很多人存在一些错误的经营理念,认为无奸不商,不说假话、不坑人就挣不了钱。这是小商小贩、路边摊儿的错误观念。抱定这种想法,这生意就注定做不大。稍高一点层面的商界,不是这种思路的。在我交往过的商界朋友中,诚笃之人往往是无往不利,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帮助,愿意与他合作。而奸滑之人,刚开始咋咋呼呼弄得挺热闹的,玩不了多久就人人生厌,最后弄得收不了场。韩非子言:“巧诈不如拙诚。”老聃之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憨山大师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这个世界看起来都是嚷嚷不休的聪明人在说话,实际上却是低调实在的好人在得真实惠!!!
欢迎光临 蚌埠论坛 (http://www.ahbb.cc/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