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桃花源(之一)——以前的日记,和网友分享
本帖最后由 守合同重信用 于 2012-7-13 00:21 编辑终于,慢下来了。不仅是工作的节奏,更是生活的步伐和心绪的流速,这种慢生活是向往自由和安宁的人的渴望,就像曾经读过的一篇博文“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所叙述的,我们已经承担不起那飞奔的高速列车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浮躁和精神的苍白,当然还有超负荷的压力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此刻的我便是如此——近来,工作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再加之所遇非人,诸事不顺,已然心情大坏,身心疲惫到极致。如此境况下,休个长假,诊病、安养,既是无奈之举,更是心向往之。无论如何,这十几天,总算可以不再行色匆匆,能够慢慢地、细致地做做家务,静静地读读书,和家人聊聊天,谈谈一切令人轻松愉快的事情,享受家庭的温暖和舒心,告诉家人他们在我心中重要的位置,告诉他们我天生不是工作狂,我爱家庭,爱生活。恰如前天那个夜晚,柔柔的灯光、满桌的佳肴、醇香的美酒、温馨的祝福,把款款深情全部寄托在这个结婚纪念日的美好时刻,浓浓的家庭温情真让人深深感受人生的意义,发自肺腑说声:生活真美。除了陪伴家人,还出外尽情享受春日里让万物复苏的温暖阳光。独自骑行,离繁华喧嚣的都市不远,竟然发现了一处桃花源般的胜地,欣喜之情,难以言表,看看照片吧,手机拍照,效果差强人意,但那意境应该拍出了大半…… 远处粉墙黛瓦,近旁溪水潺潺,仿佛置身于皖南古村落之中。实际上,这大禹会诸侯之地,也许是比皖南古村历史更为悠久的人类聚集,沧海桑田,人世变迁,已让人难以再找寻那曾经的辉煌,只有在经过村中的小径时,那虚掩的窗内传出的低低私语,仿佛还在诉说着禹王治水的丰功伟绩。这些大禹的后裔们应该不会忘记先辈的历史,口口相传的不仅仅只是神话传说吧?走过村头,回望粉墙上的那扇小窗,感慨唏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往事在那虚掩的窗后隐藏的该有多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微风没有送来笛声,笛声在我心中,悠扬、舒缓……
麦田、荒草、山包、蓝天,简单而普通。在我眼中,从路边铺向山脚的碧绿绒毯,如此生机勃勃;承载了一季严冬苦寒洗礼的金色荒草,那样厚实深沉;黛色远山,庄严凝重;蔚蓝天空,深邃悠远。这浓浓的油彩,是谁的杰作,千百年的历史是否就在这每年一次的描绘中记载传承。
换个角度,有孤零零的一座坟包,旁边两棵不足手腕粗的小树显示墓主离世并不久远。没有祭品,没有鲜花,或许是因为清明节尚未到来,但是连墓碑也未见,似乎说明家境的普通与贫寒。 沿着小路从墓边经过,不禁涌起一丝敬意。这里的村民生于斯,葬于斯,安眠于生养自己的土地,沉睡在劳作一生的麦田,延续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诠释着生命的轮回,谁能说他们不是幸福的族群呢? 希望你们的平稳安静没有因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而受一丝惊扰。
透过大片的石榴树林,远远看到了那碧波荡漾的一片,穿过树林时,想那6月榴花胜火的景色必定美不胜收。终于来到湖泊近前,这条小径,是通向水边的必由之路。路边虬枝,尚未染绿,树下青草,却已生机盎然,几朵黄花,年复一年充当着早春的信使,摇曳的舞姿诉说着春天到来时未必只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种意境。
找到那条小径,全靠这位牧羊老人的指点。老者热情、淳朴,古铜色的脸庞,刻划了一道道岁月的印痕。拄着放羊的鞭子,如数家珍般地向我讲述着这里的风土人情,讲述着那片湖泊的形成。湖泊本无,山中清泉汇集山坳,村民筑坝蓄水,遂成大片水面。山上溪水长流,山下湖泊不干。 临别,拍照留念。上传照片,未经老人许可,如涉及肖像权,先请您老原谅。 告别后,夕阳映照下的老者一直望着我微笑,那笑容稳重而可靠,如同他身后的大山。
很喜欢此刻的景色。夕阳恰在山顶,它的一缕光辉从山上倾泻而下,于是山和树成了剪影,水岸草地镀上一层金辉,清风拂面,空气温润而清新,清澈的湖水在波纹中变幻出绿、黑、金、红诸色,竟让人感觉这湖水有些不真实。
整个湖面呈葫芦形。湖边有湿地,有伸入水中的半岛。这儿,可以独自垂钓,可以凝神思考,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看风景,直到自己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气温正一日高过一日,相信不出一周,这里就会绿草如茵。那时,约三五知己,来此搭帐篷扎营,该是多么惬意。
