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儿 发表于 2017-5-18 08:47
消息满天飞的时代,一个礼拜后人们就会淡忘这件事情。生活也将回归原有的轨道
jianzaiji 发表于 2017-05-18 09:01
是啊,好多事人们讨论,并不是真正关心,也不是同情受害者, 只是把它当做谈资而已
大栗色兔子 发表于 2017-5-18 08:55
媒体互联网对事件的报道,已让此人“家喻户晓”,法律处罚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有差距,但他日后的行为一定暴露 ...
雨过晴初 发表于 2017-5-18 08:51
为什么不扩大下去?这种人继续做老师就是对所有孩子不负责任。顶起来
拾荒 发表于 2017-05-18 09:08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
相信法律的公正,
道德的谴责,
生活还要继续,
不要让孩子在事件中继续被影响
baco 发表于 2017-5-18 09:02
违法犯罪的成本越低,越是对广大守法公民的不负责任
qman01 发表于 2017-05-18 09:17
俺就像知道叫夏老师隔着衣服摸摸法官孙女的屁股,法官能不能淡定滴讨论法律
519865009 发表于 2017-5-18 10:50
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希望其可以改邪归正。
小楼夜东风 发表于 2017-05-18 12:06
随着公安机关处理意见的推出、败类的臭名远扬,事情爆炸性效果已经随着时间渐渐消散,大多数人已经慢慢由感性回归理性。虽然还有些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仍然在摇旗呐喊,然而事情最终会走向理性的终结。反思失误,亡羊补
欢迎光临 蚌埠论坛 (http://www.ahbb.cc/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