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者 发表于 2012-6-22 18:02:11

关于蚌埠的发展受到合肥牵制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思索者 于 2012-6-22 18:02 编辑

本人闲来无事逛了一些论坛寻找一些关于发展我们蚌埠的好的建议,但却看到不少关于合肥的发展靠全省的血液,蚌埠的发展收到合肥的牵制之类的帖子,遂整理了一番与大家分享一下      
      
      翻开地图看看,武汉、南京、南昌、长沙、福州、兰州、济南、郑州……哪个省会城市不是沿着大江大河而建,大江大河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也基本是沿大江大河而建的,像纽约、伦敦、巴黎等等! 武汉、南京有长江穿城而过,两岸群山连绵;长沙有湘江穿城而过;南昌有赣江穿城而过……这种自然条件,是地处平原内陆的合肥无论花多少钱都无法人工模拟的!
       一个城市少了水就少了灵气, 一个城市少了山就少了秀气, 山水相依的城市才能体现错落有致的美! 去武汉、南京看过以后, 就知道合肥缺少了什么,合肥的自然条件这么差,山不像山,水不像水,一天到晚就知道花钱人工造景是不行的!安徽省会迁到合肥白花了多少冤枉钱……安徽沿江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山水相依、江湖俱全的城市!
       合肥为了圆一个滨湖的梦想而在巢湖边造“滨湖新城”,这项工程的预算就2000多亿(2005年时作出的预算,相当于当时合肥近20年的财政收入,安徽全省3年的财政收入),实际上造价远不止这么多!合肥的建设成本的确大, 像政务区挖的那个人工湖----天鹅湖,就花了10多亿, 芜湖,到处都是湖,而且都是天然的,根本不用造人工湖!
      所以,2007年合肥固投1750亿,经济增长率为17%,而武汉.郑州.长沙的固投就在400-600亿,经济增长率都有15%-16%;而芜湖.马鞍山的固投仅仅为200多亿,经济增长率就达到16%!可见合肥的成本大.效益低!
      一个省如果要更好的发展最好确立一个经济副中心,从地缘经济角度讲,它距离省会的距离应当在200公里以上(最好在250-300公里),而目前省内有潜质做经济副中心的城市,如芜湖.安庆.蚌埠,距离合肥的距离都只有150公里左右!所以,安徽目前省会的位置决定了安徽无法确立经济副中心!像山东的青岛之于济南,福建的厦门之于福州,江苏的苏州之于南京.河北的唐山之于石家庄等都是成功确立经济副中心的例子! 淮河与长江是贯穿安徽的两大河流,因此,安徽的省会最恰当的地理位置应当沿淮或沿江,如果省会沿江,那么在沿淮城市中就可以确立起经济副中心,反之亦然!而像合肥这样"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地理位置,根本没法确立起经济副中心!
      合肥本是内陆城市,硬要把它弄成港口城市,建设成本可想而知!合肥到长江的直线距离都在100公里以上,就这还叫沿江,照此逻辑,北京就可以说是沿海城市了!安徽的老省会本来就是沿江城市,先把省会迁离沿江,迁到身居内陆的合肥,而后又来把内陆城市合肥建成港口城市,安庆、芜湖都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港口吞吐量都在万吨以上,而合肥港建成后吞吐量最大不过千吨,其实就是某些人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巢湖到长江的水道,目前只能行渔船,又要花多少钱才能把它改造成能通行千吨货轮的水平!?
       举全省行政,财政之力来建设我们所谓的经济政治中心,我对此做法很是不谑,现在的合肥是发展好了,但自身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合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没什么好骄傲的,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放到芜湖、安庆、蚌埠哪一个城市发展的不比合肥还好?
      我市的黄山牌香烟,以前是我市为数不多的销量效益较高的著名品牌,几年前省里对各市卷烟厂的整合,使得我市的黄山牌成为全省大型卷烟厂的共有品牌,蚌埠卷烟厂这多年的积累与付出,就是广告费也不少,现在成了以前市场占有量极低的光明牌(前合肥卷烟厂品牌)、迎客松牌香烟 (前芜湖卷烟厂品牌)的嫁衣,而我市烟厂只能生产低端黄山卷烟。
       以上例子虽然是有吸血嫌疑,但还不算直接“吸”,毕竟还打着“整合”的旗号。可以下却深刻的感受到省里的态度。水利部下属七大委之一——淮河委员会总部已搬至合肥,虽在蚌埠有行政办公地址,但是淮委确已正式搬入合肥滨湖新区。一个管理淮河的国家部委,却打着科研中心和调度中心的名号搬入一个长江流域的城市,作何用心? 打着科研中心是好让其下属企业搬迁,调度中心确是让大部分人力资源以及最重要部委的领导力的搬迁,毕竟是是调度中心嘛,有工作安排,有重要会议都是要在调度中心“调度”的。原址在蚌埠市的中央国资委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将整体搬迁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推动合肥的发展,我不知道省里还想用什么方法。蚌埠有多少单位及企业已迁入合肥了,有名还有一国之号“40所”等等,我不想在多提出,我就是在想发展为什么不能用正当途径呢,为何要用这种遭人恨的方式呢。我们承认是我们蚌埠自己人不努力,是我们自己的原因造成发展缓慢,但是有些事情有些作为,老百姓都看着眼里。我现在已经对合肥掌控的安徽非常失望,这种态势长久下去留给后人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仇恨。
       现在蚌埠很多大的部门都开始迁至合肥,我想这些部门迁到合肥,是因为我们蚌埠这个城市级别太低,这些部委不愿意在我们蚌埠待下去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但我们蚌埠没有话语权怎么能和省会城市斗争呢?我们蚌埠已经步履蹒跚,但合肥还在不断的我们的血液,你让我们蚌埠怎么重振实力发展?我们蚌埠没有话语权眼睁睁的看着省会城市把我们的东西一个一个的拿走,却无能为力,真心希望我们蚌埠也能出来一个说得上话的人,敢于和省会城市叫板!敢于去和省会城市争夺我们自己的利益,但我很失望,我们的领导没有真想象为我们蚌埠做实事,谁都知道干满几年就会调走,不值得为一座不相干的城市与省里面的大佬结怨,甚至牺牲自己的政治前途!