就选这里了,真是一片天然的好营地。山脚下、碧水边,地势平整、草厚如毯。没有拍下全景,但容纳十几顶帐篷绝不会感到拥挤。白天,可以打打扑克,纵情欢笑;可以倾心交谈,不带面具。傍晚,可以畅饮美酒,引吭高歌,可以笑,可以哭,真情流露,不醉不休。想象那一晚,在宁静的夜色中,我们望朦胧的远山,数满天的繁星,聆阵阵松涛,听湖水拍岸,日间的嘈杂渐渐退去,内心一片恬静空明。我们来在这世外桃源,不为逃避世事,只为近距离接触纯净的自然,只为放下沉重的包袱,只为感受生命的真实,只为打开心灵的枷锁,只为内心久违的安宁,只为体验真挚的友谊,只为拂去遮蒙我心的俗世红尘,只为抒发被冰冷理性的物质世界隔绝了的感情,只为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只为告诉自己生活的真谛不是“闹”,而是“静”,生命的意义不是“争”,而是“真”。让慌张和疲惫的心安宁放松,这是我想要的生活,简单生活(我的网名116381986,呵呵)。
还有几张有趣的照片。这张,手机拍照,曝光出了问题,对岸的小山竟然蒙上一层薄雾寒霜,隐约似冬季的雪景,也许,雪后的小山便是如此吧。
这张,群山环抱的湖泊中,兀自挺立着几棵小树,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这张,环湖小路,曲折蜿蜒,清脆的鸟鸣更显山中寂静。两只野鸡被惊起,扑棱着美丽的翅膀向山上飞去,咯咯的叫声又从树林那边传了过来。去年的金黄落叶还覆盖着刚刚露芽的嫩草,可惜,下周来扎营时,一片翠绿中就看不到这“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了。
夕阳西下,暮色升起,告别时,不禁有些许留恋涌上心头,归来的脚步也渐渐放慢。这感觉很熟悉,每一次户外徒步,无论是东极岛,还是郭亮村,无论是青海湖,还是月亮湾,踏上归途前,总是不舍和失落伴随,总是想找一片心灵的憩园,把心留在那美丽纯洁的地方,寄托在一个桃花源里。但现实永远属于无奈,每一次都还要回到这喧闹的文明世界,尽管这里有纷扰和污染,有矛盾和争斗,有烦恼不安,有身心俱疲。但总要回来,因为,这里有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有我的家,有太多的难以割离。然而,每一次的去来之间,却有大不一样的感受。去之前,内心压着焦灼、烦恼、悸动混合成的大石,被繁杂的千头万绪塞满。在倾听了涛声雨声,看过了草长莺飞、花开叶落、云霞变幻、星移斗转后,心静了,不再被杂质塞满,杂质已然过滤,心的空间业已打开。回来时,真切地感受到我的心竟然可以装下那整个的桃花源。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即便在这热闹的都市,也会陶醉于一处处美景,哪怕仅仅是龙湖的一泓春水,小南山的几枝琼花,鱼缸里悠然的金鱼、枝头上清脆的鸟鸣,甚至蓝天上飘荡的一只风筝,夜空里几点闪烁的星星,都仿佛就是一片宁静安逸的桃花源。离开熟悉的都市,每一次户外徒步,都寻回了梦中的家园。现实中,心无法寄托在遥远的桃花源。但只要打开了心灵的大门,让心平静,为心腾出更多的空间,则我们的心中都会有一片高贵的森林,有一个圣洁的桃花源。心不在桃花源,桃花源在我心中……
写完了,才发现竟然没有提到这美丽的村落究竟是什么地方,位于何处。当然有答案,但还重要吗?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 :victory: 真好,真美!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过往的岁月舒展开来,回忆又成了种味道,温暖的味道! 五月光爱水的鱼 发表于 2012-7-13 08: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过往的岁月舒展开来,回忆 ...
心有所感就写下来,但做不到每天都写,呵呵 {:soso_e129:} 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太多了。。 看见彩虹的狗 发表于 2012-7-13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太多了。。
这地方叫石巷,属于秦集,和怀远县接壤,紧接涂山,北临淮河。 知道生命的美好了吧!! 我是看图的··图很美·· 本帖最后由 LADYGAGA 于 2012-7-13 12:00 编辑
守合同重信用 发表于 2012-7-13 1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地方叫石巷,属于秦集,和怀远县接壤,紧接涂山,北临淮河。
好像属于长青乡吧?石巷东边一点不就是韩塘和许庄吗?
不错:lol 卡罗国际婚纱摄影友情帮顶~~~~ 自然。。。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