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村沟农痞 发表于 2012-4-28 19:40:43

作为一个老农民痞子,今天下午看到一个什么所谓蚌埠今年保送生的帖子,我感到压力很大

这位看官说了,你一个老农民, 管我们市里人干什么,又有什么资格指点这些上大学的高材生。。。。
我知道这样的看官也不是多数,毕竟农民不等于文盲,不是不尊重知识。话说 张本仁院士, 袁仁贵部长,不都是农民出生,哪个是蚌埠二中毕业的?这不是批评市里的好学校,更不想引起城乡纷争,不过毕竟蚌埠的教育问题弊端重重。作为一个农民,见识有限,对于教育问题,随便讲两句,水平不好,有讲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指正。

我还想申明,农民自古以来都是注重教育的,103年前就是我们马村沟的大户李,自己掏钱建立了市区的回民小学,这个时候市里还没几个像样的学校来,要不是老蒋路过蚌埠,小南山兵痞子那真是把淮河码头工人子弟欺负的没有学上。

很多人讨论,为什么蚌埠经济发展不上去,表面原因是缺资金,比资金更缺的是人才,而留不住人才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教育传统和文化吸引力。既然这样,那只能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各种科研院所搬到合肥都是迫不得已的。

我记得20年前的时候,蚌埠市一二三中,虽然二中最好,但是差别不大,保送生每个学校都有,但是学生组成有很大区别,二中多半都是蚌埠市的各种二代,别误会,主要是文化二代。一中就是西区重工业工人子弟多,三中农民子弟比例稍微高点。也就是这样造成了差别,所以从家庭背景上来看,二中就占了优势。1989年的时候二中搞了个什么火箭班,那个玩意害人不轻,所谓的淘汰制,很多一开始底子好的小孩淘汰下来就再难翻身了。后来差距弊端加大,到了2000年左右,差距彻底甩开了,其他学校基本没有保送生了,全部二中垄断。而铁中的政策就是招收上不了123计划内,但是没有钱上计划外的优等生,这样更加等级分明。

2007年的时候,二中授权在全市范围内招生,这一下把蚌埠市其他学校的血液都吸干了,不错2中一个学校上去了,但是他的成绩不能达到以前一二三中的总和,就是养胖了一个,亏了蚌埠市!


说道这里,很多看官要来反对我了,砖头轻拍,你要是个文艺派,就当我是个文盲农痞,不要和我较真了!












和而不同 发表于 2012-4-28 19:44:38

还没看透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

馬村沟农痞 发表于 2012-4-28 19:47:21

和而不同 发表于 2012-4-28 1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没看透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

本质不就是钱么,2000年以前不是这样,不全是

xiafenpin 发表于 2012-4-28 19:50:17

有道理。。

总编辑 发表于 2012-4-28 19:50:18

:(:(:(

金口乌鸦 发表于 2012-4-28 19:52:26

:Q:Q:Q

易羽 发表于 2012-4-28 19:52:49

痞子好听吗,看你蛮喜欢人家喊你痞子的

和而不同 发表于 2012-4-28 19:53:26

还没看透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

馬村沟农痞 发表于 2012-4-28 20:20:37

和而不同 发表于 2012-4-28 1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没看透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

你倒是来说说本质是啥啊

馬村沟农痞 发表于 2012-4-28 20:21:10

易羽 发表于 2012-4-28 1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痞子好听吗,看你蛮喜欢人家喊你痞子的

俺就是个天生的痞子,一生痞子气,没办法啊

野戍炊烟 发表于 2012-4-28 20:29:35

:victory::victory::victory:

淮河之上 发表于 2012-4-28 20:31:15

说的有点道理。

珠城低保户 发表于 2012-4-28 20:35:43

:victory::victory::victory:

yaoyut 发表于 2012-4-28 20:40:26

:lol:lol:lol

Thomas.X 发表于 2012-4-28 20:44:32

: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一个老农民痞子,今天下午看到一个什么所谓蚌埠今年保送生的帖子,我感到压力很大