       如今省里给了蚌埠一个“合芜蚌”,给了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在“皖北振兴”中也确定了蚌埠的定位。这可能是我们牺牲了国字号搬迁的利益,施舍给我们的。可是我们需要比其他市更多的实质上的支持,不光是口号上的。就如十年前的芜湖一样,我希望省里能像对待十年前的芜湖一样对待现在的蚌埠。十年前省里重点发展了芜湖,不光是给政策,给了很多资金,资源,并成功的把奇瑞打 造成了所谓的中国第一名族品牌。奇瑞的发展铸就了芜湖的快速发展为什么上个世纪末闻名全国的蚌埠吊车就得不到省里的支持? 徐州和柳州也有吊车,在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时,也是面临的国有企业改制。当时的蚌埠吊车并不亚于徐州和柳州,全国吊车市场占 有率也很高,到现在在北方工地也能见到蚌埠吊车,虽然是低吨位低档市场。 在同一时期的徐州和柳 州,由于其省里的支持和资金的注入,成功转换为徐工集团和柳工集团,并迅速占领市场,并挤掉了很多国外品牌。而蚌埠吊车在同一时期却迅速衰落,几乎面临倒闭,2008年2月22日,曾经闻名全国数一 ;以数二的的蚌埠起重机被柳工集团整合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柳工的发家史,柳洲的起重机以前 是不如蚌埠起重机的,如何成为全国和国外都有基地的集团,柳工是柳州市的龙头企业,起初靠的是政府支持,当然市政府一般都是很穷的,省政府的支持才能有资金和各种资源。芜湖的奇瑞一样也是省里打造给芜湖的。而我们蚌埠有什么企业是省里打造成的呢?都是靠自己,靠市政府。丰原的发家还不是靠自己创新一种新技术发展起来的,现在的丰原就算是市政府支援,那省里也是一分没给。希望省里在十二五能真心实意的发展蚌埠,能在考虑皖北时,把较多的资源给蚌埠,如果皖北每个市 都照顾倒,那真就光头嘴不动手了,当年省里发展芜湖时,给芜湖的资源、政策和照顾可是远远多于其它皖南城市的。把资源均分给每个市,那皖北中心城市还如何突出,不拉大和其他城市的差距,谁也不服蚌埠做中心城市。 难道蚌埠以前就没有芜湖地位高吗?为何偏心芜湖?让蚌埠彻底的被芜湖远远的甩再后面,如果现在再不集中力量建设蚌埠,那蚌埠最终会被沦落为安徽的三流城市,曾经安徽自己的二线城市之一的蚌埠将成为历史。



