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农民代表网友一封信——
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好1234 于 2012-6-13 06:53 编辑农民代表网友的一封致全市人民的信,文中的重点是给市民道歉,希望网友们理解农民的辛苦和无奈。这个帖子引起论坛里的轩然大波,有支持的也有反对,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从我个人的角度, 我是不支持这位网友的言论的,或者说反对这种言论。农民兄弟来至广阔的田野,收入微薄,生活艰辛,这是众所周知的,国家早就不征田赋,而且予以一定的补贴。焚烧麦秸,看似是一件小事,田地里面的废物,由于没有处理的方法,没有劳动能力(有壮劳力也可以采收堆放,做引火之用,可惜现在农村只有老人和孩子),只能一烧了之。这样做既省事也省心。这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处理这种事情,看似农民兄弟都是无奈,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这种想法这种做法,确确实实是一种很明确的错误观点,错误做法。首先焚烧麦秸,严重的污染环境,破坏环境,造成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广大的市民包括农民兄弟自己都是一种身体残害,特别是孩子和老人,由于焚烧麦秸,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最近都是高发,轻者伤身,重者要命。其次焚烧麦秸的行为,严重的影响公路交通,航空运输。由于焚烧麦秸产生的烟雾,造成视线受阻,这和人造大雾的效果是一样的,不但造成车辆速度降低,严重妨碍交通,航空,航运等行业的正常通行,更是危害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一旦造成交通事故,就是重大的车毁人亡的大事故。这样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再者这种行为由于存在不可控性,自己把自己家的田地的麦秸焚烧了,火随风势,大火蔓延,很容易造成周边农户的庄稼,树木,人员连带的一同烧毁,这和放火,纵火有什么区别?
焚烧麦秸的危害,我想经过多年的宣传,每一位农民兄弟都知道,为什么白天不烧晚上烧?但是为什么屡禁不止?其实农民兄弟都在和有关部门在打游击战,博弈战。麦秸能不能变废为宝这是最关键的,国家对麦秸的出路有没有扶持和宣传,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在麦秸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不顾其他的市民的感受,不管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擅自的焚烧麦秸,既是一种自私自利,没有社会公德,没有责任心的表现,更是一种违法现行法律,应该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
最后我查了一下农民代表网友的发帖数,从2010年5月,至今两年多了只有5个帖子,感觉真正为农民兄弟呼吁的还是太少,希望今后多发帖子,特别是涉及到农民的权力,农民的心声的。在这里我也申明一下,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亲戚朋友在看到医院里面的患者,交通事故的惨状后不焚烧麦秸了,我代表我自己第一个向你鞠鞠,叩首
一个有农村亲戚,曾经为农民兄弟献过血小板的普通网友
网名:不值一提。
2012年6月13日清晨匆匆忙忙之写
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好1234 于 2012-6-13 07:02 编辑
秸秆有了好去处 固镇没有烟呛人
本报讯(记者 常璇通讯员 陈学东)6月11日,记者实地采访中发现,淮上区与固镇县接壤,秸秆禁烧工作却“相距甚远”。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市秸秆禁烧督察组沿101省道自淮上区向固镇县内检查秸秆禁烧工作。记者注意到尽管多部门三令五申禁烧秸秆,但是在淮上区境内,浓烟笼罩,烟味呛人,上午9点半左右,因能见度太低很多正在行驶的车辆打开了车灯,101省道两旁的麦田里一片被大火焚烧过的焦黑状,与客运北站仅一条马路之隔的麦田里刚被焚烧过的痕迹非常明显,距离南洛高速公路出口处不远,长约百米的田地里熊熊烈火冒着黑烟。记者了解到根据今年秸秆禁烧要求,高速公路、省道两侧2公里内全是禁烧区域。
上午10点10分,车辆进入固镇县新马桥镇后,道路两旁的麦田里换上另一番景象,麦田里秸秆留茬很短,部分农民正在将收割下来的秸秆打捆装运,从新马桥镇到城关镇沿途,记者没有看见麦田有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空气格外清新没有呛人的烟味。据介绍,今年固镇县境内只出现过两次零星火点,全县未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在固镇县国能生物秸秆发电企业,记者看到打捆好的秸秆堆放有序。据固镇县环保局副局长许振海介绍,该县共有麦田80万亩,按四亩地出一吨秸秆计算,今年该县共计产生约20万吨秸秆,目前大部分秸秆已经送进了国能生物秸秆发电企业。今年该县11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设有8-10个秸秆收购点,126名秸秆经纪人直接向农民收购秸秆,然后统一集中运送至国能生物秸秆发电企业,另外县政府对每个乡镇给予10万元用于秋种深耕专项补助,解决了农民不烧秸秆就不能进行新一轮栽种的难题。
————————摘自6.12的蚌埠淮河晨刊再次告诉
实际例子告诉世人:没有管不好的事,只有不真管的人!
:lol 本帖最后由 日天88 于 2012-6-13 06:59 编辑
楼主起来的怪早
其实我是地道的农村人
献个掉逼血 也值得拿出来说一下!你这个人都是不值一提的! 楼主看看这篇文章,也许能重新编辑下你的帖子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taxburden0612.html 你们城里人去俺那收粮,能不能就按国家给的价收,别在压价了!好不? :lol:lol:lol :lol;P 慢慢么么 发表于 2012-6-13 0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们城里人去俺那收粮,能不能就按国家给的价收,别在压价了!好不?
其实最赚钱的永远都不是农民而是中间商 就说大蒜吧 前大半个月中央台还报道 蒜商去收购的是6毛一斤 才半个月蒜商就故意哄抬起价 其他的也跟着 导致现在大蒜4快多1斤 一旦造成交通事故,就是重大的车毁人亡的大事故。
已经有了 要找个解决的好办法 需要政府引导 远郊有农民纯朴,可爱,听话,乖. :Q: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