补充内容 (2012-6-23 20:54):
说白了还是蚌埠人不敢干事业,等靠要习惯了。咱们蚌埠的领导就是缺少一股霸气,怕什么!有几百万老百姓给你撑腰,不信咱蚌埠发展不起来

大嘴哥 发表于 2012-6-22 18:07:16

说的真好!力顶!合肥建设的越好,安徽就越差!

ahchm 发表于 2012-6-22 18:29:52

说什么都没有用,只有关心蚌埠的人为蚌埠多出一份力把蚌埠建设的更好!

番茄小妍 发表于 2012-6-22 18:30:06

这帖子很客观 顶!

Thomas.X 发表于 2012-6-22 18:44:04

:victory:

jhtk 发表于 2012-6-22 18:45:24

你讲的好,但是有啥用?
省里不支持,市里也不可能多积极,毕竟都是想最终往合肥混的,犯的着得罪合肥、得罪省里?

laker 发表于 2012-6-22 18:51:25

楼主作为一个蚌埠人,是恨铁不成钢呀。安徽之现状——举全省之力供一肥!安庆那边与蚌埠一样的心情呀。巢湖已经被兼并瓜分了,蚌埠人不服,安庆人不服,又能咋地???整个国家在安徽的一个缩影而已。

回忆的伤口 发表于 2012-6-22 18:59:36

:time:

lzwqabc 发表于 2012-6-22 19:02:40

{:soso_e179:}

神救救我 发表于 2012-6-22 19:06:58

自己不给力关合肥鸟事,蚌埠应该把眼睛看学芜湖多学习多反思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奇瑞这样的企业。你看本土的大企业八一,中粮都是化工污染企业,领导思路有问题。

蚌埠冬泳群 发表于 2012-6-22 19:08:44

武汉、南京、南昌、长沙、福州、兰州、济南、郑州……哪个省会城市不是沿着大江大河而建,大江大河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也基本是沿大江大河而建的,像纽约、伦敦、巴黎等等! 武汉、南京有长江穿城而过,两岸群山连绵;长沙有湘江穿城而过;南昌有赣江穿城而过……这种自然条件,是地处平原内陆的合肥无论花多少钱都无法人工模拟的.天津,上海,重庆直辖市都有江河,那是资源。合肥无论花多少钱都无法人工模拟的.这是说到根上了。省政府还不明白!

补充内容 (2012-6-24 07:40):
是用钱去买了个巢湖,这个钱比巢湖还值钱!

袅袅浮生 发表于 2012-6-22 19:13:24

:victory:顶

思索者 发表于 2012-6-22 19:35:57

神救救我 发表于 2012-6-22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不给力关合肥鸟事,蚌埠应该把眼睛看学芜湖多学习多反思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奇瑞这样的企业。你看本土的大 ...

朋友说得也很中肯,外部因素是一方面,我们自己有也不思进取,所以才会搞成今天这个局面,朋友说的八一化工和丰原集团都是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我们想要在发展起来还是要舍弃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比较好,毕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反观江苏的连云港,近几年一直在加大化工企业的投资,每个经济开发区的规模都是千亿,虽然经济很快会上去,但污染却遗留下来了,若干年后企业搬走了,留下了被污染的土地和江河,我们怎么和子孙后代交代

zwj73101 发表于 2012-6-22 19:54:58

路过帮顶

家缘房产 发表于 2012-6-22 20:12:34

:):):)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蚌埠的发展受到合肥牵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